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u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盏灯,需要教师去点亮;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需要教师去栽培。“三明治”的点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尝到成功的甜头,真情的浇灌,必能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关键词】小学德育;“三明治”点评教育;好孩子;静待花开
  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所需要的不应是威严的面孔,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点滴渗透、沁人心脾。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决定了课堂的阴晴冷暖,一言一行左右着学生的喜怒哀乐。教师的一句话可以如炮火般摧毁学生的自尊,也可以似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三明治”点评教育
  教师赞美、表扬学生的话要有指向性,对学生的评价要有事实做依据,才会让学生感到踏实。教师的评价越具体,学生对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就越清楚,遵守的可能性就越大。画云博士提出了“三明治”式的教育方法,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首先,我们要说些肯定、赞美的话,让学生知道教师的动机是好的,学生没有了防备的心理,有利于建立友好的沟通氛围,如果一开始就指出不足,学生就会很自然地保护自己,很难再听进批评意见,教育也就徒劳了。因此,“三明治”的第一层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三明治”的第二层是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评价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帮助学生改进,指出问题时要避免有损学生自尊的行为和言语。指出问题时要清清楚楚,再给出改正的指导,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改进上。“三明治”第三层的赞美会让学生在听到第二层的批评指正后心里迅速得到平衡。
  例如,笔者班的小恺,特别好动,有时还欺负班里的同学,同学们对他都有意见,经常“告状”。笔者也找他谈过,可效果不佳。经过观察,笔者发现他只是好玩,而不是存心欺负别人,平时同学没有了尺子、橡皮,他也乐意借给大家。有一次他急匆匆地找笔者,说他在地上捡了30元,笔者向学校反映,帮忙找到了失主,并在班会课上大力表扬。之后,笔者再找他谈话,首先表扬了他拾金不昧的行为,然后指出课上课间好动好玩对学习和同学间的团结不利的问题,提出改正的方法,最后表扬他的书写认真漂亮,平时乐于助人的种种行为。这对他的帮助很大,他完全变了个样,不久他被同学们一致评为“文明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意愿,教师必须用平常心来看待学生们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犯錯是每个人成长的垫脚石,对待学生的失败和失误,教师更要以广阔的胸襟给予宽容,并为他们指出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中学习生活,就会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
  二、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信任、赏识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尊重、信任、赏识会使学生越来越好,成功教育的结果是唤醒学生,让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尝到成功的甜头,这样才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小彤特别好动,上课总坐不住,所以只学会一些较简单的知识。在与家长交谈时,家长说小彤接受新知识慢,学两年的心算,五以内的加减还不会算。笔者也反映一些问题,但又叮嘱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她总学不会之类的话,这样会给孩子贴上‘笨孩子’的标签,产生消极的心里暗示。我们今天的谈话,你也只对孩子说一些正面的话题,比如老师喜欢她,她的书写漂亮,会拼读音节了,等等。其它的问题留给老师来处理。”
  这是笔者和家长沟通学生表现的方式,笔者会向家长反映全部情况,但不要家长向学生传达负面信息,尽量向学生传达教师对他们欣赏的部分。想象一下,学生们在听了家长关于教师的评价之后再来上课,他们会有一种自己是教师特喜欢的学生的感觉,就会对教师明显亲近,会喜欢这个教师和教师的课,课堂表现会更加积极主动。小彤也不例外。第二天,她高高兴兴地来上学,整个课堂期间都精力集中,认真完成她应该做的事情。课后,笔者摸一摸她的小辫子,对她说:“小彤,你今天的小辫子真的又好看又特别。”她眯着眼睛,绽开了笑脸。
  李楠在《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中写到:如果不提高自身素质,却幻想学生个个顺老师的心,如此怎么能教得好?教育是小心翼翼地影响与触碰孩子心灵的活动。要让师爱生发源源不断的教育智慧,让教育智慧始终成为我们教育的手段和目的。让我们为心灵困顿的孩子在幽暗处点亮一盏灯,引导孩子走出黑暗,成为好孩子。
  三、静待花开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是每一颗种子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不用怎么照料,就会灿烂地绽放;而有的“花”,需要用爱心和细心去呵护,需要漫长的等待。教师都应该用心去宽待学生的“慢慢”长大,让学生的成长成为一种自然绽放的过程。
  小睿出生的时候缺氧,经常发高烧,思维反应总比别人慢,书写也不规范。家长的心酸,教师都看在眼里。医生建议尽量让她做高兴的事。每次上课时,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只要她举手,笔者都会尽量让她来回答,表扬她,让她有“好孩子”的感觉。虽然她唱歌总找不到调。但喜欢跳舞,所以,就为她报了学校开设的舞蹈兴趣班。她每天能够高兴地来上学,小脑袋装着一些新知识高兴地回家,笔者也跟着高兴。笔者心里想着:孩子,老师陪着你“慢慢”长大,等待着你花期的到来。也许老师不能帮到你很多,但当你走出这里时,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毛毛虫蜕变成花蝴蝶一样,都需要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愿老师的爱如阳光、如雨露,呵护着你们“慢慢”长大,老师在这里静待花开。
  教师要热爱学生,把自己的心扉向学生敞开,使学生在互尊互爱的感情环境和人际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如此才能激励学生不断地重新认识和设计自我。教师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我们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让我们用真诚与学生沟通,用真情与学生互动,用真爱给学生送去温暖,时时以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画云.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M].作家出版社,2015.
  [2]李楠.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广东教育版社,2013.
  [3]丁蕙.教师期望效应[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6日,广州市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决赛在广州市执信中学和美术中学举行。比赛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执信中学和广州市铁一中学承办。  此次比赛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两部分,设置幼儿园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和特殊教育组6个组别。经过各区各校初赛、市复赛的层层选拔,在全市近千名美育教师中,选出75名美术、书法类教师,79名音乐、舞蹈类教师进入决赛。  在执信中学进行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这门学科的乐趣,其前提是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其策略是:导入情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以变抽象难懂为具体易懂;幽默语言,以调动课堂气氛;肯定与表扬,以点燃自信的火花。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艺术;“活”的教学  一、引言  语文是一门承载
【摘要】转化和关爱“学困生”是班主任工作之一,那么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达到转化的目的呢?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一是尊重 引导;二是宽容 信任;三是激励 互助。  【关键词】班主任;“学困生”;教育策略  作为班主任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所任教的学生都遵守纪律、成绩良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学困生”的存在是个无法避免的客观现实,这些“学困生”往往成为了任课老师的“
本报综合消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8月11日,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梅州)项目启动暨授牌仪式在梅州市教育局三楼视频会议室召开。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委员、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鹏,梅州市教育局局长彭旭,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李杏玲出席学科教研基地项目启动暨授牌仪式。省级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张书良、戴璇、郑建河、陈启南,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各学科教研员以及学科教研基地的核心团队成员共40余人参会。会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把适龄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当前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合理规划接种节奏和接种进度。  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各地教育部门要立即启动疫情应急机制、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涉疫情省份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信息日报制度。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联合印发通知,面向各
【摘要】树立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我想应该从身边的本土文化着手,看得见、听得着,就在身边真实存在的事物普遍是比较容易产生共鸣与认同的、。因此在本人选择了醒狮这样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作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将之运用于美育课堂来进行德育的实践。  【关键词】德育;文化自信;立德树人;醒狮  一、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人文性的课程,它反射出来的是整个社会对性别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因受长期传统封建思想的侵染,语文课程文化中存在着性别偏见,教材中男作家多于女作家,男角色多于女角色,男女角色都根据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传统定型加以描述,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到教师的解读,最后到学生的理解,性别问题贯穿于语文教育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性别
本报综合消息 8月7日-8日,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研究2021年度(上半年)立项专题培训会议在线上召开。本次线上培训会议特别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朱晓燕和辽宁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世贵进行主讲。  朱晓燕主要围绕“如何从小问题到小课题”主题作了精彩的分享,并且结合已有的优秀教育课题研究案例,条分缕析,让教师对小课题的选题和立项的方法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  徐世贵分别在“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11月23日至24日举办的全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他以《明确方向,抓好落实——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题,提纲挈领地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目标。  扎实做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  首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作深入剖析。其次,大力解决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  如何让教师下得去乡村?一是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
【摘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很重要,而它的重要性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实现。一节语文课堂成功与否,要从学生如何突破重点、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作用以及学生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观察。如果学生在这几个方面表现得特别棒、反映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