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一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此时,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今后学业、事业、人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初一的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培养初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应把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放在班级工作的第一位,设法矫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美好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班级建设;行为习惯;初一新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77-1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初一学生处于小学和高中的过渡时期,他们在小学已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还未达到中学教育管理的标准,不少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摆脱不良习惯对其成长的影响,适应初中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初一班主任进行衔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在岗位分工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马卡连柯说:“无论在生产上,课堂上或学校里,无论在混合小队里,都需要有责任心,这是很重要的。”强烈的责任感是在小的责任心基础上逐步积累起来的。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所属的群体、生活的环境所承担的责任,应尽的义务的自觉态度,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在班级建设中,培养学生责任感可以先从岗位责任分工做起,把班级卫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到具体的学生,实行组长责任制,让学生认领自己的卫生责任区,教师可以细化到谁负责哪几块地砖的清洁、谁负责擦黑板、谁负责课桌椅排列整齐等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负责。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与组之间的评比。学生对自己的卫生责任区负责,进而就会对班级、对学校负责,自然也就逐步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从而产生社会责任感。责任心又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
  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感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平常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班上一张椅子倒在地上,挡在路中间,上课铃声响了,很多同学都绕它而过,没想到把它放好。这时一个女生主动把椅子移开摆正,我抓住这一件小事,在班上热情表扬了这位同学,称赞她有极强的责任感。又如,班上每天的值日生,在工作完成优秀的情况下,我总要及时夸赞他们责任心强,能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之后,班上出现了很多喜人的现象,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的人越来越多。
  二、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构建和谐社会,“爱”也可以创建和谐班集体。
  班级是班级建设的依托,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一个集体,是学生在学校的“家”。班主任做为“家长”,要热爱学生。当发现学生异常行为时,要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要适时地“扶”起學生,鼓励他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得到了班主任的爱,就会向班主任倾吐心声,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尤其是班级中的“后进生”,当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信任和爱时,就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想要在行为、学习上表现优秀。
  三、把遵守纪律培养成习惯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社会的投影”,班级群体内无时无刻不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反应着社会的情境、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风气、社会的关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等。因此,遵守纪律,对班级建设、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帮助学生把遵守纪律培养成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制度纪律的制定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每个同学都较好的发挥班级主人翁精神。其次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制度纪律是他们成长的需要,是给他们创建一个优良成长环境的需要,是塑造他们良好人格、高尚心灵的需要,学生就会从心底里去遵守。可以把制度纪律的实施细则付诸于《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用积分机制来管理学生,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每一点检测自己的行为。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慢慢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四、班主任“带”出好行为习惯
  班级建设,离不开班主任的“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做班主任的体会是:带班带班,一个好班真的就是“带”出来的。可以说,一个“带”字,道出了做班主任的全部秘诀。
  班主任如何“带”出良好班集体,“带”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首先要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班主任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要公平正直、尽量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学生才能够信服你、崇拜你。其次“带”字说明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死板地说教,更重要的是做给他们看,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榜样。班主任的身体力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比如教室乱扔废纸却又没人捡,多次强调仍不起作用,不妨换种方式,看到教室里有废纸,我们可以弯腰捡纸,我相信不出一周,教室环境会大为改观。最后“带”指明班主任的职业角色是孩子的引路人、带路人。所以,在班级建设中,同样也要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自己的良好习惯、自己的思想意识来带好班级,带好学生的行为习惯。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思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在班级建设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这种习惯在孩子身上固定下来。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人生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养敌    2006年12月18日,在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的一次常务会议上,来自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们,正在向包括正副市长在内的当地领导班子汇报一份总体规划。规划的内容是,要将鄂州版图内毗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葛店开发区,升格为一个“准城市”——葛华新城。  手握东湖开发区,却努力促动近邻如鄂州者再搞出一个葛华新城,武汉的这种做法与常理相悖。如果规划获批,在未来10年里,武汉的东南方向将会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