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乡土,探源寻本--论李潼《少年噶玛兰》中的在地书写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台湾开始关心原住民这一少数族群,儿童文学界也出现了许多以探讨人与自然环境、原住民与汉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为主题的历史小说,李潼的《少年噶玛兰》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幻想的方式,让噶玛兰子孙亲近乡土、体会祖先的生活,诠释了他们由否定、狐疑、同情进而认同族群血缘的过程,在现代/传统(新/旧、外来/本土)之间的文化碰撞及其价值选择中,完成了一场噶玛兰族的在地想象。
其他文献
《教父》顿时打破记录,大获成功。报界纷纷访问科波拉和白兰度,并发表长篇评介。毫无疑问,电影剧本是这部影片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普佐和科波拉在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时,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通脱法治疗组62例和传统针刺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痊愈率和愈显率进行比较。结果
为在烟叶生产上更好的应用植物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降低其使用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2014年,在温室条件下开展砂土、壤土两组盆栽试验,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1)
目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对教学质量的概念认识不清、教学质量监控的范畴界定不明确等具体问题,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构建控制和监督等两大系统,解决目前教学质量监控体
城市拆迁,是一个与城市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走访、调研活动,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