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句法”的诗律内涵和格律史意义——兼对前人“丁卯句法”几个认识的澄清

来源 :杜甫研究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kinwal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学界对于“丁卯句法”内涵与诗律效果的认识多有模糊与分歧.从笔者梳理看来,在理论层面,出对句间的平仄相反更为唐代及之前诸声律说所强调,并在初唐构成了系统;在创作层面,“丁卯句法”在许浑以前即有散例,但一是许浑七律创作基数大、第五字用拗较多,二是许浑创作格律谨严,“仄平仄”“平仄平”均整齐相配,从而凸显出了作为“丁卯句法”的典型意义.后人因此认为它是近体诗律的精进圆熟,并以之与杜甫拗格相较.对其褒贬成为介入宋元诗学的一个线索与视角.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