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新媒介背景下媒体信息传播良莠不分的情况,媒介素养领域曾提到了信息鉴别应关切五个问题,即“信息发布者是谁? 利用什么平台吸引我们的注意?为什么这个信息被推送?在这个信息上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被表达或略去?不同的人对这个信息理解有怎样的差别?”[1]等,这五个设问角度对甄别新媒介传播史料(简称新媒介史料,下同)具有极强的启发借鉴意义。由此借用媒介素养来丰富史料实证素养,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拓展教学思路大有裨益。本文不妨以与此类似的“五问法”,就新媒介背景下史料辨析路径作些探讨:
一、史料作者是谁
新媒介史料最忌“横空出世”,没来由无厘头,作者身份不明不祥,往往难以判断史料的真伪价值。那种取以花样百出的网名,或假托他人口吻,制作的伪史料在网络并不鲜见。如网络流传一则假小布什之名的演讲史料:
材料一: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天涯社区(2002-7-21)
这段演讲材料曾一度风行相关教学资源网站,今天依然还可发现。然而通过网络回溯查询,所谓的“小布什讲话”只是媒体人林楚方于2002年7月21日在“天涯论坛”仿美国总统口吻的个人创作,原题为“布什总统在美国国庆日在中国网友会上的演说(代拟)”。“这种脱离历史真实想当然虚构的史料因为生动形象,虽然在表面上容易说明问题,便于教师使用,但是从历史知识的科学性和学科素养的养成等角度看,可谓背道而驰。”[2]网络新媒介由于操作方便,传播快捷,容易虚构史料,特别是面临史料铺天盖地地“轮番轰炸”时,有时难免丧失应有的警惕。因此弄清新媒介史料作者身份意义重大。首先有助于判断史料属性,是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是有意史料还是无意史料等;其次有助于判断新媒介史料的信度,作者基于自身的学识视野、修养、所处时代背景等,其通过网络制作、记录、转载都不可避免地受自身主观条件限制,影响新媒介史料的客观信度。
二、什么平台推送
史料推送平臺是判断新媒介史料权威性、严谨性、规范性的又一重要指标。以百度百科为例,该搜索引擎工具“是完全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互动式知识平台,一种自由、免费、人人可编辑、内容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其词条名目的添加以及内容文本的编写和修订,都是由网民协同完成的”[3],如关于化合物“二甲苯”(PX)这个词条,从“剧毒”到“低毒”就在百度百科中被反复修改36次[4]。同样,运作模式和百度百科几乎一样的维基百科,也曾出现这样的案例:对于定位台湾是位于东亚的一个国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维基百科“就被反复修改、倾向性编辑多次” [5]。这表明,即便是影响较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其史料信息的推送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更遑论其他自媒体平台,其史料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和商业化谋求的吸睛效应,史料传播过程中失真失实情况自是不胜枚举,在此不复赘述。一般说来,发布平台的权威性在于是否具有第一手史料来源渠道、史料是否能经过公共检视、是否具有学术研究机构背景等。如上海图书馆推出的“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珍藏原始史料、科学整合,就受到史家珍视。
三、史料信息是否完整
有位历史老师看见网络上有关杜莎夫人蜡像馆林则徐塑像史料,以及时人刘锡鸿、萧一山等的有关推测,匆忙中命制了如下一道选择题流传网络:
材料二: 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A)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
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②③
一、史料作者是谁
新媒介史料最忌“横空出世”,没来由无厘头,作者身份不明不祥,往往难以判断史料的真伪价值。那种取以花样百出的网名,或假托他人口吻,制作的伪史料在网络并不鲜见。如网络流传一则假小布什之名的演讲史料:
材料一: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天涯社区(2002-7-21)
这段演讲材料曾一度风行相关教学资源网站,今天依然还可发现。然而通过网络回溯查询,所谓的“小布什讲话”只是媒体人林楚方于2002年7月21日在“天涯论坛”仿美国总统口吻的个人创作,原题为“布什总统在美国国庆日在中国网友会上的演说(代拟)”。“这种脱离历史真实想当然虚构的史料因为生动形象,虽然在表面上容易说明问题,便于教师使用,但是从历史知识的科学性和学科素养的养成等角度看,可谓背道而驰。”[2]网络新媒介由于操作方便,传播快捷,容易虚构史料,特别是面临史料铺天盖地地“轮番轰炸”时,有时难免丧失应有的警惕。因此弄清新媒介史料作者身份意义重大。首先有助于判断史料属性,是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是有意史料还是无意史料等;其次有助于判断新媒介史料的信度,作者基于自身的学识视野、修养、所处时代背景等,其通过网络制作、记录、转载都不可避免地受自身主观条件限制,影响新媒介史料的客观信度。
二、什么平台推送
史料推送平臺是判断新媒介史料权威性、严谨性、规范性的又一重要指标。以百度百科为例,该搜索引擎工具“是完全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互动式知识平台,一种自由、免费、人人可编辑、内容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其词条名目的添加以及内容文本的编写和修订,都是由网民协同完成的”[3],如关于化合物“二甲苯”(PX)这个词条,从“剧毒”到“低毒”就在百度百科中被反复修改36次[4]。同样,运作模式和百度百科几乎一样的维基百科,也曾出现这样的案例:对于定位台湾是位于东亚的一个国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维基百科“就被反复修改、倾向性编辑多次” [5]。这表明,即便是影响较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其史料信息的推送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更遑论其他自媒体平台,其史料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和商业化谋求的吸睛效应,史料传播过程中失真失实情况自是不胜枚举,在此不复赘述。一般说来,发布平台的权威性在于是否具有第一手史料来源渠道、史料是否能经过公共检视、是否具有学术研究机构背景等。如上海图书馆推出的“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珍藏原始史料、科学整合,就受到史家珍视。
三、史料信息是否完整
有位历史老师看见网络上有关杜莎夫人蜡像馆林则徐塑像史料,以及时人刘锡鸿、萧一山等的有关推测,匆忙中命制了如下一道选择题流传网络:
材料二: 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A)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
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