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现代信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推动“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通过线下课堂结合线上课堂来延伸教学时间轴,匹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提高最终的学习成果水平。文章主要对信息化课程体系优化、信息化教学内容设计、信息化教学考核设计、信息化教学数据反馈、信息化混合式教学实现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OBE理念;“用户界面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雨课堂;QQ学习群
  中图分类号:G712.3;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20-0141-05
  Research on Curriculum Information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OBE Concept
  ——Take “User Interface Design” Course as an Example
  YANG Jie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Ar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tract:From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User Interface Design” cours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 idea based on OBE concept,and puts forwar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design reform of “User Interface Design” course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extend the teaching time axis through offline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online classroom,match students’personalized learning needs and mobilize students’learning drive and improve the final level of learning outcom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information curriculum system,information teaching content design,information teaching assessment design,information teaching data feedback,and the realization steps of information mixed teaching.
  Keywords:OBE concept;“User Interface Design” course;information teaching design;rain classroom;QQ learning group
  0  引  言
  “用户界面设计”课程教学对象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创意设计和人机交互设计基础,对于软件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在作业完成中普遍对于软件的使用不是很熟练。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人机交互产品的鉴赏能力和设计能力是比较薄弱的,理论基础较差,普遍存在能临摹界面,但并不理解原理的问题,缺乏创新设计的理论基础。同时学生对于人机交互产品的兴趣点差异较大,本门课程中个性化学习需求突出。针对“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提出了以OBE理念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有效的教学策略。“OBE理念从重视资源投入的传统教育转变成重视学生学习的‘产出’”[1],基于成果教育的OBE理念非常适合用于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将教学从教师中心变成学生学习中心。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更加深入地探究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进行OBE模式下“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
  1  OBE理念下的“用户界面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美国学者Spady等人提出的一种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效,假设所有学生都是有才能的,可以根据预期的学生学习成果(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SLOs)来进行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的教育模式。
  1.1  教学方法改革
  OBE理念下的“用户界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应围绕学生个性化的SLOs为目标来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辅导非常困难。因此必须改变教学环境,拓展课前、课后教学指导,通过线下课堂结合线上课堂来延伸教学时间轴。
  1.2  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方面,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結合“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相关联的行业发展,应以“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取代传统的课程制教学,要充分调动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内驱式学习力。
  1.3  教学内容改革
  结合本课程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化SLOs,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重新构建六大内容模块,即课程概述模块、课程内容模块、课程资源模块、教学活动模块、教学项目模块和教学考核模块。   2  信息化技术助力课程教学设计改革
  从2000年至今,中国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经历了“精品课程(2003)、精品开放课程(MOOC,2011)、在线开放课程(2015)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2],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网络在线学习精品课程资源结构,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更高质量的资源。与此同时,涌现了很多相关的智慧教学工具,如“雨课堂”“腾讯课堂”“学堂在线”“学堂云”等智慧教学工具,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混合式教学的各种实现模式,如“PPT(语音)+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慕课+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等。根据笔者对“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
  2.1  信息化课程体系优化
  改变以往仅依靠线下课堂的教学环境,需要通过雨课堂、QQ课程学习群建立“线上+线下”的多元教学环境,以此为基础开展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它是指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实现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3]。以雨课堂为核心进行“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的课前、课上、课后的课程自建,并提供优质的MOOC资源和其他网络学习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包。如图1所示,上课前,教师在PC端通过PPT中的雨课堂制作课堂练习习题文件,文件设置好后,点击“上传试卷/手机课件”即可将练习题上传到长江雨课堂的试卷库。如图2所示,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登录智能手机端微信中的长江雨课堂就可以将该练习题发送给授课班级,并设置作业的截止时间。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互联网+教室+智能终端’的教学”[4],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充分运用线上教学工具展开互动式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生成更全面的检验学习效果的数据。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以“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指导下倡导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主要通过“线上QQ讨论+线下课堂小组讨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组项目化教学指导,如图3所示,“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的期末大作业分组选题通过QQ课程群的小程序完成统计。
  2.2  信息化教学内容设计
  在新的信息化课程体系下,结合信息化要求重新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五六大模块,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反向设计线下课程内容,并精心准备课程资源模块。信息化教学内容设计结构图如图4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不同教学终端之间的互动关联的实现途径,实线表示不同教学终端及其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
  2.2.1  课程概述模块
  该模块需要明确设计出课程教学目标、线上线下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能力考核方式、最终作业范例。
  2.2.2  课程内容模块
  该模块需设计出本课程具体每一章的教学内容,明确出重难点。包括:第一章 用户界面设计概述;第二章 用户体验设计理论;第三章 人机交互产品信息架构与任务设计;第四章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原理;第五章 网站界面设计实例讲解;第六章 游戏界面设计实例讲解;第七章 移动应用界面设计实例讲解;第八章 设计项目实践。
  2.2.3  课程资源模块
  该模塊需设计出本课程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补充学习的MOOC资源,更多资源分享的内容,同时需要设计出教师教学需要的课程习题库、课程作业库、课程讨论库。
  2.2.4  教学活动模块
  课前预习、课堂问答、课堂分组讨论、学生进行课堂设计案例分享、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设计项目汇报。
  2.2.5  教学项目模块
  该模块需设计出本课程期末大作业的分组选题,包括学生自选设计实践项目或教师推荐选题项目。
  2.2.6  教学考核模块
  结合雨课堂的测试数据,设置线下线上综合考核方法及作业具体要求。传统的线下设计教学在教学考核中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效果无法精准把握,教师通常是按照考勤、笔试和各种作业的考核来形成最终的学生课程总成绩,但这种考核方式并不够客观,同时也不便于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雨课堂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效果的考核数据更加全面和客观,因此,教师需要加大对线上过程性考核的细化设计。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提出了符合OBE理念的“用户界面设计”课程评价方法需要综合教师对团队学习成果的总评、团队成员互评、学生自我评价、考勤与理论笔试测试这四个部分的比例关系进行考核。其中教师对团队学习成果的总评通过对学生过程性考核的评估可以实现较为客观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最终评估。
  在“用户界面设计”课程中,笔者认为应在雨课堂中设置每一章课程的课前预习题(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核,每一章课程结束后设置阶段性测试题(客观题和主观题),每次课设置课堂问答或讨论(客观题或主观题)考核,针对核心知识点设置课后作业(主观题)。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在“第一章 用户界面设计概述”开始前,在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课件资料,并要求学生完成课前预习题“什么是用户界面?”题目形式为多项选择题,题目内容为图片形式,学生需在上课前提交。
  这样教师能很快掌握每个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预习学习效果数据,在线下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概念讲解和解惑。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觉得直接面对老师互动很有压力,但雨课堂线上的互动形式让他们更放松,也更愿意与老师互动。举例来说,在“第二章 用户体验设计理论”的线下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点,在课堂上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堂讨论“请每位同学绘制出自己使用移动出行类APP外出打车的用户体验地图”,尽可能把行为节点写清楚、详细。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每位同学将绘制的用户体验地图上传到雨课堂,教师可以马上完成评分,在课堂的屏幕上分享优秀作业,并进行课堂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弹幕”“投稿”等方式实时与老师进行互动,增加教学互动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3  信息化教学数据反馈
  雨课堂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客观地获取学生在“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的过程性学习效果统计数据,如图6所示。教师既可以根据每次课程的数据了解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很精准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掌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灵活地针对问题进行教学过程中各项教学活动、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的调整。举例来说,在“APP图标设计方法”的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会演示在PS中进行2个线性图标的制作,学生在跟着教师完成2个图标的制作后,根据所学的制作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上机练习作业“APP底部tab线性图标制作练习”,制作完成后上传到雨课堂。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在本次课上课前或课后及时完成打分,学生可以及时通过长江雨课堂收到自己的作业评分和评语,了解自己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再根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线下课堂教学,先进行集中讲解,再针对个别仍然有疑惑的学生进行教学辅导。
  2.4  信息化混合式教学实现步骤
  信息化混合式教学实施步骤如图7所示。
  在各教学实施步骤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制作每一章的预习课件和预习习题,可以是图文结合或MOOC链接;
  (2)在PPT中将预习课件上传到雨课堂,并在智能手机端完成对已上传PPT的语音配音;
  (3)将预习课件发送给授课班级,设置学生完成预习习题的截止时间,一般在上课前一天截止;
  (4)教师在线下上课前可在雨课堂中获取学生的预习数据;
  (5)教师根据预习数据,反向设计线下课堂教学PPT的内容和课堂讨论,重点讲解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
  (6)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可继续在雨课堂发布课堂问答、课堂讨论作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到雨课堂应用中,教师完成评分和课堂点评;
  (7)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可在雨课堂发布阶段性测试和课后作业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截止时间内完成提交,教师获取测试和作业数据;
  (8)课程结束后,教师导出雨课堂的全部教学数据,掌握每个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数据及整体教学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后续的课程设计做出调整。
  3  结  论
  OBE理念的开展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不断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造。而教育信息化是近20年来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信息化技術与互联网为教育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强大的助推力。基于OBE理念的“用户界面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主要使用了雨课堂和QQ课程群,相比传统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对于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也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上传到雨课堂的课堂作业的点评经常由于课堂时间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展开,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还需要将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模块设计得更具操作性。面向未来,教师要善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推动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个人学习成果为目的去优化“用户界面设计”课程OBE理念教学模式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巩建闽.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兼论OBE课程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20.
  [2] 黄彦可,刘宗明,赵迈.“产品语意设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J].湖南包装,2020,35(4):136-139.
  [3] 魏丹,刘蓟南.基于雨课堂智慧工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沈阳: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9:285-290.
  [4] 杨洁.基于雨课堂的《图形创意》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J].高教学刊,2020(8):89-90+94.
  [5] 孟旭,郑晓慧.应用型大学UI设计课堂实践教学探究——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 [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9):72-73.
  [6] 崔艳清,王艳萍.OBE理念下课程评价体系研究——以《移动产品界面交互设计》课程为例 [J].教育现代化,2018,5(53):130-131.
  作者简介:杨洁(1981—),女,汉族,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高职院校组织师生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文章基于对线上教学现状的调查,以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为主,分析了采用信息化手段的线上教学的优势。通过课程建设、课程安排、个性化学习模式与课程考核四部分,对疫情时期线上“景观效果图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在宏观角度分析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有效线上课堂的举措,以期为未来常态化教学模式变革提供
期刊
摘 要: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教育教学上的重大变革,新时代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新型课堂模式。受疫情影响,本年度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就本科院校艺术课程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深入的研究。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量的开放课程资源投入教学,促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模式也产生了变革。  关键词:移动混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中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高校园区网中承载业务越来越丰富,传统以太网络架构的各种弊端开始逐步显现,校园网网络建设面临着新挑战。基于PON技术的POL出现给智慧校园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全文分析和研究以太网架构下校园网运行状况,以实际案例探讨了智慧校园场景下学生公寓全光网络覆盖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POL;PON;XGPON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为了把握国内CDIO工程教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使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CDIO工程教育的核心期刊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DIO研究领域中发文数量呈现波动趋势。CDIO研究热点包括CDIO工程教育模式、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研究趋势分为3个阶段,CDIO的内涵和外延研究阶段,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课程、专业、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
期刊
摘 要:随着虚拟化和超融合的不断成熟,文章针对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安全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的需求,从管理和成本的角度提出基于Proxmox虚拟化平台和Ceph分布式存储软件组建超融合虚平台,并将网络靶场竞技系统与Proxmox超融合平台融合,搭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合练习场景,培养学生安全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考评学生安全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水平。  关键词:Proxmox;Ceph分布式存储;超
期刊
摘 要:数据词典是确保数据一致性的主要措施,通过编制数据词典确保数据一致性,避免重复甚至冲突的定义,是系统建设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对于大型系统来说涉及的词汇量巨大,数据词典的编制面临着管理上、业务上等诸多困难,确保数据词典本身的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在某大型央企的业务中台的建设过程中,对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该方法的指导下完成了词汇梳理工作,从中提炼编制了数据词典,并结合MDA方法论在业务中
期刊
摘 要:结合三维扫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三维扫描技术及应用”的特点,依托山东华宇工学院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文章优化课程教学设计,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积极进行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文章对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进行了研究,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实现了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转变,改革成效显著,实践路径可复制、可推广。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改革;三维扫描技术;超星网络教学平
期刊
摘 要:探索和总结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现状及其演变动态,对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中国知网(CNKI)2001—2021年收录的693篇高校实验教学相关的北大核心、CSSCI期刊论文为样本,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绘制发文趋势图、关键词共现知識图谱及关键词凸显率图谱,进而表征该课题最近二十年的研究概况、热点及趋势,以期为高校实验教学研究选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知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食堂里面的菜肴也变得五花八门,但学生每天都面临着不知吃什么的问题,当前学校食堂提供的服务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文章根据对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食堂现状的调研,通过使用SpringBoot、Vue等技术设计高校食堂就餐系统,实现菜肴推荐、菜肴收藏等功能,为学生日常选餐提供参考;还实现食堂管理、用户管理等服务,加强学校对食堂的日常管理。  关键词:Spr
期刊
摘 要:建设面向专业群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资源库架构的顶层设计、资源的分类推送策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挖掘专业群内课程共性、校企共建1+X证书培训资源等举措,建设面向汽车领域专业群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有助于提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广度、服务高职“百万扩招”等工作的实施,为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专业群;共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