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换毕业证”背后的真问题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uy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为“刷高”就业率,一些学校以大学毕业生毕业证书为“质”,向学生索取就业协议书,此举暴露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又将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对此,本刊读者进行了讨论。
  
  大学“挟毕业证以令就业率”的消息在毕业季里又不期而至。尽管受访学校不认可“就业协议挂钩毕业证”的说法,但是学生反映,没签协议的同学会被老师反复打电话催促、当面约谈。高校闭门造出就业率指标,就业率又与院系及老师的绩效考核挂钩,老师们能不逼学生去弄就业协议书吗?在老师反复催促、约谈的压力中,学生们还能淡定下去吗?高校压学院,学院压老师,老师压学生,处在就业率链条最末端的学生还有多少“不就业”的选择?
  有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7%,但“被就业”现象的屡屡曝光,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去年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某学院以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相要挟,逼学生找单位盖章抬高就业率,结果这个二本院校的就业率超过了90%,部分院系接近100%。尽管该校表示,将对实际就业率进行核查,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然而学校自查结果不了了之,焦点访谈也成了“沉默的声音”。
  其实,就业率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不仅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班叫就业,开个小店也叫就业,还有学生为了积累工作经验,被迫“零工资”就业。要考察学生的真实就业情况,最好不要仅凭刚毕业这一段时间就“盖棺定论”,不妨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建立一定时间的毕业学生就业档案,追踪学生的就业及职业、收入等變动情况,并将真实的信息反馈到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调整方面上来。
  就业率造假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利益,破坏了学校形象,而且干扰正常的招生就业秩序,误导国家招生就业政策的改革、调整。但是,让高校不在就业率上动脑筋,还真有些勉为其难。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对就业率造假“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又加大高校教学评估中的就业率权重,就业率低的专业面临少招、甚至停招的危险。就业率造假被否决,就业率低就停招,这让就业情况不理想的学校如何是好?在生存重压下,学校在就业率造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业率成为“数字游戏”并不奇怪。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反映出就业市场结构失衡的矛盾。正如有教育专家所言,“现在不是大学生太多了,而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供求关系本是一个动态概念,产业结构有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今年就业不理想的专业,不意味着明年、后年“滞销”。暂时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也不意味着来年风景依旧独好。
  对此,人社部要完善就业率统计机制,教育部要完善高校办学评估机制。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刹住就业造假歪风,为毕业生营造真实、公正的就业环境,让虚浮的就业率慢慢接上“地气”。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耕作过程中的耕作管理以及施肥管理,以期通过加强种植过程这两种管理质量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玉米的产量,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的,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玉米种植;耕作管理;施肥管理  0 引言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的可耕种面积不断缩小,对此,为保证玉米的产量能够满足当前社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中代码抄袭的现象频频出现。方案兼具准确性与实用性,可以有效地检测出代码之间的相似程度。对于代码文本的降噪处理,将降噪后的代码文本构
网改对小型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来说非常困难,就此探索了一种利用现有的单向有线电视网络和第三方宽带网络开展视频点播业务的方案,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单向有线电视网络开展视频
[摘要]当今世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已成为教育的一种理念。体育教育中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实施要结合体育教师、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改变来完成。  [关键词]高校体育人格本位  [作者简介]孙兴东(1962- ),男,江苏淮安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江苏 淮安 223003)  [中图分类号]G
何为一堂理想的阅读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地带挺进,丰富的个性化教学理念给阅读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但也使我们一线的教师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在这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