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yhi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及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具有丰富的含义,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在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同时,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开拓性,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教师提升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
  1.树立多元解读教学理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过程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的着力抓手和手段,因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开展有效阅读教学活动,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其中对于多元解读就要有个清晰的定位,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運用多元解读教学方法,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
  2.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情展开,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但同时由于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出现偏激,而且由于生活阅历尚浅,还未形成圈点勾画等阅读习惯,因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有限的。
  3.深入研读文本
  教师要带领学生赏析文本,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自身就必须先深入精确解读文本,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立足文本本身。文章体裁不同,教学方法就存在着区别,文学文本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允许读者理解的差异性,适合多元解读,但是有些文本就不适合。例如,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对于文中的数字是准确介绍桥的具体情况,不需要多元解读,也无法多元解读。第二,借助外来材料。文中呈现的信息和教师的知识存储都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对所有文本都能精确理解,因而,教师须要通过查阅书籍、收集网络资料等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多元解读
  1.创设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摆脱其厌读的消极心理。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导入,运用问题设疑法、设置悬念法、演示实验法以及多媒体导入法等。比如,教师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创造背后的趣闻轶事等,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比如,学习《苏州园林》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先展示苏州园林的美景,激发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进入文本,去感受苏州园林富有创意的艺术美。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读出自我
  在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有目的地读、有感情地读以及有重点地读。比如,在学习《背影》一文的时候,教师应该明确文中多元解读的重点是父亲深沉的“背影”,因而,应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刻画父亲背影的段落,从而感悟伟大的父爱。
  3.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促进学生多元解读
  学生自主阅读之后,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课堂互动、教师点拨等方法促进学生多元解读。巧设疑问,增强互动。教师通过设立充满趣味的问题,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创设生活化情境。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的熟悉感,更好地解读文本;用多媒体巧设情境。比如,在学习《冰心诗四首》中的《纸船》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音频或者视频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文章意象的理解,体会到文章的思母之情;创设实践表演情境。比如,学习《背影》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表演感受到作品中无私、深沉的父爱。
  三、运用策略,提升多元解读能力
  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语言特色、表达方式等,教师制定不同的解读重点。具体来讲,第一,教师应该选用科学的信息筛选策略。在阅读的时候,引导学生筛选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段落。文学作品中的意等都蕴含在作品的关键字词句中,因此,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筛选能力。第二,善于推理。比如,阐述推理、想象推理和比较推理等。以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为例,对于文章结尾处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于孔乙己是否死亡的问题,教师可以将此问题抛给学生,从文中关键字词句进行合理推理,得出自己的答案。第三,逆向、质疑式解读。运用这个策略,学生可以重点抓住文中题目,作品矛盾冲突处,以及中心词,展开逆向思维,提出质疑问题,由此进行多元解读文本,提升多元解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提升学生的多元解读能力,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信随着对多元解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226131)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几年,科技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在科技上获得了许多的成果,尤其是在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上取得巨大的突破。本文将通过分析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和未来发展走向,进而正确理解自动化系统和管制人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空中交通 自动化 人的关系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在科技上的进步显著,在各个行业中都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就是空管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自动化系统出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为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注重培养促进人的发展。将教育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探讨。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强的应用性。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发出一种用于分离生产对二甲苯的新方法。它通过采用混合二甲苯(BTX)进行异构化一选择性加氢耦合反应生成1,4-二甲基环己烷,然后1,4-二甲基环己烷与未反应的BTX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力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老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与引发,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自主发现,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老师主导功能的发挥恰好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行为与效果的即时评价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设计精练且新颖的评价语言,选择适合的时机进行点拨、评价,可以帮助、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语文课堂
【摘要】 光缆线路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网络,光缆传输网络的运行状况和维护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其最终的服务质量,因此说,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对光缆线路进行日常维护工作。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光缆线路的日常维护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字】 光缆线路 日常维护 维护方法和网络的其他部分相比,光缆线路并不是核心的设备,但因日常维护不善,没掌握科学的维护方法,影响了整个网络的正常运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树立学生的集体合作观,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合作学习的应用缩小了班级成绩的高低差距,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