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国企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国内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绩效不及非国有企业,然而却未对国企之间不同的创新绩效展开研究。本文从国企的董事会结构入手,按照董事的任职经历和现任职务将其分为行政型董事、公司经营层董事及公司党委成员董事,研究各类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占比变化对国企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一方面希望证实在国企董事会正在去行政化,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发现董事会成员的背景对国企创新投入与绩效的关系产生的不同影响。本论文选取了217家国有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选择企业研发投入作为创新投入指标,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公司党委成员占董事会的比例在增加,但行政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在下降,国企董事会在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环境下同步减少其他行政型董事的人数,证实国企改革在董事会层面的实质性变化。2、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ROA显著正相关,但普遍被学者采用的研发投入强度指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与ROA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却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该结论证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其投入规模与企业收入的占比却抑制了企业绩效。该结论说明国有企业的加大研发投入可以提供自身绩效,但还需考虑自身收入情况,量入为出;3、由于党委成员占董事会比例较低,其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但包含党委董事成员在内的行政型董事占比显著增强了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的负相关关系,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经营层董事占比增强了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说明行政型董事占比降低能够减少其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即使是政治素养较高的公司党委成员,由于其在董事会中占比较低,对国企研发投入与绩效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经营层董事能有效利用研发投入并提升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