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不同身心特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的特质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命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因心理障碍引起的恶性事件也层出不穷,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问卷调查统计及结果分析
(一)自评量表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分十个方面,90个自我评定项目,适用于16岁以上的个体,测验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 SCL90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出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统计结果分析。
1.被测试的学生为数字艺术系2009级学生共237人,发放试卷237份,有效答卷率100%。
2.统计结果分析:
(一)在61名问题学生中,09陶设1—4班有29人,5—8班有32人,其中女学生比男生多9人,故应增加对女生心理困惑的关注。
(2)在61名问题学生中,87.1%有睡眠、饮食、烦躁等适应不良反应,这是当代独生子女成长中较为普遍现象,应以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身心辅导,以期尽快度过大学生活的适应期。
(3)以人际敏感问题为核心,83%以上问题学生伴有不同程度的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症状,因此,同伴相处、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问题是高职学生心理辅导的重心。
三﹑体育课拓展训练实验教学
(一)对艺术设计系装潢专业8个班进行教学实验分组:装潢1—4班为对照组,装潢5—8班为实验组,在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组的心理测试结果和自身基本素质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比对,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实验组采用全新设计的课堂教学计划和大纲,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教学。
(二)体育拓展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根据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院教学场地及器材条件,在充分研究各种拓展训练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采用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信任倒、毕业墙、大脚板、交通阻塞、胜利大逃亡、信任靠、移巧板、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牧羊等十个拓展训练项目,制定全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计划和大纲。
(三)拓展训练实验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团队热身阶段,根据拓展训练项目要求进行团队热身,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团队,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以便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第二阶段:拓展训练实施体验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在行动前做好活动计划和进行人员分工,互相鼓励,加强保护,消除进场情绪,挑战自我。
第三阶段:对拓展项目开展的评价。进行总结分结,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提出改进方案。分为小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第四阶段:自我教育和拓展训练感受迁移阶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学会关心他人,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
四﹑体育拓展训练后对学生心理影响作用分析与结论
(一)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测评,发放问卷237份,收回答卷237份,有效答卷率100%。经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实验组119名学生的测试平均分数为132分,低于对照组测试平均分数141分,(量表总分为90-450分,诊断标准总分≥200分)。说明通过拓展训练后实验组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水平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二)实验组32名问题学生在问卷测试中分值全部小于200分,但有3人分值在180分至200分之间,虽低于诊断标准的200分,心理状态有明显好转,但仍需继续跟进心理辅导。对照组29名问题学生在问卷测试中仍有9人分值在200分以上。
(三)在9名学生中,女学生比男生多3人,因此,在今后的心理教育中要加强对女生特殊心理困惑的关注。
(四)在61名有心理问题再试学生中,对照组仍有9名学生的心理状态未得到好转,占29名问题学生的31%;实验组原32名问题学生均得到明显改善,分值均低200分的临界值,有效改善率为100%。说明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无论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效针对性还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五)通过拓展训练后学生再测情况分析表明,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对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焦虑与抑郁,学会关心改善人际关系及增强集体荣誉感方面有极强的针对性。实验组32名问题学生在通过系统的拓展训练后缓解了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并更加愉快地渡过了大学生活的适应期。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不同身心特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的特质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命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因心理障碍引起的恶性事件也层出不穷,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问卷调查统计及结果分析
(一)自评量表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分十个方面,90个自我评定项目,适用于16岁以上的个体,测验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 SCL90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出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统计结果分析。
1.被测试的学生为数字艺术系2009级学生共237人,发放试卷237份,有效答卷率100%。
2.统计结果分析:
(一)在61名问题学生中,09陶设1—4班有29人,5—8班有32人,其中女学生比男生多9人,故应增加对女生心理困惑的关注。
(2)在61名问题学生中,87.1%有睡眠、饮食、烦躁等适应不良反应,这是当代独生子女成长中较为普遍现象,应以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身心辅导,以期尽快度过大学生活的适应期。
(3)以人际敏感问题为核心,83%以上问题学生伴有不同程度的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症状,因此,同伴相处、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问题是高职学生心理辅导的重心。
三﹑体育课拓展训练实验教学
(一)对艺术设计系装潢专业8个班进行教学实验分组:装潢1—4班为对照组,装潢5—8班为实验组,在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组的心理测试结果和自身基本素质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比对,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实验组采用全新设计的课堂教学计划和大纲,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教学。
(二)体育拓展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根据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院教学场地及器材条件,在充分研究各种拓展训练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采用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信任倒、毕业墙、大脚板、交通阻塞、胜利大逃亡、信任靠、移巧板、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牧羊等十个拓展训练项目,制定全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计划和大纲。
(三)拓展训练实验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团队热身阶段,根据拓展训练项目要求进行团队热身,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团队,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以便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第二阶段:拓展训练实施体验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在行动前做好活动计划和进行人员分工,互相鼓励,加强保护,消除进场情绪,挑战自我。
第三阶段:对拓展项目开展的评价。进行总结分结,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提出改进方案。分为小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第四阶段:自我教育和拓展训练感受迁移阶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学会关心他人,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
四﹑体育拓展训练后对学生心理影响作用分析与结论
(一)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测评,发放问卷237份,收回答卷237份,有效答卷率100%。经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实验组119名学生的测试平均分数为132分,低于对照组测试平均分数141分,(量表总分为90-450分,诊断标准总分≥200分)。说明通过拓展训练后实验组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水平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二)实验组32名问题学生在问卷测试中分值全部小于200分,但有3人分值在180分至200分之间,虽低于诊断标准的200分,心理状态有明显好转,但仍需继续跟进心理辅导。对照组29名问题学生在问卷测试中仍有9人分值在200分以上。
(三)在9名学生中,女学生比男生多3人,因此,在今后的心理教育中要加强对女生特殊心理困惑的关注。
(四)在61名有心理问题再试学生中,对照组仍有9名学生的心理状态未得到好转,占29名问题学生的31%;实验组原32名问题学生均得到明显改善,分值均低200分的临界值,有效改善率为100%。说明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无论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效针对性还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五)通过拓展训练后学生再测情况分析表明,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对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焦虑与抑郁,学会关心改善人际关系及增强集体荣誉感方面有极强的针对性。实验组32名问题学生在通过系统的拓展训练后缓解了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并更加愉快地渡过了大学生活的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