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探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业红火的今天再提似乎显的不是那么惹人注意了,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只关注于成本方面,建筑工程管理似乎正陷入一个误区,长期踌躇不前。本文试从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方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质量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引起业内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抓源头、抓预控,进而进行多方面的梳理。本文试对此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程质量亟需解决的问题
  1、工程质量滑坡的“周期律”能否打破。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提出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大力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创造了一大批优质工程,如建国初期的156项重点工程和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北京十大建筑。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现许多优良工程。但是人们也发现,每当一个大的经济发展时期到来时,尤其是伴随社会结构转型时,往往出现工程质量大面积滑坡的现象。1958年的“大跃进”,进人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尽管二者性质不同,但都出现了工程质量滑坡现象,值得人们深思。近年来,质量通病久禁不止,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已经成了社会热点问题。人们不禁要问,工程质量滑坡的周期是否能够抑制或打破?
  2、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问题凸现。
  1996年,1999年,建设部组织了全国性的工程质量大检查,检查面包括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大检查,坚持从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情况和落实有关主体质量责任制情况来检查工程质量,并且把工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作为检查重点,着重考察工程的内在质量。综合两次大检查,工程质量问题仍然令人担优。
  (l)质量通病仍未解决,偷工减料、假冒伪劣、劣质工程仍然是个威胁。工程竣工验收、评定等级时往往重装修轻结构,使质量问题不同程度地隐蔽起来。一些施工企业见利忘义,故意把工程质量问题用抹泥和装修掩盖起来,埋下了安全隐患。
  (2)工程勘察设计方面除不同程度的设计问题外,有些业主有重设计轻勘察、舍不得花钱的倾向。勘察费一般占工程投资的0.7%,该花的钱不花,由此带来的隐患是地层不均匀,基础沉降不均匀,建筑物出现裂缝;承载力确定不准确,基础设计很难合理。有些工程虽然进行了勘察,但低于规范要求,影响勘察报告的可信度。
  (3)业主干预工程设计,任意要求设计变更,使一些设计在执行国家技术标准时打折扣,甚或直接违反国家技术标准,造成抗震等方面的先天缺陷,威胁施工和使用的安全。
  (4)工程监理队伍素质不齐,也缺少应有的权威。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已建立十年,现有从业人员3万多人,是建筑市场的生力军,对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突出问题是一些工程的监理工作不到位,监而不理,或监理不监,一味迁就业主和承包方的不规范行为,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出现重大漏洞。另外,监理的职责本是“三控两管一协调”,即控制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工期,管理合同和信息,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实际上,不少监理只被委托进行质量控制等少数工作,这就限制了监理的职能。
  3、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已打开局面,但获得认证的企业数量太少。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于1987年3月问世。1994年4月建设部召开贯彻动员大会,选择14家建筑企业进行试点。到1997年底建筑企业共获得认证书542张。近两年这个数量有所增加,但与全国建筑企业的十万之众比起来,未免力量单薄,不适应建筑企业向现代化质量管理方向转变的需要。已获得认证的企业,正在面临如何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性的新课题。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對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二)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
  (三)进行技术革新,大幅度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有效率的资源。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做好管理工作,相信本文能够给同行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任云峰.浅谈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山西建筑,2006(l):225一226
  〔2〕万勇.推行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价值工程.2003(4):52一53
  〔3〕俞明南,丁正平"质量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韩之俊,许前.质量管理.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从水泥板胎膜的工法特点、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水泥板胎膜;施工工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在桩基础形式中,多采用砖胎膜做外模板,以保证承台、承台梁及地梁成型。但大量砖胎膜砌筑施工周期长,人工投入量大,影响工期客观因素较多,对工期及成本控制困难。因此,天津万通新城东路项目二期工程结合一期的施工经验,多方取经学
摘 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池类基坑开挖进行强夯置换法支护设计,供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强夯置换法水池基坑基坑支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化工项目污水处理站位于南方沿海地块,建设场地系原始地貌单元,属滨海滩涂,后经填海造地形成现状地貌。该污水处理站总面积约为2300㎡,污水池设计深度5.4m。场地为吹填淤泥经置换后形成,其中西、
摘要: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现场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必须严格的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建筑工程的发展让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成为了任何一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问题。加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結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给排水施工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竞争激烈
【摘要】: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标。鉴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施工
【摘要】建筑智能化,是在“第三次浪潮”的推动下产生的,是知识产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智能建筑的崛起,为信息业和控制产品制造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并且拉动了知识产业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成本失控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大中型项目的实际投资远超过了计划投资的最高限额,有些即使控制在计划投资额内,但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中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摘要:由于国家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可靠性能要求极为严格,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预防。本文论述了当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并且分析了相关的技术流程,旨在为超长建筑结构在后浇带时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外观有
摘要:从发展视角来讲工程量清单模式,是当前国际采用较为普遍完善的一项成熟计价方法,是适应市场造价机制的综合体现。当前我国针对建筑工程市场已出台实施了多项规范策略。所以依据工程清单模式,进行建筑施工企业合理招标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项亟待优化的现实举措。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模式;施工单位;工程建设;招标机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量清单模式的概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