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问题解决式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任务时,可以通过他人的帮助或指导,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之上,更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和目标。文章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众所周知,人们完成特定目标,制定合适的方式方法,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积极倡导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以自己为主体,教师在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实现过程,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如果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高深的物理知识,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一、 任务驱动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正如学习一件新事物,需要分期设定目标,以便更高效地完成相应的目标一样。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分阶段的适当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接触全新的物理概念时更容易掌握其中的精髓和内涵。例如,初学者在生活中对物体移动的速度有了一定的认知,大量数学计算题也与速度息息相关。即便大部分学生对速度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却对为什么建立速度这一概念并不了解。因此,帮助学生科学的建立速度的概念,是当前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老师们各尽所能,各显神通。比如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的游戏,引导学生们玩“比比看谁走得快”的小游戏,比较两位同学走路的快慢等。在实际行走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不断扩散,有人提出可以在同样的距离内比较双方花费时间的长短,有人则认为可以在一样的时间内,测试双方所行走的距离。学生也针对拐弯、时间、距离的合适与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学生不仅仅可以学习建构速度的意义,还可以系统性的了解速度此概念构建的过程,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速度、时间、距离。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任务本身的意义在于指导人们根据设定的目标,更合理的安排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在同等条件下提高完成任务的效果。在诸多物理课上,针对不同主题,任务驱动法所体现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其中在学习电磁铁原理的时候,将课程目标设置为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原因,老师们将会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从而看看哪组同学制作的电磁铁磁性最强。学生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灵活的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试图从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所需器材等方面考虑该实验的实施方法,同时在任务驱动法的指导下,与同伴交流思想更高效的完成此任务。
二、 任务驱动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任务驱动法是一个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升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尝试利用各项资源和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在环环相扣的任务实现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诸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导向,促使老师提出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实践课和游戏环节得以开展。在此环节,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生在竞争中激发自我的创新能力,在相互协作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同时,也将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更多的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得以体现,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协作中取长补短。学生们的成就感通过自我和同伴的共同努力得以实现,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使用多角度多学科的知识,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 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新课改不同于以往的课堂的核心之处在于课堂主体的变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导任务,教师则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与任务驱动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设置任务的基础上,学生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了课堂活力所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增强,教学效果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 教学过程的把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需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基于有效的学习方法,任务的完成也因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因而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作用不可磨灭。教师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础一般的学生身上,挖掘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得任务驱动法可以真正地帮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的组织与考核问题
有效的方法需要好的实现方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不仅仅依托于现有的任务驱动法,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任务驱动法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开展团队活动,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中全方位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娟,王永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8):12-13.
[2]曹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12):83-83.
[3]李健.高中物理教學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5(97):144-144.
作者简介:
王道标,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威尼斯水城分校。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众所周知,人们完成特定目标,制定合适的方式方法,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积极倡导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以自己为主体,教师在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实现过程,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如果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高深的物理知识,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一、 任务驱动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正如学习一件新事物,需要分期设定目标,以便更高效地完成相应的目标一样。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分阶段的适当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接触全新的物理概念时更容易掌握其中的精髓和内涵。例如,初学者在生活中对物体移动的速度有了一定的认知,大量数学计算题也与速度息息相关。即便大部分学生对速度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却对为什么建立速度这一概念并不了解。因此,帮助学生科学的建立速度的概念,是当前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老师们各尽所能,各显神通。比如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的游戏,引导学生们玩“比比看谁走得快”的小游戏,比较两位同学走路的快慢等。在实际行走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不断扩散,有人提出可以在同样的距离内比较双方花费时间的长短,有人则认为可以在一样的时间内,测试双方所行走的距离。学生也针对拐弯、时间、距离的合适与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学生不仅仅可以学习建构速度的意义,还可以系统性的了解速度此概念构建的过程,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速度、时间、距离。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任务本身的意义在于指导人们根据设定的目标,更合理的安排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在同等条件下提高完成任务的效果。在诸多物理课上,针对不同主题,任务驱动法所体现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其中在学习电磁铁原理的时候,将课程目标设置为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原因,老师们将会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从而看看哪组同学制作的电磁铁磁性最强。学生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灵活的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试图从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所需器材等方面考虑该实验的实施方法,同时在任务驱动法的指导下,与同伴交流思想更高效的完成此任务。
二、 任务驱动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任务驱动法是一个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升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尝试利用各项资源和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在环环相扣的任务实现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诸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导向,促使老师提出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实践课和游戏环节得以开展。在此环节,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生在竞争中激发自我的创新能力,在相互协作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同时,也将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更多的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得以体现,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协作中取长补短。学生们的成就感通过自我和同伴的共同努力得以实现,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使用多角度多学科的知识,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 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新课改不同于以往的课堂的核心之处在于课堂主体的变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导任务,教师则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与任务驱动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设置任务的基础上,学生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了课堂活力所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增强,教学效果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 教学过程的把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需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基于有效的学习方法,任务的完成也因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因而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作用不可磨灭。教师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础一般的学生身上,挖掘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得任务驱动法可以真正地帮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的组织与考核问题
有效的方法需要好的实现方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不仅仅依托于现有的任务驱动法,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任务驱动法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开展团队活动,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中全方位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娟,王永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8):12-13.
[2]曹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12):83-83.
[3]李健.高中物理教學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5(97):144-144.
作者简介:
王道标,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威尼斯水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