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问题解决式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任务时,可以通过他人的帮助或指导,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之上,更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和目标。文章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众所周知,人们完成特定目标,制定合适的方式方法,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积极倡导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以自己为主体,教师在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实现过程,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如果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高深的物理知识,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一、 任务驱动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正如学习一件新事物,需要分期设定目标,以便更高效地完成相应的目标一样。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分阶段的适当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接触全新的物理概念时更容易掌握其中的精髓和内涵。例如,初学者在生活中对物体移动的速度有了一定的认知,大量数学计算题也与速度息息相关。即便大部分学生对速度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却对为什么建立速度这一概念并不了解。因此,帮助学生科学的建立速度的概念,是当前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老师们各尽所能,各显神通。比如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的游戏,引导学生们玩“比比看谁走得快”的小游戏,比较两位同学走路的快慢等。在实际行走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不断扩散,有人提出可以在同样的距离内比较双方花费时间的长短,有人则认为可以在一样的时间内,测试双方所行走的距离。学生也针对拐弯、时间、距离的合适与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学生不仅仅可以学习建构速度的意义,还可以系统性的了解速度此概念构建的过程,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速度、时间、距离。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任务本身的意义在于指导人们根据设定的目标,更合理的安排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在同等条件下提高完成任务的效果。在诸多物理课上,针对不同主题,任务驱动法所体现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其中在学习电磁铁原理的时候,将课程目标设置为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原因,老师们将会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从而看看哪组同学制作的电磁铁磁性最强。学生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灵活的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试图从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所需器材等方面考虑该实验的实施方法,同时在任务驱动法的指导下,与同伴交流思想更高效的完成此任务。
  二、 任务驱动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任务驱动法是一个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升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尝试利用各项资源和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在环环相扣的任务实现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诸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导向,促使老师提出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实践课和游戏环节得以开展。在此环节,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生在竞争中激发自我的创新能力,在相互协作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同时,也将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更多的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得以体现,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协作中取长补短。学生们的成就感通过自我和同伴的共同努力得以实现,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使用多角度多学科的知识,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 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新课改不同于以往的课堂的核心之处在于课堂主体的变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导任务,教师则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与任务驱动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设置任务的基础上,学生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了课堂活力所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增强,教学效果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 教学过程的把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需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基于有效的学习方法,任务的完成也因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因而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作用不可磨灭。教师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础一般的学生身上,挖掘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得任务驱动法可以真正地帮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的组织与考核问题
  有效的方法需要好的实现方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不仅仅依托于现有的任务驱动法,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任务驱动法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开展团队活动,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中全方位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娟,王永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8):12-13.
  [2]曹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12):83-83.
  [3]李健.高中物理教學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5(97):144-144.
  作者简介:
  王道标,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威尼斯水城分校。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对不同学生开展教学,进一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以
目的:探讨了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ET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4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SOD、ET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
参考思路:新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进步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法治的同步发展,法治兴则中国兴,法治废则中国危。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在法治观念上,养
高压电气试验是验证电气设备的主绝缘及其参数是否可以安全运行的主要方式.文章以记录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中技术问题重要性特点为前提,对电力系统的高压电气试验的基本情况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更是现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就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可以说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而如何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和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事业单位的经营与发展更加需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支撑,管理会计的应用便能达到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的目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一样都属于会计的一种工具,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管理会计是管理者利用会计信息,更好地组织内部管理和执行控制功能。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时间较短,与国外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些不足,影响了事业单位管理
参考思路:rn“美丽中国”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诗意表达,其实质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文明发展新境界、新形态,充分反
摘 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作为高中物理的选修部分,是高考选修3-3部分的常考内容,甚至多出现于计算大题中。因此,它仍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玻意耳定律作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等温情况下的特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是其成立的条件之一,对于变质量的问题学生常是无从下手。本文以玻意耳定律中两种常见的情况为例,帮助学生掌握变质量问题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玻意耳定律;变质量;计算方法  一、 玻意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