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如何做到优质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wen84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途径。因此,课堂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就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初中教学课程教学如何才能做到优质教育?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 优质教育 教与学
  当今社会,初中生大多时间都要在课堂学习知识。因此,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好坏将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如何才能做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呢?这需要孩子、父母、老师共同努力。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显,越来越跟不上现代社会高速发的进程。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1. 教师
  (1)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有些老师自认为初中的知识对于他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备课与否,对于课堂教学不会有多大影响。因此,导致课堂上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谨。成绩好的学生能理解,成绩差的就只能云里雾里。有些老师甚至还无法回答上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是贻笑大方。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粗糙,教学循规蹈矩,没有任何创新,致使学生不懂变通。
  (3)教学毫无新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老师的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于老师所教的东西没有任何兴趣,注意力完全不在老师这里,学生与老师貌合神离。
  (4)不能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些老师凭着自己的喜好,只关心哪些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差生置之不理,从而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2.学生
  初中生,虽不再像小学生那么懵懂、贪玩好耍,但是他們并未完全脱离孩子贪玩的天性。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制力不强,好奇心强,逆反心理强。没有尝到数学对自己的好处,自然无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往往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在社会,社会节奏加快,父母肩上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大多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忙于赚钱,往往对孩子的关心也只限于物质方面的给予,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便有所忽略。对于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往往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关心和帮助,而父母关心的也就是成绩这个结果而已。
  二、优质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1.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要想在这个社会有所建树,必须掌握充足的科学技术知识。如今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信息化、科技化的电子产品,要想操作这些高科技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已经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中,初中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知识技能了。
  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必要性,学生才会刻苦努力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去了解学习他。
  有很多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都是觉得数学知识像大道理般抽象难懂,初中知识再生活中一般都很难运用得到,因此,觉得初中数学无用,从而也无法对它产生兴趣。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心理。先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把握好教学中的难易程度,45分钟的课堂教学节奏。让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营造一生数学环境,将一些数学知识引入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其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数学知识的。从而让学生慢慢抛开初中数学无用的偏见。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教学的难度,难度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逐步增加,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也不是想象中的高山那样高不可攀,从而树立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最后,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和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级分钟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混杂成绩好的和差的,让小组内相互帮助,各小组之间竞争。每个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之心,老师只要调控适当,就可以让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应用在数学教学之中。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们都有着自己的喜好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会有着浓郁的兴趣,反之亦然。
  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一样,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成心底里接受之间,喜欢自己。正所谓爱屋及乌。老师让学生喜欢,相应老师所教授的学科也相应的会被学生所喜欢,从而产生极大的兴趣爱好。
  老师和学生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才会更加自然和谐,课堂的学习气氛也会更见轻松愉悦,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都会变得更加容易。
  4.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老师的教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时适当的点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并且好动、好表现。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时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自主研究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这样一个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并且将自己的想法及时的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让他们养成这样一种“学习—思考—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必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
  进入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初中阶段处于人才的转型期,如何做好这一时段的优质教育将是我们未来将要长期面临的课题。只有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陈林
  [2]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
  [3]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杨祥明,甘庆军
  [4]初中教学研究百度文库
  [5]谈数学课堂如何实现优质高效—初中数学教育论文中国励志网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上,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研究、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既符合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能开发学生探究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研究、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究活动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走上知识的殿堂,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课堂提问的方式和类型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对课堂提问谈几点浅见:  一、导入新课,问必简单有效  课堂导入提问环节的主要功能是回顾旧知,
期刊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联系在一起,激发其理解抽象与具体关系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数学。老师作为教育实施者要帮助学生在数学情境学习中,掌握学习主动权,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快乐、满足、自信的情绪,从而高效地增强学习兴趣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字: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提高兴趣  一、绪论  如何在新课程环境下利用生活情境开
【内容摘要】目前学生饿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减负,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因材施教是教育发展面临的严重考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何在呢?  【关键词】减负 课业负担 评价机制  当下数学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几个词汇恐怕非“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减负”莫属,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减负是推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何而来?
研究目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我国城市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已居首位。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有手术切除、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如何有效的治疗乳腺癌,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硫酸羟脲(Hydroxyurea,HU)是一种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R)
【摘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创新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小学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之—就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同时注重思维的敏捷和灵活。”也就是说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
摘要: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高效数学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天赋,挖掘潜能。学生敞开心扉,从心底深处铺开数学的学习之路。创设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乐无穷。学生把握数学学习要领,有效地利用好课间40分钟。他们将数学融入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天天开心学习。  关键词:数学 学生 高效 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让一向枯燥、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