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强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建议
  新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到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也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关于数学的教学改革研究已经深入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当采取什么方式有效学习,教师如何合理安排教学的研究工作还是比较少的。鉴于此,当前我们必须考虑的事情就是现代化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解决了这两大问题,就可以从实质上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需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应转变传统观念,选择那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发现,“引导—发现”模式与“活动一参与”模式都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其中“引导—发现”模式所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非简单地将课本中的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研究和摸索,从而达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模式下并非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只是说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点拨与从旁指引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是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研究探讨—得出结论这四个步骤完成的。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活动—参与”指的是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类型的数学实践活动,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与此同时,掌握数学知识点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形成的,以及建模方法,从而使学生树立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的意识。这种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并且通过互动的方式可以增进师生与生生的情感交流。但有一点必须指出,不管我们是选择“引导—发现”模式还是“活动——参与”模式都不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灵活的选择与组合(毕竟每所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有差别的)。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得独立探索和自主研究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师生互动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环节
  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的环境与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往往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发生的事情会有不同的见解,理解的程度也是参差不齐。鉴于这种情况,数学老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差异,采取交流讨论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共享,达到取长补短及共同提高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千万不要纯粹灌输。事实证明,不管教师的水平有多高,只能代表数学老师对知识理解得很深刻、很透彻,并不代表每个学生都能够完全接受。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程度有高有低,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理解,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的方法也是种类繁多。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广泛交流、讨论与争辩,增强了合作意识。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体现自己的思维与创造能力,而且可以从别人身上得到不同角度的启发。除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外,师生间也应当加强合作。比如,教师和学生可就某个数学问题共同研究与探讨,进行质疑和交流。当然,由于教师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比学生丰富,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首先必须敢于向老师挑战,并且勇于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改革,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通过采用“引导—发现”模式与“活动——参与”模式都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可以在各大学校的教学中推广。除此之外,数学老师还应当尽可能多地在课内课外进行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为将来更好地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勇和.浅谈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尝试[J].学周刊:A,2012(01).
  [2]孟祥明.谈谈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措施[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7).
  [3]潘陈联.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改革[J].大江周刊(论坛),2013(08).
  [4]苏林.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4(06).
其他文献
在职教数学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腩,加深所学知识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1].近年来除了无位移的锁骨骨折外,一般倾向于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我院于2002年以来,应用改良双克氏针固定锁骨骨折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实施教学改革,提炼了潍坊菜央子盐场粗盐提纯工艺的真实工作任务,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要求学生完成粗盐的
期刊
程福宁《中国文章发展史要略》认为,“古代文章审美和实用功能结合偏审美,现代文章审美和实用功能分离偏实用.”①这解释了《陈情表》 《出师表》等古代公文何以收录进美文集
期刊
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多、深奥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或称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素等,quality of life,QOL)的概念引入医学研究中,尤其近20年来,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With the change of medical
摘 要: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成必然。作者多年从事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提出从三方面进行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生为中心 机床数控技术 教学改革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实行多年,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传统[1]。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与
中专体育要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基础上,加强与职业技能有关的体育技能练习,以期达到发展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水平提升的目的。  1.教师结合实际选编教材内容  在实践课方面,一年级主要是打基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各种球类项目、田径等;二、三年级要注意结合专业特点。  在理论课方面,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并注重理论教学在实践
老年性白内障和青光眼者常见,而老年人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了解其患眼病时的心理反应,分析其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助于在临床诊疗和护理工作中,采取正确的对策,减轻患者
宿舍文化是校园精神在学生宿舍的折射、是校园文化在学生宿舍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家庭情结在宿舍的延续,具有时代性、共建性、和谐型、潜在性的特征.针对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