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itao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教学的时代,很多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原则,其次提出具体的融合方式,最后探讨了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希望通过实践探索,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掌握阅读教学的具体规律和融合的方法,让语文教学充满信息技术的“气息”。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融合;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4-01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4.153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学情,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创新与实践能力。当前,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关键课题之一。因而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一、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方式


   (一)丰富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力作为基础。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扩大学生看、听的机会,在图像、声音与文字相互集合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课堂信息量扩大,实现课内外的思维发散、相互的沟通。多渠道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拥有充实的阅读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质疑与评价,将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出来,也可以进行建构,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励主动学习
   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也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不可否认,传统模式下的阅读教学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教学却更胜一筹。传统的阅读教学是通过文字教材、录像教材或者是录音教材进行的,其信息组织结构都是属于线性的。但是线性结构会对人的思考、想象能力以及联想的发挥产生限制。而网络阅读材料却是网状的,网络不仅可以张扬个性、激发个体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快学生的知识获取速度。
   (三)多维阅读交流,促进协作互补
   就建构主义理论而言,学生进行建构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交流与协作。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创设出多维的、多元化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交流当中实现共享与互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在信息技术的环境支持之下,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与教师展开讨论,当然,也可以自主选择伙伴。如果在阅读当中,个体存在疑惑,通过网络也可以及时地解决问题。个体之间可以进行资料的共享,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同时,也可以提出阅读中自己无法明白的问题,供大家一起思考。网络环境也可以帮助平时在课堂上不喜欢发言的学生能够有与别人争论的机会,在互动阅读当中得到信心,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获取成功。

二、建立信息技术平台,满足语文阅读教学要求


   (一)事实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的支撑环境的应用
   对于事实性和理解性的阅读支撑环境的基础是课前的预习以及阅读的空间,阅读空间就类似于学生的书房。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阅读的作品上传到自己的空间当中,其余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到这个系统中阅读这一部分作品。在这里,学生可以更好地共享作品。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之前,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平台先自我预习,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对里面生字的音、义有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在课外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鲁迅先生其他的经典作品,也可以将其上传到空间中,可以更好地分享作品。
   (二)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支撑环境的应用
   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培养主要是在读后感以及作品展示模塊当中加以体现。读后感主要是对学生阅读之后的感想加以记录,包含了对文章的赞扬与批判;作品的展示主要是学生自己尝试着写作,然后由班级里面的同学进行打分,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读后感和作品,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同样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着写读后感,然后上传到平台之上,让其他学生一起赏评。也可以作品展示来体现阅读的效果,观察学生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是否抓住,如文中对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的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应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揣摩、理解、掌握。
   (三)交流平台模块的应用
   交流区域主要是提供大家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针对自己阅读当中感兴趣的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学习。比如,在阅读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平台中的交流区发起一个话题,让大家来对“爸爸妈妈”的相关内容加以讨论。由于这涉及自己的父母,学生都会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本篇文章的阅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参考文献:
  [1]陈文.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1(21).
  [2]孙文红.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1).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马亚红(1985.7— ),女,汉族,甘肃岷县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将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进行疗效比较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技发展下的产物,它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并且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当中的首要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传感器检
加热炉是石油行业的重点耗能设备之一,而精细化管理又是促进石油行业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面对石油行业大批量加热炉,实时全局监控加热炉的能效指标,实现对加热炉的精细化管理就成
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从传统的社会分工来看,它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部分。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和图书馆本身结构以及工作方式的变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