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多年教学经验出发,认为高三英语应彻底改变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模式,逐步形成以语篇为主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精读教材,关注社会热点,强化过程性训练。在教学中强调习得和课堂教学信息输入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信息符号解悟能力。
【关键词】高三英语教学复习语篇
高三英语的复习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点的重复灌输,也不应该只是应对考点的强化训练和应试技巧的传授。笔者认为,高三英语学习应该是学生对英语整体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以及英语运用和解答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在高三应当做的和实际已经做的,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很大程上是由于教学方式或复习方法不当造成的。笔者根据多年高三英语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试图寻求一条高三英语教学的新路,走出“复习”的误区,让学生在最后有限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英语知识要点和应用、提高复习效率和应用技能。
1采取的主要措施
1.1彻底改变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教学模式
从每年全国普通高考英语试题笔试部分的第一大题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考生答题的失误是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习惯引起。因为此类试题好多是要通过语境或语篇去筛选最佳选项的。而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方法,其特点是运用语法规则进行形式逻辑三段论的推导,而此种推导对语境判断和语篇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使学生在做题时只重语法分析而忽视语境或语篇分析。因此,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模式对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不很大;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实际运用的掌握。过多复习语法可能会事倍功半。
1.2逐步形成以语篇为主的教学模式
语篇教学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以语篇形式为基本单位进行的教学。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操练都是以短文和对话形式进行的。语篇定位是当今英语教学的主导趋势,也是英语课程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目前,中学生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口头交际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往往多半是因为对语篇内容的生疏与不理解引起的。他们缺乏对内容的推理与判断、逻辑思维、细节搜寻、事实确立等方面的能力。而语法与词汇知识的记忆与运用,也很难脱离其所表达的内容。此外,他们对历史、地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贫乏,无不直接影响着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不重视语篇教学,一味地分析讲解大量语法与词汇知识的教学方法,把课文拆成零零散散的句子,把完整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语言变成干巴巴的、毫无生气的理论说教与机械操练,都是违背“以语言内容为中心”原则的不当做法。以语篇为中心就意味着:(1)、学习的基本单位是语篇;(2)、教学训练的基本单位是语篇;(3)、知识系统应按语篇的要求进行全面调整;(4)、四项基本技能的运作应当落实在语篇上;(5)、增补有关语篇的基础知识。
1.3强调习得,确保有效的、足够的语言信息输入量
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中心制的课堂教学是以分析、解释甚至翻译为主,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习英语时间。教师辛苦地备课,一定要讲出个名堂来。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埋头听课,做笔记,却没有时间训练英语的机会,往往是40分钟的一节英语课,绝大多数时间基本上是学生听,老师讲。学生成了听众,而不是学习的主导者,并且让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产生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难道学生学习英语非要这么学吗?我忽然想起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张铁成,在他的一本书中说道:"我们的前辈是谁第一个学会英语的?他的第一个老师又是用什么方法教会他英语的?我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是有一点我是确信不疑的:他的英语老师或者他的第一个英语老师的老师,一定不懂汉语,也一定不会用英语讲语法或词汇的。他们上的英语课一定是通过比比划划,或用手势,或用实物,好不容易才把学生教会。后来才有的语法和词汇,是多少语言学家、语法专家辛苦研究得来的成果。”如果在课堂上,老师长此以往,以说教为主,就会使有效信息的输入受到了阻碍,影响了量的达标。学生没有时间增加语言训练的经验,从而失去了进行英语言语体验的机会。这无疑是在浪费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
1.4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学生复习时对知识能做到如数家珍,但遇到实际的言语交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这是不少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一个带有顷向性的问题。改变这种倾向就需要教师在复习中布置合理的任务。给学生在获得并初步巩固语言的基础上,有机会接触现实中的一些英语话题。给学生较多的应用英语的场合,学生就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从而在应试中,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加强横向联系,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符号的解悟能力
语言符号在实际运作中是与其他符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语言能力本身应当包括对各种社会信息符号的解悟。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当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符号,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符号的解悟能力。加大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1.6强调过程性训练,实现专项技能分步到位
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是综合性技能,它们都是由多种微技能组合、整全而成的。如果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没有实行分步训练,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就会找不到复习的方向。同样也没有在练习中悟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只能为练而练。而高三的技能训练存在着一步到位的趋向,不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不允许学生有过程性的足够体验,这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是十分有害的。
1.7要引导学生精读高中英语教材,关注社会一些热点问题及最新新闻、广告,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从每年高考英语试题及《英语高考说明》中,我们不难发现:试题来源于教材,但并不拘泥于教材;试题题材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试题以小见大的方式反映社会问题。以试题形式考查考生是否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等。因此,在复习中教师特别注意最新的相关类似信息,以便让学生复习时有所留意,让学生有所感触一下这些社会信息。这样学生才能在考试中把握文章的主旨,顺利过关。
【关键词】高三英语教学复习语篇
高三英语的复习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点的重复灌输,也不应该只是应对考点的强化训练和应试技巧的传授。笔者认为,高三英语学习应该是学生对英语整体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以及英语运用和解答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在高三应当做的和实际已经做的,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很大程上是由于教学方式或复习方法不当造成的。笔者根据多年高三英语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试图寻求一条高三英语教学的新路,走出“复习”的误区,让学生在最后有限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英语知识要点和应用、提高复习效率和应用技能。
1采取的主要措施
1.1彻底改变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教学模式
从每年全国普通高考英语试题笔试部分的第一大题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考生答题的失误是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习惯引起。因为此类试题好多是要通过语境或语篇去筛选最佳选项的。而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方法,其特点是运用语法规则进行形式逻辑三段论的推导,而此种推导对语境判断和语篇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使学生在做题时只重语法分析而忽视语境或语篇分析。因此,以语法为中心的复习模式对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不很大;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实际运用的掌握。过多复习语法可能会事倍功半。
1.2逐步形成以语篇为主的教学模式
语篇教学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以语篇形式为基本单位进行的教学。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操练都是以短文和对话形式进行的。语篇定位是当今英语教学的主导趋势,也是英语课程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目前,中学生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口头交际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往往多半是因为对语篇内容的生疏与不理解引起的。他们缺乏对内容的推理与判断、逻辑思维、细节搜寻、事实确立等方面的能力。而语法与词汇知识的记忆与运用,也很难脱离其所表达的内容。此外,他们对历史、地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贫乏,无不直接影响着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不重视语篇教学,一味地分析讲解大量语法与词汇知识的教学方法,把课文拆成零零散散的句子,把完整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语言变成干巴巴的、毫无生气的理论说教与机械操练,都是违背“以语言内容为中心”原则的不当做法。以语篇为中心就意味着:(1)、学习的基本单位是语篇;(2)、教学训练的基本单位是语篇;(3)、知识系统应按语篇的要求进行全面调整;(4)、四项基本技能的运作应当落实在语篇上;(5)、增补有关语篇的基础知识。
1.3强调习得,确保有效的、足够的语言信息输入量
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中心制的课堂教学是以分析、解释甚至翻译为主,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习英语时间。教师辛苦地备课,一定要讲出个名堂来。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埋头听课,做笔记,却没有时间训练英语的机会,往往是40分钟的一节英语课,绝大多数时间基本上是学生听,老师讲。学生成了听众,而不是学习的主导者,并且让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产生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难道学生学习英语非要这么学吗?我忽然想起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张铁成,在他的一本书中说道:"我们的前辈是谁第一个学会英语的?他的第一个老师又是用什么方法教会他英语的?我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是有一点我是确信不疑的:他的英语老师或者他的第一个英语老师的老师,一定不懂汉语,也一定不会用英语讲语法或词汇的。他们上的英语课一定是通过比比划划,或用手势,或用实物,好不容易才把学生教会。后来才有的语法和词汇,是多少语言学家、语法专家辛苦研究得来的成果。”如果在课堂上,老师长此以往,以说教为主,就会使有效信息的输入受到了阻碍,影响了量的达标。学生没有时间增加语言训练的经验,从而失去了进行英语言语体验的机会。这无疑是在浪费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
1.4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学生复习时对知识能做到如数家珍,但遇到实际的言语交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这是不少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一个带有顷向性的问题。改变这种倾向就需要教师在复习中布置合理的任务。给学生在获得并初步巩固语言的基础上,有机会接触现实中的一些英语话题。给学生较多的应用英语的场合,学生就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从而在应试中,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加强横向联系,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符号的解悟能力
语言符号在实际运作中是与其他符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语言能力本身应当包括对各种社会信息符号的解悟。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当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符号,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符号的解悟能力。加大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1.6强调过程性训练,实现专项技能分步到位
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是综合性技能,它们都是由多种微技能组合、整全而成的。如果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没有实行分步训练,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就会找不到复习的方向。同样也没有在练习中悟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只能为练而练。而高三的技能训练存在着一步到位的趋向,不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不允许学生有过程性的足够体验,这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是十分有害的。
1.7要引导学生精读高中英语教材,关注社会一些热点问题及最新新闻、广告,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从每年高考英语试题及《英语高考说明》中,我们不难发现:试题来源于教材,但并不拘泥于教材;试题题材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试题以小见大的方式反映社会问题。以试题形式考查考生是否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等。因此,在复习中教师特别注意最新的相关类似信息,以便让学生复习时有所留意,让学生有所感触一下这些社会信息。这样学生才能在考试中把握文章的主旨,顺利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