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词块是学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块在学术论文中实施一系列语篇功能。通过对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学術英语词块情况的研究对比,如何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少使用或过多使用某些词块,这些使用上的差异如何对语言产出的地道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 词块 中国英语学习者 语料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从19世纪开始,语言学家考察语料库时发现,各类语篇中都存在大量的结构稳定、语义完整的词块,且这些词块在语篇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Erman和Warren发现,近 52%—58% 的语言都是程式化语言。这些程式化的语言结构以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语言处理最理想的单位。濮建忠认为,词块可以是“具有一定的结构,表达一定的意义,容许不同的抽象程度、频繁使用的、预制的多词单位”。词块指文本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形以固定的组合关系重复同现,具有以下特征:(1)由连续或非连续的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2)共现频率高于随机频率;(3)能表达一定意义且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与词块意义相近的其他术语还有“N 词(字)串”、“词串”、“多词单位”、“复现词组”,以及意义相近的“搭配”等。
学术英语属特殊用途英语,英美教育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而逐步形成规模;在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学术英语是表达学术思想、承载学术内容的英语,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英语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的学术论文文字稿及其口头演讲。在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术英语写作的能力。
有关词块的研究显示:(1)英语文本中包含许多重复出现的词块,能够恰当有效地使用这些词块显示出地道英语的特点。在语言使用时,词块更容易从心理词库中提取出来,使交际变得流畅、高效。(2)语言使用者往往不断重复使用大脑中已有的词块或其他预制性结构来流利并准确地表达自己,却极少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结构。(3)词块融合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句法和语用关系,能够促进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二语学习者需要掌握大量词块,以解决语言习得的地道和流利问题。(4)学术英语文本中的词块在具体使用、形式和功能层面具有独特性。以往的研究存在两个不足之处:(1)大多数词块研究针对的是其他用途英语,针对学术英语的词块研究相对较少;(2)对于词块研究的结果如何应用到教学中去讨论不足。
二、研究设计
1.语料库的选取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语料库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术英语语料库JDEST中的学术语篇文本,选取的词汇容量为1,185,594词次。对比语料库为BROWN语料库中的一个子语料库,大小与JDEST学术英语语料库大小相当。
2.研究问题
(1)学术英语词块发展变化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少使用或过多使用某些词块,这些使用上的差异对语言产出的地道性产生如何的影响?
3.数据分析
首先,作者将JDEST中所用语料库中的学术英语文本文件转换为word 文档;接下来使用Gotagger软件对语料中所有词块进行标注,依据词块的定义和匪类进行认定和正误判断;第三,对所研究的词块分类并将每篇学术英语文本的词块数量、形符、类符,错误词块数计算出,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三、结果及讨论
从下表的数据对比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如“Be represented as”作为定义者;“it is clear that”作为评价;“Differ from…in…”的使用比较和对比的标志;“That’s why”作为原因和结果的指标;“It suggests that”作为证据使用的提醒,他们出现在英语本族语BROWN语料库中较学术英语文本语料库JDEST有压倒性的优势。也就是说,中国英语学习者相比英语本族语者来说,不习惯使用这些块实现相关的意义和功能,因此在词块使用方面也存在相应的差异。例如,中国学习者不倾向于使用“differ from…in…”来做比较。而当中国学习者要表示结果的时候,他们会使用“As a result”而非其它的词块。作为表示原因的时候,中国英语学习者较本族语学习者更加倾向于使用“This is because”等。
四、结语
词块是学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块在学术论文中实施诸如定义、示例、表达因果关系、陈述研究发现、总结、表示推断、表示比较、表示分类、提供证据、开启话题、转移话题等的一系列语篇功能。本研究基于自建的学术英语语料库,进行语料库驱动研究,考察英语学术文本中词块的分布特征和典型特点,具有很强的应用倾向,研究结果将我国的科研人员、专业教师和学习者更有效地阅读国外相关专业前沿的英语学术文章或书籍。
参考文献:
[1]卫乃兴.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吕静,女,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人文)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号:Q2012-15A)
关键词 词块 中国英语学习者 语料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从19世纪开始,语言学家考察语料库时发现,各类语篇中都存在大量的结构稳定、语义完整的词块,且这些词块在语篇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Erman和Warren发现,近 52%—58% 的语言都是程式化语言。这些程式化的语言结构以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语言处理最理想的单位。濮建忠认为,词块可以是“具有一定的结构,表达一定的意义,容许不同的抽象程度、频繁使用的、预制的多词单位”。词块指文本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形以固定的组合关系重复同现,具有以下特征:(1)由连续或非连续的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2)共现频率高于随机频率;(3)能表达一定意义且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与词块意义相近的其他术语还有“N 词(字)串”、“词串”、“多词单位”、“复现词组”,以及意义相近的“搭配”等。
学术英语属特殊用途英语,英美教育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而逐步形成规模;在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学术英语是表达学术思想、承载学术内容的英语,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英语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的学术论文文字稿及其口头演讲。在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术英语写作的能力。
有关词块的研究显示:(1)英语文本中包含许多重复出现的词块,能够恰当有效地使用这些词块显示出地道英语的特点。在语言使用时,词块更容易从心理词库中提取出来,使交际变得流畅、高效。(2)语言使用者往往不断重复使用大脑中已有的词块或其他预制性结构来流利并准确地表达自己,却极少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结构。(3)词块融合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句法和语用关系,能够促进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二语学习者需要掌握大量词块,以解决语言习得的地道和流利问题。(4)学术英语文本中的词块在具体使用、形式和功能层面具有独特性。以往的研究存在两个不足之处:(1)大多数词块研究针对的是其他用途英语,针对学术英语的词块研究相对较少;(2)对于词块研究的结果如何应用到教学中去讨论不足。
二、研究设计
1.语料库的选取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语料库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术英语语料库JDEST中的学术语篇文本,选取的词汇容量为1,185,594词次。对比语料库为BROWN语料库中的一个子语料库,大小与JDEST学术英语语料库大小相当。
2.研究问题
(1)学术英语词块发展变化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少使用或过多使用某些词块,这些使用上的差异对语言产出的地道性产生如何的影响?
3.数据分析
首先,作者将JDEST中所用语料库中的学术英语文本文件转换为word 文档;接下来使用Gotagger软件对语料中所有词块进行标注,依据词块的定义和匪类进行认定和正误判断;第三,对所研究的词块分类并将每篇学术英语文本的词块数量、形符、类符,错误词块数计算出,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三、结果及讨论
从下表的数据对比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如“Be represented as”作为定义者;“it is clear that”作为评价;“Differ from…in…”的使用比较和对比的标志;“That’s why”作为原因和结果的指标;“It suggests that”作为证据使用的提醒,他们出现在英语本族语BROWN语料库中较学术英语文本语料库JDEST有压倒性的优势。也就是说,中国英语学习者相比英语本族语者来说,不习惯使用这些块实现相关的意义和功能,因此在词块使用方面也存在相应的差异。例如,中国学习者不倾向于使用“differ from…in…”来做比较。而当中国学习者要表示结果的时候,他们会使用“As a result”而非其它的词块。作为表示原因的时候,中国英语学习者较本族语学习者更加倾向于使用“This is because”等。
四、结语
词块是学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块在学术论文中实施诸如定义、示例、表达因果关系、陈述研究发现、总结、表示推断、表示比较、表示分类、提供证据、开启话题、转移话题等的一系列语篇功能。本研究基于自建的学术英语语料库,进行语料库驱动研究,考察英语学术文本中词块的分布特征和典型特点,具有很强的应用倾向,研究结果将我国的科研人员、专业教师和学习者更有效地阅读国外相关专业前沿的英语学术文章或书籍。
参考文献:
[1]卫乃兴.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吕静,女,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人文)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号:Q2012-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