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就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低段学生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善于表达,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巩固下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个时期,经常地、具体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就能起到促进发展作用。
   低段数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的精神,更要在平时的听课、作业等学习环节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低段学生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下子不适应学校的生活。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很多不好的习惯,如:上课时没有养成正确的坐姿,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爱讲话,外面有声响的时候容易分散注意。上课举手不积极,作业粗心大意,字迹潦草,不能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经过一年的小学生活,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到了二年级,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存在以上的问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和他们的年龄特征有关。学生保持注意,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是对学生意志的磨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低段数学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数学活动中从听课要求、作业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1、善于聆听
   数学活动没有语文课那么生动、有趣,它没有动听的语言,动人的情节,学生会因为数学课的枯燥而不感兴趣。为了让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话,老师需要采用很多的方法,让数学课变得生动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运用幽默的语言,尤其对低段学生,老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使自己的言语符合儿童的心理。教师口齿要清楚,讲解要简单扼要,过多的讲解,将会减低学生聆听的兴趣,假如一个老师唠唠叨叨,翻来覆去,语言没有逻辑,学生会失去聆听的耐心。在教学过程中用提问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向学生提问,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教师可以点名让他们来回答问题。学生是否专心听课和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有关,一些新颖的感兴趣的事物和色彩鲜艳的图片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对低段学生来说,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出示实物、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故事的形式或创设一个情景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如在上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时,我先让学生猜关于镜子的谜语。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
   2、积极举手
   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举手说明他们在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课,在积极动脑思考着问题。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善于积极思考的学生,在老师刚提出问题的时候就举起了手想要在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有些同学整节课都不愿意举手发言,听听别人怎样说就行了,甚至于个别学生出现从来都不举手的现象。学生不积极举手和很多因素有关: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对问题有没有把握;害怕说错,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举了几次手,老师没给他机会,挫伤了积极性等等。为了激发学生的举手积极性,我大力表扬那些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采用奖励机制,比如加分、贴小红星或让同学拍手表扬等方法。对于那些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遇到简单问题的时候就直接叫他们回答,在他们回答之后表扬他回答很好,告诉他们记着下次要举手,偶尔看见个别平时不举手的学生有举手的情况就当即进行表扬,比如:某某今天真能干,能举手回答问题了。这节课她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还举了好几次手,回答得也很精彩。通过积极鼓励那些腼腆的孩子积极举手,不仅让性格内向的学生胆子放大了,更是有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
   1、语言完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强调学生讲述的时候使用完整的语言,在数学教学中容易忽略。虽然数学对话言语有着一个简略性的特点,在对话中,往往用简单句,甚至是单词句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对方也可以明白的。但是,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实在是太吝啬了,每次提问的时候,回答只是简单的几个字。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有时他们回答问题不够完整,我就问他们,回答得对吗?他们会马上意识到自己没把话说完整,于是重新说一遍。有时故意再说一遍题目,提醒他们没有回答完整,孩子们可以领会我的想法,重新完整地回答问题。
   2、质疑问疑。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出错被老师、同学笑话。因此,就算他们有很多的问题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了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质疑能力,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答问题。数学家华罗庚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老师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为了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老师在教学中要发扬民主,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质疑。
   数学来源于生活,低段学生还不太会提问题,因此我安排了很多的生活情景。我经常在出示情景图后,不是直接问学生问题,而是先问一句:“你发现了什么?看到这个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利用两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我出示了排球、篮球、足球的价格,先提出问题:你看到这三种球的价格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再出示一个要求,每个球优惠了8元,现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了?有同学问:“什么是优惠?”我表扬他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并让大家说一说优惠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做作业认真的习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1、姿势正确
   我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业前请个别坐得正的孩子示范动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做数学作业时,学生刚开始的时候能坐端正,但过不了多久,又出现不端正的样子,我就说:XXX小朋友写字的姿势真好,某某坐得很直,同学们听到了就会坐端正了。有时我不说该怎么坐,而是故意挺一下腰,同学们看见了也把背挺了起来。我想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有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教育他们,一个小小的动作,孩子就会心领神会了。
   2、独立作业
   作业是对已学知识的检查和巩固,从作业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掌握程度。低年级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很喜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但总是感觉有那么点杂音在那里。尽管老师反复强调做作业的时候不能讲话的,要专心,他们大概也就能保持几分钟,又开始讲话。对这种情况,我更多的时候采用多种表扬的方法,因为表扬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的肯定,通过表扬,能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使优点得到巩固和发扬。及时表扬不讲话的同学,在评比栏里给他记上一分,使他成为大家的榜样。对于个别在讲话的学生,我故意不去理他们,采用表扬其他不讲话学生的方法,有时就表扬邻座的学生,让讲话的学生受到暗示。遇到较难的题目,告诫学生要养成自己动脑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不抄别人的答案。在平时数学作业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习惯,告诉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3、字迹清楚
   在语文作业中很多学生能按照一定的规格书写,但是数学作业,没有了规格的限制,很多同学做作业的时候为了求快,字迹潦草。为了培养学生写字端正,字迹清楚,在数学教学中,我同样要求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我表扬一些书写整洁、工整的孩子,把他们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字同他们的字对比一下,从比较中学生找到之间的差距。字迹潦草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做作业的时候放慢速度,字写得端正点。对于个别写字潦草的学生,我就要求他们再重新写一遍,直到写端正了为止,久而久之,学生就改掉了坏毛病。如数学课中,教学生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另外,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在示范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工整。
   4、培养细心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做作业时会做,但不一定做对。有时当你把要订正的作业放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就马上意识到自己哪里错了,他会“啊”的一声,然后说:“我怎么写错了”。不是这里少写了个0就是那里漏了写答案。还有的同学在做题的时候总是看错数字,经常会把45写成54,把18看成81,还出现漏题的情况等等。
   造成粗心的原因是因为有的孩子想着玩,认为作业做完了就有时间玩,做作业的时候就求快,不仔细看题目。针对学生粗心的毛病,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做题的时候先要仔细看题,审题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弄懂了题目的意思才能把题目做对了。其次学生要认真思考,一定要弄清楚讲了什么后,才去想该怎样解决这道题,而不是看到了数字随便地加或减。有的同学拿到题目就做,根本就没有去观察已有的数据,因此,在做有些题目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先读一读题目,通过多读题目,学生了解了题目的意思再做,这样就能减低错误率了。另外,把自己做好的题目都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漏题,是否在抄写数字的时候看错了。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一些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找到错误的改错题,这样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作业时改掉粗心的毛病。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训练才能达到。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而且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其他文献
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正式出台《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宜昌市结合实际,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白岩坪村、点军区车溪土家族村和宜都市
北京东来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汤庆顺等谈品牌扩张之路rn20世纪80年代,已有80多年历史的东来顺,虽然早已声名远播,但也还只是北京东安市场的一个规模不算小的“店铺”.然而近
“装修”只有两个字,却能勾起业主们太多的心酸.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时尚流行的布局,却让入住后的生活不能得心应手,老业主们悔的肠子都绿了.装修时有些错误可千万别犯,否则追
期刊
期刊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家心灵的桥梁。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教育家说:“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又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一、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在朗读中思考,在
期刊
摘要:教师要善于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成功与疏漏之处,以及课后学生的见解和接收情况进行反思,优化教学过程,做好教学再设计,提高教学能力。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再设计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发地对其教学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
品牌管理活动必须能够实现公司的战略意图。提升品牌竞争力,企业应从品牌管理组织建设与品牌过程管理两方面入手。 Br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must be able to achieve t
2016年,苏州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认真贯彻落实园区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和基地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平台职能,推动园区专业服务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期刊
甲醛可以说是家庭生活环境中最有害的一种气体了,它的含量超标也是让多数人头疼的问题.一生中,我们在家中的时间占66%,而全球每年约40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其中有210万儿童
期刊
学生进学校读书,从传统教育到素质教育,莫不强调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当然现在还要具备其他的能力,如听说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等。然而写作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现代社会来讲,要做一个现代人,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进行广泛的交流交际,则是一个必备条件。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所探索的问题,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内容着手。  一、激发兴趣  1.创设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