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对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管弹性度、硬化度进行监测与干预,可以延缓心血管事件进程、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动脉硬化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5—7月于佛山市顺德区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体检的高血压患者411例,按照血压水平分成3组:血压控制理想组(A组)45例、血压控制良好组(B组)142例、血压控制不良组(C组)224例。评估各组血管病变情况,包括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及踝臂指数(ABI)。各组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B、C 3组的baPWV、cf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I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控制情况与baPWV(rs=0.406,P<0.001)和cfPWV(rs=0.381,P<0.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2,95%CI(1.069,1.136)]、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0.966,95%CI(0.934,0.999)]及总胆红素[OR=1.065,95%CI(1.023,1.110)]水平为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1.106,95%CI(1.071,1.14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0.952,95%CI(0.917,0.988)]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52,95%CI(1.007,1.100)]水平为cf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血管硬化水平相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对高血压人群的血压管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其他文献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现代港口的重要举措。基于智慧物流的北部湾港物流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解决区域内现存的缺乏完善的信息平台、信息化建设程度低、缺乏新技术等应用问题。本
与上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相比,LTE采用了诸如OFDM、MIMO、HARQ、链路自适应等新兴技术。新技术的引入势必会带来无线通信技术两大指标,频谱效率与功率效率的提升,然而,新技术的引入
临床检验是诊断疾病的辅助手段,是临床实验室为了向临床医学提供检验结果而开展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和工作。临床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对临床检验质量的
以泉三高速公路某隧道含水断层为例,对比瑞利波和地质雷达两种探测技术,论述其优缺点,阐明瑞利波探测技术探测公路施工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