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每年到了初三的第二学期,复习成为课堂的主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复习又可以弥补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然而,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正如学生说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再加上陈旧单调的“练习—讲授—模拟考试”的复习模式,学生自然心生烦闷倦怠,课堂也常常出现“教师启而不发,学生懒而不答”的死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到了初三的第二学期,复习成为课堂的主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复习又可以弥补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然而,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正如学生说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再加上陈旧单调的“练习—讲授—模拟考试”的复习模式,学生自然心生烦闷倦怠,课堂也常常出现“教师启而不发,学生懒而不答”的死气沉沉的尴尬之境.怎样打破复习课堂气氛沉闷之坚冰,让复习课也能精彩纷呈,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结合本人教学工作实际,下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1.用激情点燃课堂
课堂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没有激情的课堂,就如一潭死水,没有生机.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每个学生的思想犹如一堆干柴,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激情让他们熊熊燃烧.这使笔者想起一个故事:多年前,波兰一位著名女演员来到英国,几位淑女请她夫妇吃饭,饭间淑女们请女演员朗诵一段台词.于是女演员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几位淑女虽然都不懂波兰语,但都掉下了眼泪.这时女演员的丈夫大笑了起来,大家都很诧异,原来女演员朗诵的是手上的菜单.这个故事虽然不是教学中的案例,但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情感是可以传染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常常能够唤起听者的共鸣.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能以饱满的热情、全神贯注于所讲的复习内容中,讲起来辞恳情切,兴致勃勃,神采飞扬,学生自然听得津津有味.激情点燃的课堂教学,才会闪现智慧之光,理想之魅,才会在学生心中塑起一座人生丰碑.
2.用幽默调剂课堂
教育家海因
其他文献
综合分析了以上这些事实,泽林斯基想出了一个对付毒气的有效方法:这就是给每一个士兵戴上长鼻式的过滤器,在过滤器中放入吸附剂;当然要求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要比泥土或棉花的吸附能力强,并且还要能吸附多种毒气.泽林斯基首先想到了制糖厂用来吸附色素的活性炭,活性炭能否吸附多种毒气呢?在当时还不得而知,为此他决定冒着生命的危险试一试.于是他用装有活性炭的布袋子捂住自己的面孔,然后钻进充满氯气(Cl2)、光气(CO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它不仅具有文化韵味,而且与生活、自然界中的某些化学现象密切相关.以成语知识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正逐步融进中考试题中,成为中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现举例如下:1.铁杵成针:相传唐代诗人李白少年求学时,曾遇一老媪,磨杵不辍,问何为,媪答:欲磨作针.自受感动,由此奋发而终有大成就.比喻做事能持之以恒,则必有成果.【化学含义】铁杵磨成针,只是杵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生成
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和特殊的形式,互动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变学生为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主体活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共存的个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相互联系和彼此之间的能动反应时,才谈得上师生互动的存在和发生,下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我对师生互动的
生物学科的特色就是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它包括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媒体资源、隐性资源等,如果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大家一起探讨农村中学生物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一、挖掘学生的生活环境资源 农村潜藏着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我们学校位于长江边上,原本是一个国营农场,所以这里不仅有丰富的
相对论以深奥难懂著称,高中物理选修3-4模块中《相对论简介》也正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一部分.很多教师怕耽误教学进度,在实际教学中,沿用老式套路:灌输基本概念,强记重要结论,套用公式做习题,一两课就能解决掉本章内容.如果沿用这样的处理,学生很快会遗忘所学内容,起不到任何效果. 怎样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更为合理的安排?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物理学史,引导学生认识相对论的建立以
内能一课是热学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入内能的概念,大部分学生还是能较容易接受的.但如果仅限于教材的安排,停留在一般的讲解与推论上,中差生就会感到不适应,只好机械地去记忆概念,学得枯燥而被动.实施教学创新以教材为教学基础的同时,补充一些实验,并辅助以多媒体,可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显得轻松、活跃,从而使学生学得主动、愉快,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课教学创新构思如下:一、学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如动手能力、科学交流能力等探究素质)与人文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新课程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无法通过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能充分表现出来的,教师在实践中不能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而应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否则将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些理念,新
近日,拜读杨国新老师《期待教研组作用的回归》一文,深有感触.增强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教师创业的内在动力,是每一位教研组长所必须思考的事情.然而由于原有的评价机制明显不适应新课程的实施,造成现在教研组长都是不停地在做很多“务实的工作”,但对于整个数学组的整体规划、发展思路等一些“务虚”的事情却缺乏必要的思考. 一、“务实”的评价机制导致数学教研组现存的一些弊病: 1.组内老师竞争有余
九义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启发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21世纪人才观的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创出学科特色呢?一、转变观念,树立新时代人才观素质教育要充分发展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社会需要的各种品质,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在竞争的年代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教育评估制度,教学效果是看学生智能状
“问题思维”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他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能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以积极的思维活动为核心的行为取向,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极为重要,那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呢?一、营造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