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研究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p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免疫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台州医院2015年3月至10月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形态学分析患者的外周血及骨髓涂片表现,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并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不同类型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结果

16例患者外周血浆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生,此类外周血浆细胞表型为CD38++ CD138 CD45CD19,为正常成熟浆细胞。其中10例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比例>0.030,2例患者浆细胞比例>0.300。重型及危重型组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比例较普通型患者显著增高(0.052比0.016,P<0.05)。9例患者骨髓涂片均可见组织细胞及噬血细胞,其中3例患者达到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标准,8例患者浆细胞比例≥0.030。患者极期血清IL-6、IL-10及γ干扰素水平明显增高,中位数值分别为49.75、26.98及17.57 ng/L,而IL-2、IL-4及TNF α血清水平无明显改变。重型及危重型组患者血清IL-6(132.36比22.81 ng/L)和IL-10(75.28比6.33 ng/L)较普通型患者显著增高(均P<0.05),而γ干扰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极期血清IgG、IgA及IgM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1.6、2.56和1.60 g/L,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本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表现出过度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现象,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外周血浆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IL-6和IL-10水平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患儿全麻期间梦的影响。方法拟行骨科手术患儿40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级,年龄5~12岁,体重指数15.2~18.1 kg/m2,根据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顺序,根据数字的奇偶性随机分为2组(n=20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25~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6 μg/kg,随后以0.4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给予
目的评价PUN282987对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18~22月龄,体重45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40):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PUN282987组(PUN组)。I/R组和PUN组采用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UN组于缺血前腹腔注射PUN
期刊
目的评价自噬在氢抑制原位肝移植术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周龄8~10周,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取32只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原位肝移植术组(OLT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组(HS组)和氯喹组(CQ组)。其余24只大鼠作为肝移植供体。S组行单纯开关腹操作,并游离相应血管;OLT组、HS组和CQ组大鼠制备原位肝移植术模型,OLT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辽宁省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至2015年最终确诊为布鲁菌病的82例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布鲁菌病患者中男性52例(63.4%),45~59岁39例(47.6%);以发热(90.2%),肌肉、关节痛(61.0%),肝、脾大(36.6%),淋巴结肿大(24.4%)、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