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eideyu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路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施工质量的高低。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为常用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之一,且随着大吨位施工机械性能的不断完善,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本文根据现阶段公路施工过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现状为入手点,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对其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的优化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公路施工
  前言:山区公路崎岖的特点导致常规的路基施工技术不能发挥良好的效用,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便捷、高效的优良特点,不仅在山区公路施工中得到了重要的应用,而且整体公路施工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对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就现阶段而言,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我国应用较晚,相关技术应用措施也不够熟练,再加上在实际应用中施工方并没有制定规范清晰的施工标准,不仅会导致施工阶段也无法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而且也不能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符合规定,从而影响整体公路施工过程的顺利运行。
  二、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优化
  1、石料选择质量控制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顺利运行离不开石料的合理应用,石料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填石作业质量。在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人员应加大对基础石料的监督控制,自石料采购时期开始,严格依据实际需求选择符合规定的石料粒径、级配。石料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路基质量造成影响,石料粒径过大会增加相邻石料间的空隙,从而增加路基不均匀沉降概率,而石料粒径过小则会增加填石施工工作量。一般填石路基施工石料粒径应控制在整体填石层厚度的60%以下,且其最大粒径应小于23厘米[1]。若已采购的石料粒径超过相关规定,施工管理人员应组织石料管理人员将其筛选处理进行集中处理,然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二次粉碎、破坏处理,保证石料粒径符合施工需求。在石料粒径达到施工需求后应进行后续碾压操作,碾压操作过程中一般需进行适当比例细料的增补,以应对石料级别过低或者细料不足对石料质量的影响。一般应控制石料集中筛分曲线系数大于1且小于3、不均匀系数大于5。
  此外,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地点的区别其土地性质也具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适当变化填石路基材料。一般石料主要有分层填筑、土石方交替填筑两种类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施工阶段土地形式进行合理选择,如当出现石料表层包裹土层情况时,排水堵塞、路基沉降等情况的出现概率较高,这种情况下应避免土石方交替填筑施工操作,而对于土石并存的施工路段可采用土石方交替的施工操作措施。
  2、地基承载控制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虽然可在地形崎岖的区域进行施工操作,但是路堤填土量、施工线路、周边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工程地基承载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应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前提是地基性质的稳定,因此地基承载力的合理监控非常重要[2]。首先应采用粒径较小的砂土、岩石进行均匀基底的搭建,或者采用粒径较大、抗压能力较强的岩石材质作为路基填料,均匀路基填料之间的摩擦作用可降低路基下沉概率,维持路基稳定;然后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对基底物质进行均匀处理,缓解公路底部承载力与表层承载力之间的差异,随后进行后续的路基填石施工。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应首先利用相关设备对施工路段进行承载力测试,保证石料承载力符合施工需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地基承载力直接影响了公路工程运行稳定性,而施工路段承载力测试技术的有效实施可为填石承载力的有效监控提供依据,因此公路工程施工人员可依据地形地质等地理环境及施工填筑量等因素设定相应承载力检测限度,然后依据施工承载力测试结果与承载力检测指标的对比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如在路堤上设施三层左右的过渡层等。在地理性质一定的前提下,若施工填筑高度小于8米,则地基承载力应大于120卡帕;而当施工填筑高度在8-18米之间地基承载力应大于200卡帕;若施工填筑高度在18 米之上,可将填筑路基设置在岩石基面上。
  此外为了保证路基施工完毕后的运行稳定性,可加强度路基边坡码砌施工技术的监管,常用的码砌施工技术主要有先码后填、码砌交替两种措施,其中先码后砌施工技术根据路基类型的区别主要单坡码砌、台阶码砌两种类型,在进行单坡码砌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单坡码砌面积为公路基底面积的1/5,而在台阶码砌施工过程中应在相应的距离设置一定数量的伸缩缝,同时保证填石料的强度大于施工需求。在进行码砌交替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基底地质的监测,当基底地质性质出现变化时应根据地质性质变化情况采取分段砌筑措施,并注意加强石块紧实度及相邻石块密实度的管理控制。
  3、路基压实质量控制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路基压实工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路基压实施工操作过程中若出现填石路基石渣较大的情况,可利用公路工程自身可振动特性,利用相应设备进行高压击碎处理,随后进行正常的碾压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路基碾压作业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在施工操作过程中若出现调整、移动等情况会碾压设备会自行启动振动功能,从而影响整体设备的正常运行[3]。同时在碾压设备后退操作时应避免水平左右移动操作,尽可能维持碾压设备处于静态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稳定的碾压效果。在路基压实操作过程中,应进行先两侧后中间的碾压模式,并控制两者之间的重叠距离在36厘米左右,保证路基碾压密实度符合施工需求。同时路基碾压过程中维持路面一定的清洁度也非常重要,路基碾压施工人员应在正常工序开始之前对路基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公路中线、坡脚周边环境的清洁平整,并将清洁出的垃圾进行集中堆放,提高填石路基施工工程的环境效益。
  4、路基铺设质量控制
  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石料的摊铺工序对后续公路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应加大对石料摊铺工序的质量控制。填石路基摊铺作业一般采用渐进法,即利用水平分层的措施在既定线路设置下,从地势较低线路向地势较高的线路、从道路两侧向道路中间进行依次卸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事先对施工面积进行评估核算,在施工面积核算完成之后进行施工预处理操作,即利用推土机等设备对相应路面进行初次推平处理。结合具备物料实时补充、推平处理,为总体路面推平操作打下基础。在路面初次推平操作中为了保证石料摊铺的质量及后续施工操作的正常进行,可控制相邻石料之间的距离在3.8米以上。若石料摊铺后出现空隙过大的情况,可考虑石料级别过低因素的影响,然后再去辅料增施的方法进行补救措施。首先向填石层表面填入适当比例的辅助材料,如石屑、粗砂、石渣等;然后利用相应设施将辅料填入空隙较大的位置,常采用压力喷嘴人为添加的方式进行空隙充实。
  总结:
  综上所述,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操作过程中,其可在地形崎岖的区域发挥良好的效用。针对现阶段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标准不明确、施工不熟练的问题,相关机构应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综合考虑施工地形、施工填筑量、施工面积等因素设定明确的施工规范,然后从石料选择、石料摊铺、压实及承载力控制等方面材质施工控制措施,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董鹏程. 论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 2015, 38(32):203-203.
  [2]徐宏钊. 刍议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38(13):109-109.
  [3]何俊霖. 芻议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 2015(3):324-324.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以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公路软土路基特点进行了相应分析,随后研究分析了公路施工中对软土路基处理原则,最后对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前言:公路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项目之一,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能力提升。在具体的公路施工过程中,针对软土路基处理施工非常重要,其很大程度
摘 要: 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规模逐渐增大,对于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相对复杂,具有结构厚度大、浇筑量大、结构截面大等特点,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必须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充分掌握相关技术标准,制定科学施工方案,从多方面加强质量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
摘 要: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是以水泥碎石混合料作为主要的铺筑材料,进行摊铺压实作业。这种混合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在稳定性和防冻性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全面分析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主要对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材料准备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用原理  一、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中骨料的主要成分为级配
刘伟、马季在“春晚”上说过一段相声叫《送别》,其中刘伟学唱了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这时马季打岔:“你就等着往家里搬储存白菜得了。”  “冬储白菜”表现的是1980年北京四季青公社社员往一辆大卡车上奋力抛白菜的画面,在《中国:1976—1983》这部摄影集中,这幅大照片以其跨页的面积标榜了作者对它有多么得意。刘香成说,他摁下这一画面纯粹出于欣赏白
据2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市政府日前重申,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清理“小产权房”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小产权房”清理整治工作力度,切实斩断“小产权房”建设和销售的利益链条,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在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上表示,坚决对新增“小产权房”实行“零容忍”,特别是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休闲项目等名义,行“小产权房”之实的项目要及时进行认定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