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学校仍然摆脱不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挤压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强占体育场地的情况屡屡出现,许多学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其后果是:学生体能水平呈下降趋势,近视患病居高不下,心血管功能有所下降,精神心理障碍越来越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此,我校把创建体育特色作为学校立校之本,把“阳光体育,健康生活”作为课题来探索,做到了人人有运动项目、班班有运动团队、学校有运动氛围。并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倡导体育文化、体育校园、体育生活的大融合。校园有了体育,就有了生命的阳光和向上的朝气。让全校师生都深深懂得体育是力量的角逐,体育是智慧的较量,体育是美丽的展示,体育是理想的飞扬。因此,正因为全校有了上述的认识,我校体育工作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广州市海珠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确定为“广州市田径击剑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9年荣获“广州市体育大课间活动评比一等奖”。
一、制度落实,建设有力,形成共识
学校始终坚持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和谐成长服务”的教育理念和“质量求生存,教学为中心,特色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学校体育有机地融入到学生各种素质培养之中。学校体育有发展总体规划,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活泼地发展。突出田径和击剑特色,严格落实“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的规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体育工作责任制,将体育工作纳入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以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校长到教师,分工落实,明确职责,学校体育工作有人抓。有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考核奖励机制,有体育特色发展专项经费,每学年学校体育经费按时投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创新地开展。学校运动区内有200米塑胶环形跑道以及击剑馆,另外还有单杠、双杠、横梯、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室外运动设施,学校体育器材达省颁一类标准,这些都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全校形成了浓郁的“勤锻炼、促健康”的新氛围。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开展素质教育是保证,只有强健的体质,才能开展好一切工作。因此我校把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学校上下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办好学校,必须抓好体育,发展学校,必须发展学校体育。
二、全面普及,丰富校园体育生活
有人说:“孩子的心田是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希望的种子,你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你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你播下体育的种子,就会获得健康的收获。”小学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是播下种子的季节,我们给孩子播下什么样的种子,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土壤,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出发点,努力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以体育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育学校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伴着“健康第一”的主旋律,我校的体育工作也尽显校本特色。学校构建了体育工作的立体框架,为学生搭建起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的广阔平台。通过人人参与体验奥林匹克精神,培养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学校除开展常规教学和抓好两课两操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强身健体活动。
学校大力开展班与班、年级之间、校际间的群众性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使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校课外体育活动高质量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常年在98%以上。我校每年都举行“桐星杯”校园体育节,内容丰富多彩: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激烈的班级足球赛、跳绳、踢毽、拔河、迎面接力、立定跳远、长跑等,锻炼耐力,培养毅力,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我、展示自我。“体育节”中学生的参与率达100%。比赛中,校园内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很多家长也纷纷赶来助阵。这些项目让孩子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亲近、热爱、享受体育。增加了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团结、公平、向上。
三、培育校园体育文化,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适时推出“大课间活动”,它既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我校已初步形成了以体育课为主导,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补充的学校体育工作新格局。通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把体育知识和技能、德育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闲暇体育活动中,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证每学期校运会如期按计划开展,使之成为学校体育竞赛的特色项目,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校传统项目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为了进一步培育校园体育文化,突出我校体育特色,学校利用一楼厅堂和各教室走廊陈列出各奥运冠军的大幅夺冠照片,给全校学生以强烈的心里震撼,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只有艰辛的付出和刻苦地努力,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使他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无论中外运动员,他们从启蒙训练到成才,要经历多少苦难,流过多少汗泪?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他们为国家、为事业奋斗的自我牺牲精神。运动员的先进事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通过体育文化的灌输,在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播下体育的种子,使学生懂得怎样正确的锻炼,才能提高身体素质,培育学校浓厚的体育文化,促进了我校的体育发展和体育特色项目的提高。
责任编辑罗峰
一、制度落实,建设有力,形成共识
学校始终坚持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和谐成长服务”的教育理念和“质量求生存,教学为中心,特色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学校体育有机地融入到学生各种素质培养之中。学校体育有发展总体规划,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活泼地发展。突出田径和击剑特色,严格落实“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的规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体育工作责任制,将体育工作纳入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以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校长到教师,分工落实,明确职责,学校体育工作有人抓。有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考核奖励机制,有体育特色发展专项经费,每学年学校体育经费按时投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创新地开展。学校运动区内有200米塑胶环形跑道以及击剑馆,另外还有单杠、双杠、横梯、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室外运动设施,学校体育器材达省颁一类标准,这些都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全校形成了浓郁的“勤锻炼、促健康”的新氛围。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开展素质教育是保证,只有强健的体质,才能开展好一切工作。因此我校把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学校上下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办好学校,必须抓好体育,发展学校,必须发展学校体育。
二、全面普及,丰富校园体育生活
有人说:“孩子的心田是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希望的种子,你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你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你播下体育的种子,就会获得健康的收获。”小学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是播下种子的季节,我们给孩子播下什么样的种子,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土壤,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出发点,努力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以体育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育学校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伴着“健康第一”的主旋律,我校的体育工作也尽显校本特色。学校构建了体育工作的立体框架,为学生搭建起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的广阔平台。通过人人参与体验奥林匹克精神,培养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学校除开展常规教学和抓好两课两操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强身健体活动。
学校大力开展班与班、年级之间、校际间的群众性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使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校课外体育活动高质量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常年在98%以上。我校每年都举行“桐星杯”校园体育节,内容丰富多彩: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激烈的班级足球赛、跳绳、踢毽、拔河、迎面接力、立定跳远、长跑等,锻炼耐力,培养毅力,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我、展示自我。“体育节”中学生的参与率达100%。比赛中,校园内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很多家长也纷纷赶来助阵。这些项目让孩子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亲近、热爱、享受体育。增加了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团结、公平、向上。
三、培育校园体育文化,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适时推出“大课间活动”,它既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我校已初步形成了以体育课为主导,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补充的学校体育工作新格局。通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把体育知识和技能、德育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闲暇体育活动中,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证每学期校运会如期按计划开展,使之成为学校体育竞赛的特色项目,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校传统项目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为了进一步培育校园体育文化,突出我校体育特色,学校利用一楼厅堂和各教室走廊陈列出各奥运冠军的大幅夺冠照片,给全校学生以强烈的心里震撼,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只有艰辛的付出和刻苦地努力,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使他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无论中外运动员,他们从启蒙训练到成才,要经历多少苦难,流过多少汗泪?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他们为国家、为事业奋斗的自我牺牲精神。运动员的先进事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通过体育文化的灌输,在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播下体育的种子,使学生懂得怎样正确的锻炼,才能提高身体素质,培育学校浓厚的体育文化,促进了我校的体育发展和体育特色项目的提高。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