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水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替代脂肪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鱼油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替代水平的提高,鱼体常常表现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降低。鱼油替代的本质为脂肪酸替代,深入研究脂肪酸与鱼类免疫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综述了脂肪酸对鱼类免疫性能的影响及调控机制。饱和脂肪酸会降低鱼类免疫力,而适量添加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共轭亚油酸(CLA)或提高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有利于鱼体免疫力发挥;饲料中脂肪酸主要通过细胞膜结构、信号传导、类花生四烯酸、细胞因子和类固醇激素等途径对鱼类免疫进行调控。脂肪酸与鱼类的免疫性能具有高度相关性,而调控机制的研究尚有较大空间。未来研究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脂肪酸对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鱼类肠道脂肪酸组成改变与菌群结构和免疫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环境因子对鱼体脂肪代谢和免疫力的影响;非脂肪酸成分(矿物质、维生素)对鱼类脂肪酸代谢和免疫过程的调控机制。
其他文献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棘手,若急于求成,攻下破癥,常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按内科分型施治则缺乏治疗重心。以 长期临床实践探索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规律,指出:首宜健
<正>近年来,双峰县机关幼儿园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互动式的游戏活动、学礼仪懂文明"为目标,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环境创设为载体,努力建构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办园特色的
目的:探讨管理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协同发展,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方法:实践电子处方系统在大型综合性医院门急诊的应用,体验其优势和自身的缺陷。结果:门急诊电子处方系统的
为了探讨环境因子和底栖配养生物对碳通量的影响,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混养模式下沉积物-水界面各形态碳的通量,监测了8月沉积物-水界面上覆水中各形态碳含量
<正> 笔者以六安煎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以张景岳的六安煎为基本方,加丹参、枳实。起名加味六安煎,药用:半夏、陈皮各10g,茯苓
为研究饲料中精氨酸(Arg)、赖氨酸(Lys)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大菱鲆生长、体成分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8.48±0.16)g的大菱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3双
史料的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更有助于教师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
大数据不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快速响应,更是快速促进了跨学科及新兴研究领域的生长。社会科学研究在信息获取、问题挖掘、研究方法等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大数据的应用
在渝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业中,文化传播是其核心竞争力,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是其有力支撑。通过对于文化的开发与传播,使民族文化对内成为本区域民众的"集体记忆",将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