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帮助困难生提高运动成绩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2103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作为中考科目之一,虽然所占分值不高,但由于是中考第一科,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对提高学生中考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体育中考经过逐年的改革,得分也不像前些年那么容易。例如,2011年体育中考,三项考试成绩总分最低分6分;从2012年开始,选测项目最低成绩为0.5分,必测项目为0.8分,三项考试成绩总分最低分为1.8分。跟以往相比会拉开比较大的分数档,那么如何帮助困难生利用一年的时间树立信心,提高体育成绩,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初三体育课上的重要任务。
  一、课堂关注
  困难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优困难生,另一种是学困困难生,对于这两种学生要采取不同措施才能确保她们的进步。
  1.對于学优困难生来说,体育成绩可能会拖中考成绩的后腿,成为其冲击优质高中的绊脚石。所以,学优困难生自身会将对体育中考的重视程度提升一个高度,有较高的自觉性,家长也会对孩子的成绩有更多的关注。因此,教师在课上和课后给这类学生布置练习任务她们都能很好的完成,而且家长也会参与到学生的课后练习中,教师只需要定时、定期对这类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从成绩中找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即可。由于这类学生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所以将这类学生分在一组,针对其所选考试项目在课堂上进行专项提高训练,指定一名该项目成绩优秀的同学负责带领练习,学生间相互监督,由于学生水平都差不多,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斗志,互相比较,形成良性循环。
  2.对于学困困难生来说,文化课成绩都无所谓,更何况体育课乎?所以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对这类学生要倾注大量的心血,防止这类学生的负能量影响这个班的上课气氛。针对这类学生,如何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引导这类学生由体困变体优,提高练习积极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成为重中之重,严防一人影响一班的情况出现。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给与其充分的关注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并没有放弃,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分析体育中考和文化课考试的区别,体育中考的优势:即考试项目提前选定,选择自己的优势项目,没有优势项目就选择容易提高成绩的项目,有付出就会有分数。对于这类学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身体情况及选测项目进行针对性练习,在取得进步的情况下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树立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感受到体育课带来的成就感并爱上体育课。
  二、选项时的技巧
  天津市体育中考(女)必测项目是800米,选测项目为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二选一,50米、一分钟短绳、立定跳远三选一。这五项中,实心球、立定跳远、50米相对来说比较节省体力,可以为最后的800米跑储备能量。但这三项对身体条件要求较高且技术性较强,成绩提高相对缓慢,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丧失信心;仰卧起坐和短绳成绩容易提高,但考试当天对体能消耗较大,所以各有利弊。因此,在选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
  身材瘦小的学生选择实心球项目肯定会吃亏,身材过于高大健壮的学生选择仰卧起坐也是不合适的。因此,在选项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前两个学年各项目的成绩择优选择,教师也应认真检查学生的选项,必要时联系家长,一起给学生分析利弊,选择合适的项目。
  2.选择成绩容易提高的项目
  对于困难生来说,体考选项每个项目拿分都有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指导学生并联系家长进行科学选项。仰卧起坐和短绳虽然对体力消耗较大,但是练习要领容易掌握,而且练习场地练习时间不受限制,在家、在宿舍、在周末、在课间都可以练习,提高成绩的周期短,学生短期就行看见进步,容易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
  三、家校联合、生生互助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教学,更离不开家长的帮助配合和学生间的相互帮助。
  对于困难生来说,除了课堂上的练习,在课下完成教师交代的练习任务也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发动家长的力量,教师和家长沟通学生的练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反馈,关注学生成绩变化,教师能够及时调整练习方法,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
  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喜欢跟教师交流,所以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会比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对于技术动作的理解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有些技术动作教师讲完个别学生不理解,但是身边的同学在讲一遍,可能这部分学生就能够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实行分组教学,将体优生和困难生组合,实行一帮一互助小组,将榜样就树立在困难生的身边,不断激励困难生进步,提高运动成绩。
其他文献
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物品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品,能进行物与数的对应计数。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其理解、动手操作、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  一、去小动物家做客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欲望(手机响、接电话)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吗?  师:陈老师刚刚接到花猫村长的电话,说它们的动物新村建好了,请我们小(1)班小朋友去它们
期刊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利用“疑”点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使学生成为“问”的主体,这也是课堂获得“信息源”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培养学生的求疑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探究,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高瞻远瞩地首次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这一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现代化强国无一不与教育紧密联系的内在规律,一流国家需要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国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备受鼓舞,同时也感觉责任重大。现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谈几点感受。  一、深刻认识教育的重大意义  中华五千年文明告诉
期刊
坊间流传“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而阅读的关健在于培养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呢?  从阅读教学来说,课文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凭借,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从两个方面获取知识。一方面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如读了《海底世界》,就会知道海底有哪些动物,哪些植物;而且海底没有光,没有声音。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会知道十九世纪丹麦也和旧中国一样,劳动人民在受压
期刊
关键词:乡村 心理 激发 作文 兴趣  乡村小学生由于受到环境、方言、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一到作文课就害怕,甚至厌烦。作文没有兴趣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我在乡村从教二十几年,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体会,也摸索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方法。  乡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一样,都有着共同的儿童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好新、好问,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激发人们进
期刊
我们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葛军、雍峥嵘主编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启蒙》第一册第三页、第四页发现角谷猜想: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偶数,那么用2除它;如果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后再加上1,这样反复运算最终必然得1。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实践角谷猜想,开拓学生思维,感受数学之美。共同的爱好使我们走到一起,申請成立研究团队。我们尝试多角度探究、推理、论证,多次交流改进思路,形成自己的论证思路和观点
期刊
面对新教材和新课标的新要求,面对新教材中的新的布局(图文排混、各种字体的材料排混等),面对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和课外的鲜活典型实例,面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落实,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不知所措,顾此失彼,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无效。设计科学合理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高效课堂,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之一。抛砖引玉,下面就教学中自己的一些做法拿出来,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分组合作,使每个组员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成小组共同目标的学习形式;而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群体思考,促使他们全部参与到学习当中,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考试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测试,包含有19个知识点,知识点容量大,但难度适中,注重学生基础的考察。试题中第1、2、3、4、6、9都是考察单一知识点且比较简单,学生第2题出错多主要在于没注意到试题中求复数的虚部;第8、10、11、13、14、15、16也是考察单一知识点,由于都是上一学期的知识点,学生有所遗忘,因此考得不是很理想,尤其16题是学生一直以来都比较弱的,故可先放着;而8
期刊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