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个本身清白无辜却要为先人洗涤罪恶的国王,本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一个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以下简称索),以倒叙手法在一出戏里展现一个有头有尾的悲剧戏剧。那么,悲剧中到底应该有哪些因素呢?依笔者来看,《俄狄浦斯王》这一悲剧中主要由一个悲剧的男主人公、一种悲剧文体和一种悲剧精神组成。
关键词 俄狄浦斯 男主人公 悲剧文体 悲剧精神
一、悲剧的男主人公
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的主人公“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所以,要求悲剧中有一个君主或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作为它的主人公,不仅成为古典主义戏剧的金科玉律,似乎在中世纪人们的脑里,几乎都有这样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准则,即所有的悲剧都是写帝王将相的。
作为索的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作品。俄狄浦斯王(以下简称俄)原是忒拜城国王向阿波罗求来的儿子,但阿波罗却告诉他一个预言:即他会死在儿子的手中,也就是他的儿子将会犯下‘杀父娶母’的孽罪。得子的喜悦迅速被那个预言的阴影笼罩,他把儿子丢在喀泰戎山上,种种巧合之后,俄成为了成为太子,但一次醉酒之后得知自己将会杀父娶母,为避免,来到了忒拜城。
索用倒叙手法,故事从一场瘟疫开始。这就印证了亚里士多德(以下简称亚)说的从功业显赫身居高位落入苦难悲惨的境地的这一悲剧概念。在那个时候,尤其是俄的时代,帝王身上显现的,王位不仅仅是个人的悲观和悲惨命运,就像是他身上的那个的预言,而且也是整个帝国兴衰与安危的象征。所以,在故事的一开始,就要求俄找到那个引起瘟疫的凶手。
亚断定,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所以,在故事的一开始俄说:你们每个人只为自己悲哀,不为旁人;我的悲痛却同时是为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他是个善良的国王,也想为自己的国家的子民祛除灾难和瘟疫,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就是灾难的始作俑者。自己在无意中犯下孽罪并要为之付出代价。这就是悲剧的第一个特征:一个悲剧的男主人公。
二、已成为系统的悲剧文体
悲剧文体主要是指其表现方式,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三一律与合唱队。亚曾经说过,与史诗相比,悲剧有一个限定的故事时间。大意等同于‘三一律’原则。故事横跨几十年,很多故事发生点不一定都能在舞台上表现到,舞台场景只设在忒拜王宫前院。作者觉得,保持某种程度上的整一性是非常必要的,舞台简陋,也不可能完全服从于剧本。另外,希腊戏剧在习惯上都会有一个合唱队作为整个剧场表演的一部分,甚至也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俄狄浦斯王》也是如此,这从索单独把合唱队的进场歌编成一个节段可知。
其次,剧场作为一个大舞台,自然有它独特的舞台展现艺术,尤其是台词艺术。《俄狄浦斯王》中,全剧都是充斥着一种悲壮壮烈的气氛。很多台词都是大声朗诵甚至是喊叫。如合诵词:“吕刻俄斯王啊,愿你那无敌的箭从金弦上射出…愿…火炬来做我们的盟友,抵抗……”等。索福克勒斯,对于舞台的掌控力和观众情绪的把握可见独到,文本中大段激昂慷慨的朗诵加上合唱队大群人的穿插吟咏,更能塑造悲剧的悲壮感和主人公命运的坎坷悲惨,也为全剧酝酿情绪,埋下结尾悲剧的伏笔。
三、发人深省的悲剧精神
亚认为:悲剧的男主人公是这样一个人,他既“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这就注定了悲剧的悲剧精神,即可原谅的却又无法避免的悲壮。
亚断定,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进而给人们以教化的作用。剧作中,俄说过:“一个人最大的事业就是尽他所能,尽他所有去帮助别人。”他是一个伟大的国王,他追查凶手,最后却发现,凶手就是自己。这本身就代表一种精神,即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虽然取材于神话,但是仍有一定的现实性。此外,俄是一类人的象征,他代表整个人类,他机智,勇敢,敢于承担起找出凶手为子民谋福的责任,展示了人类的自主意识和敢于与神斗争的勇气。另一方面,他依然没有摆脱神设下的命运,虽然自己毫不知情证实了预言,但还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以示后悔和歉意,展现了神仍然对于人类的控制和人类在神的强大力量面前的弱小。
亚在谈到悲剧引起的“畏惧和悲悯”的情感时说:“悲悯是由一个人遭受到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唤起的。”因此,他把《俄狄浦斯王》称为‘最完美的悲剧’,这也说明了剧作的发人深省的悲剧艺术的力量,展现了《俄狄浦斯王》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着实令人佩服。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
[2]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编选.外国剧作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
[3]周红兴.外国戏剧名篇选读[M].作家出版社出版,河南大学藏书.
[4]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上册)[M].中国戏剧出版社,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 2005.
关键词 俄狄浦斯 男主人公 悲剧文体 悲剧精神
一、悲剧的男主人公
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的主人公“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所以,要求悲剧中有一个君主或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作为它的主人公,不仅成为古典主义戏剧的金科玉律,似乎在中世纪人们的脑里,几乎都有这样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准则,即所有的悲剧都是写帝王将相的。
作为索的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作品。俄狄浦斯王(以下简称俄)原是忒拜城国王向阿波罗求来的儿子,但阿波罗却告诉他一个预言:即他会死在儿子的手中,也就是他的儿子将会犯下‘杀父娶母’的孽罪。得子的喜悦迅速被那个预言的阴影笼罩,他把儿子丢在喀泰戎山上,种种巧合之后,俄成为了成为太子,但一次醉酒之后得知自己将会杀父娶母,为避免,来到了忒拜城。
索用倒叙手法,故事从一场瘟疫开始。这就印证了亚里士多德(以下简称亚)说的从功业显赫身居高位落入苦难悲惨的境地的这一悲剧概念。在那个时候,尤其是俄的时代,帝王身上显现的,王位不仅仅是个人的悲观和悲惨命运,就像是他身上的那个的预言,而且也是整个帝国兴衰与安危的象征。所以,在故事的一开始,就要求俄找到那个引起瘟疫的凶手。
亚断定,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所以,在故事的一开始俄说:你们每个人只为自己悲哀,不为旁人;我的悲痛却同时是为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他是个善良的国王,也想为自己的国家的子民祛除灾难和瘟疫,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就是灾难的始作俑者。自己在无意中犯下孽罪并要为之付出代价。这就是悲剧的第一个特征:一个悲剧的男主人公。
二、已成为系统的悲剧文体
悲剧文体主要是指其表现方式,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三一律与合唱队。亚曾经说过,与史诗相比,悲剧有一个限定的故事时间。大意等同于‘三一律’原则。故事横跨几十年,很多故事发生点不一定都能在舞台上表现到,舞台场景只设在忒拜王宫前院。作者觉得,保持某种程度上的整一性是非常必要的,舞台简陋,也不可能完全服从于剧本。另外,希腊戏剧在习惯上都会有一个合唱队作为整个剧场表演的一部分,甚至也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俄狄浦斯王》也是如此,这从索单独把合唱队的进场歌编成一个节段可知。
其次,剧场作为一个大舞台,自然有它独特的舞台展现艺术,尤其是台词艺术。《俄狄浦斯王》中,全剧都是充斥着一种悲壮壮烈的气氛。很多台词都是大声朗诵甚至是喊叫。如合诵词:“吕刻俄斯王啊,愿你那无敌的箭从金弦上射出…愿…火炬来做我们的盟友,抵抗……”等。索福克勒斯,对于舞台的掌控力和观众情绪的把握可见独到,文本中大段激昂慷慨的朗诵加上合唱队大群人的穿插吟咏,更能塑造悲剧的悲壮感和主人公命运的坎坷悲惨,也为全剧酝酿情绪,埋下结尾悲剧的伏笔。
三、发人深省的悲剧精神
亚认为:悲剧的男主人公是这样一个人,他既“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这就注定了悲剧的悲剧精神,即可原谅的却又无法避免的悲壮。
亚断定,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进而给人们以教化的作用。剧作中,俄说过:“一个人最大的事业就是尽他所能,尽他所有去帮助别人。”他是一个伟大的国王,他追查凶手,最后却发现,凶手就是自己。这本身就代表一种精神,即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虽然取材于神话,但是仍有一定的现实性。此外,俄是一类人的象征,他代表整个人类,他机智,勇敢,敢于承担起找出凶手为子民谋福的责任,展示了人类的自主意识和敢于与神斗争的勇气。另一方面,他依然没有摆脱神设下的命运,虽然自己毫不知情证实了预言,但还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以示后悔和歉意,展现了神仍然对于人类的控制和人类在神的强大力量面前的弱小。
亚在谈到悲剧引起的“畏惧和悲悯”的情感时说:“悲悯是由一个人遭受到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唤起的。”因此,他把《俄狄浦斯王》称为‘最完美的悲剧’,这也说明了剧作的发人深省的悲剧艺术的力量,展现了《俄狄浦斯王》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着实令人佩服。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
[2]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编选.外国剧作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
[3]周红兴.外国戏剧名篇选读[M].作家出版社出版,河南大学藏书.
[4]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上册)[M].中国戏剧出版社,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