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数学课堂探究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果",让学生得出结论,似乎成了探究教学成功的标志和教学主要追求.在数学活动中,一些教师紧紧地"牵引着"学生,生怕学生走"弯路",强烈给学生暗示,希望"尽快"得到所要的结果.其实,这样的课堂热闹是假繁荣,学生探究是伪探究,数学思维被异化为模仿了.那么对于难度深,进度快,容量大的高中数学课,究竟如何上才更高效?高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把握教师的主导地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反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