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高考“复习战”如何拉开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比较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广,这给教师开展高考复习课的时候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作为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高考数学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从教材知识点出发,把学生的基础打扎实,并且有针对性的结合高考试题趋势进行一些复习的提升.除此之外,对学生复习心态的正确引导也是高考“复习战”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有效开展数学的高考复习教学,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地巩固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在高考中发挥实力,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应该认真考虑钻研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考复习;苏教版;教学指导
  不管是学生或是老师在面临高考数学复习的时候都会发现数学复习的知识点多、面广、范围大.除此之外,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考的试题也作出了很大的创新与改革,试题的类型层出不穷,试题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度要求更高.由此种种原因,高考数学的复习就好似一场战争,不仅考验着学生,同时也对老师对复习课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高考复习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教材为中心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高考试题怎样改革创新,无论高考重点如何改变,所有试题的知识点都是来源于教材,高考中很多试题是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提炼、演化、改造和整合,可以说教材就是高考复习的指南针.所以,在进行高考复习的时候,教师切忌“取糟糠,去精华”的把复习重点偏离到别的辅导书或是盲目地采取题海战术,而应该“返璞归真”回到教材,让学生真正把握高考试题的根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应试的能力.
  二、全方面培养能力
  数学高考中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要全方位的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能力、数字运算的能力、空间想象的能力进行考查.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一味的复习知识点、讲解习题,学生也一味的听取知识点,死记硬背解题方法,这种情况是不可取的.教师真正要做的就是重视对学生能力全方位的培养.
  例如,以函数的基本性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灵活运用函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提升处理函数综合体的技能,以此来扩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运用等比和等差数列的特点规律,引导学生创造新数列,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一个平面图形,让学生画出立体图形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各方面技能,以此方式让学生养成了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高考答题的时候能更快的找准试题的基本知识点,从而打开自己的知识库,轻松应对各种变换的试题.
  三、构建数学思维
  想要帮助学生顺利轻松地解答题目,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所谓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阶段最着重这四大思想:函数与方程两者关系的思想、数字和图形相互结合的思想、分类和整合之间的思想、化归和转化之间的思想.
  以化归和转化思想为例,这个思想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把不熟悉的“生题”转化为轻松解答的“熟题”,把大题拆分成几个小题.在复习课上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这个能力,让学生在答题中化繁为简,例如把有关空间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问题来解答,然后再一步步的把空间图形问题解答出来.
  四、掌握数学方法
  高中数学要求掌握的方法包括:待定系数法、割补法、分析和综合法、配方法等.而不同的方法也适用于不同的题目类型.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已经教授了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但是在复习的时候,更应该强调提升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数学方法的能力.比如待定系数法的运用,依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出一些等式或者方程组,代入一些待定细数,解答方程组然后得出答案.这样就使得繁复的解题步骤得以简化明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让学生掌握这个解题的思路方法对学生复习训练,积累答题经验,高考应答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关注考生心理健康
  复习阶段如果学生背负着过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心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锐减,复习动力减少.所以,在复习阶段,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梳理和复习,更要注重对学生紧张、压力大等心理的调节和舒缓.首先老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摆正对待“高考”的态度,提倡以平常心对待,像一些“高考就决定生死”之类的想法就非常的不可取.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直面高考,正确评估高考难度.高考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这个情况,让学生在考前对高考试题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评估和看法,这样有利于避免复习中得失心过重.第三步则是转化自己的急躁心理为动力.复习阶段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是很多同学都会有的,这个时候产生的焦虑心理就不足为奇了,老师要做的就是正确地引导学生转化学生的这种焦虑心理,从而让学生把时间紧迫作为自己的复习动力,更加紧凑的、有序的进行自己的复习.
  总之,在高考复习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把教材与高考特点、趋势等相结合,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再提升,让学生以一个平常心去面对高考,正常地发挥出自己该有的水平.
其他文献
1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1.1单一性首先表现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上项目单一,学校对课外体育指导的单一.
通过对2002-2003年国内具有代表性的24种体育中文期刊上发表的29篇关于第十七届世界杯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科研群体任以分散性、自发性为主;研究内容具有不均衡性特点,
品种鉴定是品种保护和利用的基础工作,利用植物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对大豆品种科丰14及其突变系北农106、北农107和北农108进行了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科丰14、北农10
【摘要】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在教育手段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其合理恰当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对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论述的就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普遍的被融入到数学的相关教学中. 科学、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相整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它不仅能
轨迹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特别是当今的新课标高考以考查学生的創新意识为突破口,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轨迹方程这一热点,则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这一方面能力的掌握程度可见,对轨迹问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轨迹是平面上所满足条件的动点的集合,而动点的运动轨迹所给出的条件千差万别,因此,探求轨迹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及模拟题,介绍探求轨迹(
【摘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数学的学习素材取自于生活,数学学习的知识也应用于生活,构建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是目前数学学习的主流. 我们应该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学生学起数学来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是充满生活味与趣味性的.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探究能力  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课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