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988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文和浅易的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包括思想内容、结构特点、语言特色及若干个文言知识点。导致文言文教学课堂容量大、难度大,课堂的有效性差。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老师逐句翻译,学生逐字逐句的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用“以读促讲”的方式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和文言知识的积累。朗读不仅是文言文教学的手段,也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要有策略的读文言文才能有效的提高文言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结合文言语境,大胆猜读。猜读,即望文生义地读
  常有不少同学感到阅读文言文太吃力,文中的“拦路虎”不时出现,一碰就停下来查词典或看注释。这样一步三停,势必影响阅读兴趣,也造成了这样一个误区:把学文言文停留在理解词义的低层次上,而不能居高临下地欣赏整篇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所以,当有了一定文言词汇积累,不妨来个“望文生义”。因为每个词语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它的意义往往可借助语境自然而然地凸现出来。
  文言文教学一开始,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已已有的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知识积累,不借助课文注释,不询问他人来猜读,边读边标示出疑难词句,这样做效果很好。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这一句,学生对其大意是基本了解的,再跟现代汉语一比较,也能猜想到是什么句式。有的像“劳其筋骨”,“一狼洞其中”,虽不一定能认定是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等,但其基本含义也是可以猜想明白的。猜读的过程,也是发现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才能过程。猜读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思维,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消除阅读文言文的畏惧心理。为什么有不少同学考试时的文言文成绩很好,而独立阅读课外简易的文言文就发怵?大多因为平时依赖老师、注释惯了,独立思考能力较差,而猜读无疑是对症的良药
  二、依靠工具书,及时辅读
  经过猜读,学生对课文词句有些已理解了,有些猜读经过分析推断,言之成理,但还需要经过验证;有些可能无从猜起,根本无法理解,学生到了“愤”“悱”的状态。因此,自然到了第二步——辅读:以工具书和课文注释为辅助资料,借助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来考证释疑。教师在此阶段需全力引导,适当点拨。由于学生学习的疑点、重点已经明显,教师的讲解也就极具针对性。如教师备课时认定的疑点学生还没发现,当然应予以补充检查。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句中“既望”二字,学生在猜读环节中只能估计出是一个表时间的词,“七月既望”可能是七月的某一天,在辅读阶段,通过查工具书或者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确定了“既”是“…之后”的意思,“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从而知道了“既望”是农历十六的意思,得到这个答案,学生经过了一番猜测、思考、推断和交流,所以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温故知新,展开联读
  联读,即拓展延伸性阅读。一是同一作家相似作品的延伸阅读。如学习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让学生比较阅读苏轼的《后赤壁赋》;学习了诸葛亮《出师表》后,指导学生阅读他的《后出师表》等。通过拓展延伸,对此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把握,又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气质品格、精神境界等有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更重要的是这种迁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课外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是题材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如可以把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賈谊的《过秦论》进行比较性延伸阅读。
  三是注重文言知识点的横向联系拓展。不管是实词、虚词还是其他的文言现象,只要具有代表性,马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一句中“其”是语气副词,由此要引导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类似用法,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其可怪也欤”(《师说》)句中“其”的用法一致,都是表语气的副词。三步阅读中,应以猜读为重点,以辅读作基础。联读则是对学生文言知识大幅提升的训练。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又能把教师从繁琐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正在蓬勃展开,教育部将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与学校现代化发展研究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从数字化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数字化校园”与开放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和学习环境研究、“数字化校园”对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很多令人注目的成果。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高职高专;信息化;教育教学  1引言  所谓数字化校园,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
摘 要:“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选择的内容和必然的发展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的实现对“四化”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对信息化重视不足,高层次复合性信息技术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技术落后、信息的自主创新性,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信息化的建设
摘 要:由于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行为的鼓励支持,成为了当下提升个人素质、高校教育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由于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引导得比较迟,所以出现了包括认识存在偏差、环境不够理想、实施缺少基础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说明了要如何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如何制造理想的环境、如何实施创新创业计划等。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创新平台;反馈体系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的教育领域正在不断扩大,其专业内容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以中职教育来说,中职教育与一般高校教育存在根本差异,中职教育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而实施的专业教育,其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但是,根据我国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状况来看,其中职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发展现象,使得学生在未来就业道路上面临频频失业现象,最终导致中职院校招生就业遭遇多重困难,对中职院校带来了
一、设计要有童趣性  在作业设计时,可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兴趣方面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可设计一些如“小兔子找窝”、“小熊闯关”、“小猫找妈咪”等带有儿童趣味性的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景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活动中自我学习,以此来无意识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初中思想品德课作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相联系越来越受到广大中思想品德教师的关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通过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来开展生活化教学,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