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ang_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在进步,教育技术在不断更新,多媒体辅助学科教育技术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课堂教学,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将多媒体带入课堂教学之中。巧用多媒体技术,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在情境创设、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只凭一本书,一支粉笔,而是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弥补传统教学在情境创设、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全新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强化了教学效果。这给乡村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汪源头活水。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我深感巧用多媒体技术,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有以下魅力。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语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综合一体化,使他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增添了一种新的手段,它可以将课文、图表、声音、动画、影片和录像等组合在一起构成课件,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有效地配合使用,协同学习,使其心理上始终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处于适度的应激状态,更方便师生进行交互性的指导和因材施教。如我执教《荷花》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其认知目标之一就是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挨挨挤挤、莲蓬”等词语的意思。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孤零零地提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学开始,我播放配乐朗读并展示课件:荷花各种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获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看到了“挨挨挤挤的荷叶”。这时,出示“挨挨挤挤”一词,这样,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出示相应的生字新词。由于“莲蓬、花骨朵”这些词语的意思比较概念化,学生的生活中接触得不多,解释起来较为费力且效果不佳,因此,在理解这些生字新词的意思时,我出示一幅荷花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我将本就是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形象的画面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通过借助新建立的表象理解、掌握抽象的文字。不但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激发阅读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想让学生从一篇比较长的文章中系统地归纳选取并深刻理解、欣赏重点段落,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刚从低段上来的学生难度就更大。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其能及时更新知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结合原文适时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激发阅读欲望,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高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如我在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首先在屏幕上显示李大钊在法庭上沉着、镇定的神情,然后请学生讲述课外从网上、资料中找到的有关李大钊的故事,接着全体起立,奏哀乐,为革命烈士李大钊默哀一分钟。此时,教室里是安静的,学生的表情是严肃的,心情却是无比激动与自豪的。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造性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情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多层次地启发学生,拓宽思维境界,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训练,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执教《龟兔赛跑》后,我重新播放录像,在起跑线上定格,引导想象,问:“龟兔第二次赛跑会有怎样的结果?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故事编完整。”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的结尾。我课前通过个别了解把一个学生想象的故事结尾编制成课件,边播放边说:“这就是刚才张静同学编的故事结尾,真生动!请同学们继续大胆想象,老师将会根据你讲的故事结尾,再制成课件,我们一起欣赏。”这时,同学们思维更积极,个个跃跃欲试,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脑子里诞生,有的说:“小兔立志得第一,于是,一口气跑到了终点,把乌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有的说:“兔子在奋力奔跑的途中遇到了掉进狐狸设的陷阱里的小鸡,它就停了下来,想办法救小鸡。当它好不容易把小鸡救出来时,乌龟已冲过了终点。但这一次大家都表扬了小兔,因为它虽然没得第一,但帮助了最需要帮助的人。是位真正的冠军。”……学生一边讲,一边欣赏各种结尾,不仅丰富了创造性思维,而且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乃至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进程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语文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而日益加快,展现出特具的魅力,把语文教育带人一个划时代的世纪。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教育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主要抓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就要搞好师生关系,适当地进行情境教学,多鼓励学生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方可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
摘要: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初中生想读书、乐读书、会读书,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学习做人的品质,成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责任、能担当的人,这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注重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注重阅读的积累与运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伴着缕缕晨光,腾飞小学的每一间教室里传出悦耳的诵读声,响彻校园,这已经成为学校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自信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需要国学的熏陶感染。为了让诵读经典之风浸漫校园,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领略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性情品德,内立自信魂本,我校从2012年9月全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
淋巴瘤(lymphoma)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和细胞增殖及凋亡失衡有关。Livin是最近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局部应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无水酒精对小鼠前胃癌细胞MFC肿瘤模型的治疗反应。 方法:于615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小鼠前胃癌细胞建立肿瘤模型。小鼠皮
摘要:质疑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质疑。本文在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状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 质疑能力 培养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
战争和现代性有什么关系?现代战争起自何时?不少历史学家常常以军事及武器装备的科技化和工业化划分现代战争史。由此发展出一种技术决定论的历史观,仿佛现代战争的出现仅仅是将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引入武器生产后的必然结果。战争的胜败甚至可以成为敌对双方现代化与否的明证。在欧美学界,直到近年来,才有一些学者试图从政治决策、大众动员、民族主义情绪等角度人手,探讨战争形式从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两次大战的历史演变。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Ⅰa807C/T、ⅡbHPA-3基因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中国广东湛江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二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erebral
目的:  研究成人ASD(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以来,于我院治疗的250例继发孔型
目的:调查宫颈病变妇女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及中国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主要类型,并对实验中使用的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和聚合酶链反应—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