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院士的科普交流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ng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身上诸多闪亮的光环,让我们稍作解读吧:
  杨院士曾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秘书长,“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伦理、立法、社会问题委员会秘书长,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人类遗传学与ELSI专家组成员,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遗传学与伦理问题顾问组成员,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遗传学与伦理问题顾问组成员,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国际“单体型图(HapMap)计划”中国协调人。
  杨院士现任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BGI)主任、中国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成员、UNESCO政府生命伦理委员会(IGBC)中国政府代表、欧洲全球生命科学促进会(EAGLES)副主席。
  杨院士所获得过的奖项就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奖、香港“求是”奖、香港何梁何利奖、日本科技新闻奖、《科学美国人》年度“科学领头人”、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奖等。
  可以看出,杨院士的专业领域主要是基因研究,同时他也非常关注基因及其相关学科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大概也正因为如此,他花费大量精力写作了《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这样一本独特的科普著作。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向公众普及生殖知识与克隆技术,同时又把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所引发的社会反响告诉世人。全书通俗易懂,读着杨院士的这部科普作品,常常会有一种读小说的感觉。书中文字优美干净,并不时流露出一种人文的关怀。在世人的眼中,这种充满人性的温情本来是不属于科学的;而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普书也本不可能出自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院士之手。然而,事实的确如此,杨院士写了一本非常精彩的科普著作。
  借助《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我同杨院士通过电子邮件取得了联系。为了向杨院士约稿,我发出了第一封信,请他写一篇有关这本科普著作的作者手记。当时,我一直以为我的信件可能会石沉大海,不会有任何回应的。毕竟杨院士工作繁忙,可能仅处理电子邮件就要占用他不少的时间,再加上其他诸多重要的事务,一位从事科普研究的普通人所发出的信件他能看到吗?看到后会给我回信吗?可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试着把第一封信发了出去。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杨院士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助手张琼的来信。张琼在信中表示她会待杨院士稍有空的时候提醒他这件事情。在跟张琼老师通了好几封信之后,2010年12月25日,我竟然收到了杨院士从印度发来的英文邮件。在信中,杨院士充满歉意地说,他将在印度待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他的确太忙了,因此他可能无法按照我的要求写这样一篇文章。当时我的确有点失望,不过也还是很有礼貌地给院士回信表示没有关系,也非常感谢他在科普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快,我又收到了杨院士的回信??之后因为一些小的问题,我也在信中向杨院士请教,杨院士每次都能够及时给我回信。从他的信中,能看得出杨院士是一位非常热爱科普事业同时又非常谦虚的科学家。在信中,杨院士用英文曾写道,“非常感谢你的宽容和理解”,“如果我还能够有机会写另外一本有关同一主题的书,可能就会少出错了,书也更好了”。
  后来,因为想请杨院士审阅一下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章梅芳老师所写的有关科普著作《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的书评,我又通过电子邮件跟杨院士取得了联系。杨院士很快就回信并附上了修改意见。
  虽然从事科普工作,作为一位科普研究人员,但是同普通公众一样,我依然对科学及科学家充满了敬畏,始终觉得跟他们有距离,很难接近。然而,经过这次跟杨院士接触才发现,院士其实是很平易近人的,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高高在上。从跟杨院士的通信中可以看出,杨院士虽然很忙,但是他依然舍得抽出时间给我回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通信交流,杨院士也给我进行了一次科普教育,不过这里的“科”可是“科学家”了。
  作为身兼多职的科学家,尽管杨院士非常热爱科普工作,但因为他身在国外和工作繁忙等原因,并没有给我们写作者手记。不过,我依然非常感谢他能够花费很多的时间为了本书的书评而所做的沟通和交流。最后,也期盼他也能抽出闲暇时间继续为公众奉献出好的科普作品。
  作者简介:李正伟,毕业于清华大学科学史专业,从事科普研究多年,侧重于中外科普史研究、科普创作研究。先后在《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文化评论》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其他文献
伦敦奧运会的各项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茶:飞人博尔特打破百米赛跑奧运纪录,女子举重运动员周璐璐刷新了女子75公斤级抓举的世界纪录,中国小将叶诗文以破纪录的成绩夺得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除了艰苦的训练以外,科学能帮助运动员们将“更快、更高、更强”的奧运精神发挥到极致。本期编者推荐从科学角度分析体育运动的相关网站,希望帮助教师和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这一有趣的话题来教授和学习科学。  美国探索馆网站运动主题页
基于伦理的考虑,研究儿童由于早期经历不良,造成对他们脑发展的损害大小,以及随后对他们一生影响的程度,是不能用人为制造的环境来直接进行的,通常只能借助于动物来进行某些方面的模拟研究。这是因为人是不能拿来按设定的条件养育,以便收集数据和实证的,因此只能等待机遇。一个历史提供的罕见机遇,使得布加勒斯特早期干预项目(Bucharest Early Intervention Project,BEIP)在20
科学,是智慧的结晶,有迷人的魅力;童话,是心灵的诗歌,有诱人的魅力。科学童话,因为有着科学的神奇和童话的魔力,因此特别诱人、迷人。它的创作规律,也与优秀的文艺童话是一致的。一篇好的科学童话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但包含一定分量的科学知识,也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和思索,富有文艺性、抒情性或哲理性。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年10月推出的((宝葫芦丛书》就是这样一套能够同时带给孩子们美妙的精神享受和丰富的科学
“光年游乐园”活动由科学节组委会联合索奇公司(sosee)共同设计研发,并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光学会的大力支持。  光年游乐园占地1500平方米,由体验区、游戏区和实验区3部分组成,融会了光学、物理学、信息学的游戏类、原理类、实验类等全互动式展示项目共计30余项,其中包括光影通道、隐藏的色彩、影子的颜色、神奇的钟摆、镜中人、费纳奇镜、日晷、凹凸镜推推看、摸不到的小虫、原电池、静脉显像小医生、C
一、项目背景    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非常大。经常吸烟,会导致哮喘、肺炎、肺癌、高血压、心脏病和生殖发育不良等。2006年5月,国家烟草总局、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少工委和中国控烟协会,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吸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吸烟经历的中学生占55%,小学生占5%。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吸烟形势非常严峻。为了还青少年一个无烟的花季。笔者发明了烟草毒性演示器。    二、制作材料    直径3
六月初的一天,教室里,学生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围坐在电脑旁……  这是我的4年级学生正在兴奋地完成1项任务——为他们早先撰写的关于鞋盒电路怎样工作的博客文章中添加照片。我来回巡视,在他们使用谷歌的Gmail(电子邮箱)、Picasa(网络相册)以及Edublogs(托管我们班级博客的网站)时偶尔提供技术上的帮助。“这真棒!”1位前来参观的1年级教师看到孩子们在上网的同时还关注着交流科学内容,不禁给
寓教于乐,轻松愉快地学习科学?这不仅是学习者所梦寐以求的,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科学传播工作者所关注和追求的焦点。科学普及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为人们提供了这方面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信息,人们由此可以获得美国科学传播和科学学习权威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所谓的“非正式环境”,指的是学校课堂之外的场景,比如人们在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水族馆、海洋公园等机构的时候,或者是在观赏跟科学知识有
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与大自然存在情感的疏离,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保护教育工作者们开发出一系列基于熊猫基地的活动项目。经过多年的项目实践,我们发现:由于教育基础条件薄弱和师资力量不足,山区学校的学生缺少环境和动植物保护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有从事环境教育和保护教育的热情,但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实践机会。因此,我们将这两方面的需求结合起来,开发了“环境教育志愿者培训和保护
NASA的开普勒航天器在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地球的“表亲”  在7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报告:颗被命名为“Kepler 452b”的系外行星正在围绕着l颗似太阳的恒星运转,其轨道距离与地球绕行太阳的距离乎相同。这一发现首次在开普勒任务最近发现的500颗星候选者中确认了宜居星球。  但是即便这颗新的行星与地球具有很多类似之处,关专家还是表示它依然是个谜。  Kepler 4
课题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山东地区城市和农村健康中老年人群的大范围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山东地区中老年人群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况,是否存在城乡、性别、年龄差异,以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各种组分的相关性,提出对中老年人通过增加阳光照射或者维生素D类似物的适量补充,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一种新方法。  研究过程与方法  从2011年7月开始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