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语文课标对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要求,而且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实际教学经验,以小学语文A版为例,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旨在让小学语文教学在人文光芒照耀下阳光前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人文教育;小学语文;以人为本;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此,人文性指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念,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它涵盖了对思想性和情感性的塑造和肯定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它不仅包括人的文化性,而且还包括了文化人性。其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主要是指人格、意志、情感、性格和心理品质等等。小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对小学语文和人文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才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一线工作经验,以小学语文A版为例,查阅相关文献,就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沐浴在人文光芒下健康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一、小学语文课堂沐浴人文光芒下策略
1、重视情感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我们从文章的表面上是无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学生遵循一定的方法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名篇内涵进行挖掘,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还要对文中所包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挖掘,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所饱含的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再者,由于情感教育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于情感与教学之中,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情感教育,同时启发进行必要的情感迁移,并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染,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我们在教学《妈妈留下的葡萄树》一课时,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在教授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站在小狐狸的角度,去感受狐狸妈妈对小狐狸的爱,体会小狐狸对妈妈的感情之情;再者引导学生体会狐狸妈妈当时的感受,体会妈妈那种甘于牺牲自己,保全子女的母爱,角度通过转换角色,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色彩,使学生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
2、注重语文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利用教材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而现实生活中最直接影响学生的是校园。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注重墙壁文化的展示。我们可以在校园的走廊、楼梯拐角以及教室墙壁上展示文化作品。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在墙壁文化中展示学生的作品,例如手抄报、诗文作品,绘画等。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学生徜徉在墙壁文化中,感受到人性美、四季美和艺术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不断地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2)注重课堂传播。课堂教学是人文性沉淀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课本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讲述人文精神的材料,作为教师,我们注重教材中人文精神的传输,真正落实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力求使常规课堂教学与人文性教学两者达到统一,共同构建完美的语文课堂。
(3)注重广播的空间传播。校园广播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校园广播来传播新闻,解读名人轶事,欣赏经典歌曲,表彰校内好人好事彰显校园人文精神。校园广播的内容要贴近生活,以人文观念为主,传播多元化文化,使人文精神深入人心。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自由争当广播台主持人,传播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
(4)注重图书传情。学生读书要有一定的计划,应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徜徉书海,体会读书的闲情逸致,体会书中的人文精神。我们可以在教室设立一个图书角,这样学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阅读和交流,班集体浸没在书的氛围中。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去读书馆阅览图书,学生在图书馆可以感受书的滋润和书香的环境,体会书中的感情和博大精深。在班级中可以组织一些读书会活动,让学生自己阅读书籍,从中体会感情,学到知识,并且相互交流。一个物体交换后还是物体,但是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相互发生碰撞,那就是两种思想了。广泛的阅读可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3、注重语文实践,提高人文素养
(1)诗文早间朗读活动。每天早晨可以利用十来分钟朗读古诗古文,让朗读技巧较好的学生进行领读,每周做一次朗读汇报。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阅读的范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更广泛的优秀文学作品。
(2)开展语文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探索和自学的精神。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书画比赛、故事演讲比赛、写作大赛等等,通过比赛让学生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3)普及人文科学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邀请领导、老师或者家长来讲一下他们游览过的山河景点,让学生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山川河流加深了解。也可以让大家围绕某一部作品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 结束语
综上所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落实新课标要求,立足学生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个性得到优化,激发出激情,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不断学习和语文熏陶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使得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闪烁着人文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吴见明. 浅谈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J]. 剑南文学. 2010(5):121-122.
[2] 乔红霞. 让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J]. 课外阅读:中下. 2012(7):70-71.
关键词:人文教育;小学语文;以人为本;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此,人文性指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念,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它涵盖了对思想性和情感性的塑造和肯定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它不仅包括人的文化性,而且还包括了文化人性。其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主要是指人格、意志、情感、性格和心理品质等等。小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对小学语文和人文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才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一线工作经验,以小学语文A版为例,查阅相关文献,就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沐浴在人文光芒下健康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一、小学语文课堂沐浴人文光芒下策略
1、重视情感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我们从文章的表面上是无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学生遵循一定的方法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名篇内涵进行挖掘,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还要对文中所包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挖掘,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所饱含的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再者,由于情感教育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于情感与教学之中,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情感教育,同时启发进行必要的情感迁移,并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染,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我们在教学《妈妈留下的葡萄树》一课时,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在教授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站在小狐狸的角度,去感受狐狸妈妈对小狐狸的爱,体会小狐狸对妈妈的感情之情;再者引导学生体会狐狸妈妈当时的感受,体会妈妈那种甘于牺牲自己,保全子女的母爱,角度通过转换角色,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色彩,使学生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
2、注重语文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利用教材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而现实生活中最直接影响学生的是校园。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注重墙壁文化的展示。我们可以在校园的走廊、楼梯拐角以及教室墙壁上展示文化作品。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在墙壁文化中展示学生的作品,例如手抄报、诗文作品,绘画等。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学生徜徉在墙壁文化中,感受到人性美、四季美和艺术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不断地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2)注重课堂传播。课堂教学是人文性沉淀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课本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讲述人文精神的材料,作为教师,我们注重教材中人文精神的传输,真正落实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力求使常规课堂教学与人文性教学两者达到统一,共同构建完美的语文课堂。
(3)注重广播的空间传播。校园广播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校园广播来传播新闻,解读名人轶事,欣赏经典歌曲,表彰校内好人好事彰显校园人文精神。校园广播的内容要贴近生活,以人文观念为主,传播多元化文化,使人文精神深入人心。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自由争当广播台主持人,传播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
(4)注重图书传情。学生读书要有一定的计划,应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徜徉书海,体会读书的闲情逸致,体会书中的人文精神。我们可以在教室设立一个图书角,这样学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阅读和交流,班集体浸没在书的氛围中。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去读书馆阅览图书,学生在图书馆可以感受书的滋润和书香的环境,体会书中的感情和博大精深。在班级中可以组织一些读书会活动,让学生自己阅读书籍,从中体会感情,学到知识,并且相互交流。一个物体交换后还是物体,但是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相互发生碰撞,那就是两种思想了。广泛的阅读可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3、注重语文实践,提高人文素养
(1)诗文早间朗读活动。每天早晨可以利用十来分钟朗读古诗古文,让朗读技巧较好的学生进行领读,每周做一次朗读汇报。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阅读的范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更广泛的优秀文学作品。
(2)开展语文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探索和自学的精神。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书画比赛、故事演讲比赛、写作大赛等等,通过比赛让学生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3)普及人文科学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邀请领导、老师或者家长来讲一下他们游览过的山河景点,让学生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山川河流加深了解。也可以让大家围绕某一部作品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 结束语
综上所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落实新课标要求,立足学生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个性得到优化,激发出激情,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不断学习和语文熏陶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使得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闪烁着人文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吴见明. 浅谈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J]. 剑南文学. 2010(5):121-122.
[2] 乔红霞. 让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J]. 课外阅读:中下. 2012(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