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两大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提出和界说的基本理论问题而展开,旨在对相关认识、理论偏误与不足予以厘清、修正和完善,以及更为全面、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育人价值.研究认为:1)"运动能力"的界说存在不恰与缺陷.从基本界定来看,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不宜指向"身体活动的基础"及"基本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与专项运动能力难以区分,并且"运动"在上下位概念中存在混用;从分目标来看,其构成超出"运动能力"的范畴,以及部分表述理想化.2)"健康行为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TY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两大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提出和界说的基本理论问题而展开,旨在对相关认识、理论偏误与不足予以厘清、修正和完善,以及更为全面、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育人价值.研究认为:1)"运动能力"的界说存在不恰与缺陷.从基本界定来看,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不宜指向"身体活动的基础"及"基本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与专项运动能力难以区分,并且"运动"在上下位概念中存在混用;从分目标来看,其构成超出"运动能力"的范畴,以及部分表述理想化.2)"健康行为"的定位及表述存在偏差与失当."健康行为"不能突显、含括健康追求的"非行为"性、效应性素养,难以体现体育(课)在健康追求中的主体地位,无法纳入健康知识、意识、技能等要素,以及分目标和水平划分中的部分内容不宜归为健康行为等.3)对"运动能力"与"健康行为"修正、调适的考量因素主要有:运动能力内涵限定及外延界分问题;体育与健康的关联问题,本学科健康相关核心素养与一般性健康素养、体育(身体)素养等的参照与区分问题;体能的归属问题(体能应归为运动能力还是健康相关素养)等.其中,作为对"健康行为"的调适和超越,本学科健康相关核心素养的提出应虑及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体育的有限健康促进特征,课程的不同构成(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其主体,以及健康素养、体育素养等构成的多维性.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法等方法,探寻反兴奋剂法治全球化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就反兴奋剂法治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应对举措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反兴奋剂法治全球化的基本框架已经成型,但反兴奋剂全球法治框架的历史演进过程隐含潜在的挑战.美国是反兴奋剂法治全球化中最为不确定的因素.反兴奋剂法治"欧洲化"的倾向、数字体育时代欧美"数据霸权"的争夺、反兴奋剂政策的多元性以及系统性兴奋剂丑闻频发都给反兴奋剂全球法治发展带来了挑战.而全球反兴奋剂法治共同体和价值观的形成,反兴奋剂体系的全球扩张,各国立法的协同,反兴奋剂全球
近年来,体育运动与儿童青少年脑智提升关系日益受到关注,但其研究证据缺乏整合,理论亟需创新.基于此,研究首先以脑和智两方面为主轴进行证据回顾,首次提供了多学科、多层面、较为完整的证据链;其次,在梳理该领域已有理论演进的基础上,基于融合与创新的思路,阐明体育运动通过影响运动负荷、动作技能、情景互动和心理状态提升儿童青少年脑智的4条主要路径,构建了体育运动提升儿童青少年脑智的多路径模型;最后,基于已有研究进展和我国当前的社会需求,指出未来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1)重新认识体育运动的作用;2)探索提升儿童青少年脑智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对教育核心需求的转变,高等教育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体育教师教育者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与执行者,正日益受到各界重视.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4—2018年的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体育教师教育者研究高潮出现于2015年,载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研究中心度最高的国家是美国,核心圈层的代表学者是Amelia Mays Woods、Kandrew R 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