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围术期静脉输液护理管理措施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婴幼儿围术期静脉输液护理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手术婴幼儿45例,进行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狠练基本功,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加强对术中的输液部位和输液速度观察。结果:45例患儿经过护理,一次性成功输液42例,一次性成功穿刺率93.3%,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40例,积极配合率88.9%,家属感到满意44例,满意率97.8%。结论:加强对婴幼儿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狠练基本功,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加强对术中的输液部位和输液速度观察,可以提高婴幼儿围术期静脉输液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 婴幼儿 围术期 静脉输液 护理管理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的给药途径[1],是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婴幼儿由于机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各种器官功能尚未健全,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再加上患儿年龄小、口服药物,多数不配合,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输液治疗室重要的途径,特别是术后的患者。及时有效的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最适宜的液体入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危险,2011年6月~2012年8月对45例婴幼儿围术期静脉输液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8月收治手术婴幼儿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9岁。疾病类型:肝门成形术9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12例,四肢骨折固定术6例,小儿髋关节成形术10例,马蹄足整形术8例。
  护理方法:心理护理:患儿住院后,心理比较恐惧,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科室情况,帮助家属引导患儿,可以配备一定的玩具,吸引患儿,另外可以向患儿讲述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说出里面的名字,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做个坚强的孩子,积极配合治疗。
  ⑵根据患儿的手术部位来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输液。由于小儿的血管比较细,穿刺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选择血管时既要便于操作又要保证输液畅通和观察。如患儿进行头部手术时,可以选择内踝处输液,若小儿颈、胸、腹部、下肢等部位手术时,一般选择上臂和头部血管,在选择穿刺的时候,注意观察周围皮肤颜色、有无湿疹、破溃等[2],若发现,则要避开穿刺。
  ⑶狠练基本功,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一次性成功穿刺至关重要,由于现在几乎是一个孩子,家长疼爱孩子,面对不能一次性成功穿刺,心理容易偏激,甚至说出一些难听的言语,影响护士的心情,甚至出现一些纠纷,因此,护理人员仔细查找血管走向,可以通过看、摸、按摩、热敷等方法[3],使血管充盈,便于穿刺。内踝及前臂血管进针角度30°~45°,由浅入深,肥胖儿可以稍微深点,头部血管较为表浅,进针角度在10°~15°见回血后进针方向改为与血管平行推进。
  ⑷为防止小儿乱动,可以选择夹板固定。由于小儿年龄小,好动,好奇,有时自己可能把输液针拔出,有时由于乱动可能使针头活动,造成穿透血管或者从血管内滑脱。对这些小儿,多数采取夹板固定的方法,用药盒固定小手,用胶布缠紧,这样取材方便,也利于被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而且质量也轻,患儿不适感较小,这样有效的保障了手术的静脉输液。
  ⑸术中输液的管理:要根据患儿所用的药物和体重等因素,控制输液速度:①选择微泵控制输液器,这样便于控制每小时输液量,进行总量调节;②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选择合理的套管针,如1岁之内的患儿则选择24号套管针,1岁以上的患儿则选择22号套管针,若患儿应用脱水剂加压输液时应选择稍微大一点的套管针[4];③采用头皮针代替延长管,避免术中连续用药,短期输入大量液体时,在套管针的胃部连接一封闭的肝素帽,后面连接一个头皮针,再连接1个三通,之后连接输液器,充满1根0.7m长的延长管需4ml的液体,而1个头皮针只需0.6ml液体,延长管的容量是头皮针的6.7倍,采用头皮針代替延长管,可明显减少两种药液之间用于冲洗管道的液体量,避免给药过程中冲洗管道液体量过多及短期输入大量液体;④当失血量增加,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时,调节输液器,适当增加输液速度,进行补液,增加血容量。⑤对于手术创伤失液较少的手术可按照2ml/(kg·小时)补液,中等手术按照4ml/(kg·小时)补液,大手术按照6ml/(kg·小时)补液。⑥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输液的先后顺序,由于小儿对进食耐受较差,机体糖及脂肪量少,若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引起低血糖,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首先滴注葡萄糖,现输入刺激性大的液体,然后再输注刺激性小的药物,在输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⑦加强对输注过程中的观察。由于小儿术中处于麻醉状态,医护人员要随时观察滴注速度,定时观察输注部位,仔细观察输液线路,避免扭曲、折弯等,在麻醉恢复期,患儿容易急躁,要增加观察次数,重点观察输注部位有无肿胀,输液速度有无减慢等。⑧患儿手术后,病房护理人员要做好交接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仔细观察输注部位和输注速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结 果
  45例患儿经过护理,一次性成功输液42例,一次性成功穿刺率93.3%,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40例,积极配合率88.9%,家属感到满意44例,满意率97.8%。
  讨 论
  小儿手术年龄较小,成功静脉输液是做好手术的重要保障,在输液管理中,加强对婴幼儿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狠练基本功,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加强对术中的输液部位和输液速度观察,可以提高婴幼儿围术期静脉输液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李柳婵.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0):78.
  2 单太华,扈爱连,李凤霞.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36.
  3 周正雄.护理程序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28.
  4 朱继萍.对230例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循证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4):120.
其他文献
城隍神作为古代社会的阴间司法官,并非诞生之初就具有司法功能,而是在唐宋之际才逐渐成为冥界审判官。城隍职能的发展和优良的人物原型,为城隍司法功能的出现提供了内部可能
三民主义本体是《新生命》月刊检讨的重要议题 。戴季陶、周佛海认为三民主义本体是广义的民生主义,阎伯伦则认为是狭义的民生主义; 章天浪、金鸣盛否认三民主义存有本体;梅思平
摘 要 目的:探讨对不孕症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TVS)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状况的价值。方法:选取进行监测排卵治疗的4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月经周期连续监测子宫内膜变化和卵泡生成情况。结果:48例患者中,子宫附件均正常29例,双侧卵巢均可见生长的卵泡,卵泡直径3~5mm,子宫内膜呈增殖早期。至子宫内膜增殖中期,一侧卵巢生长优势卵泡23例。监测后期48例不孕症患者治疗后有优势卵泡产生并最终排
中国画创作讲究传神、追求气韵、崇尚气势,中国画家以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创意的意象结构和符号语言为目标。我的老师、冰雪画派创始人于志学先生曾经说过:“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他的这一艺术理念,为我的冰雪画创作指引了方向。  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我的艺术审美观从过去的小情小景中解放出来,能够站在高层次的艺术领域来构思自己的创作,并开始尝试新的绘画语言。在创作表现藏族宗教题材的《圣湖》系列冰
病历资料  患者,女,22岁,10年前摄片时发现左侧第3前肋骨性肿物1个,无任何不适而未治疗,近半年来,感肿物增大,伴左前胸壁疼痛、胸闷不适。2009年2月4日就诊。查体:胸廓外观无畸形,左第3前肋部有轻压痛,局部未扪及肿块。X线片示:左第3前肋见约1.6cm×1.5cm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隆起,密度不均匀,呈环形斑点钙化,突向胸腔(图1)。CT示:左侧第3前肋见一混杂密度改变,密度不均,见点状结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