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在会阴型尿道下裂分期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uzh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尿道在会阴型尿道下裂分期手术中应用,对其治愈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会阴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6~11岁,平均3.5岁;均为会阴型尿道下裂,合并有严重阴茎下弯畸形和阴茎阴囊转位;阴茎伸直后尿道缺损长度6.0~7.5 cm,平均6.5 cm;均为初次手术。本组均采用分期手术,一期行Byars术,二期行Duplay术,完成尿道成形术后,根据新建尿道的大小和长度,游离合适大小的带蒂睾丸鞘膜瓣,转移覆盖新建尿道。

结果

本组一期治愈19例,无并发症,治愈率为95%(19/20);发生术后尿瘘1例(5%),术后半年经尿道瘘修补后治愈。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阴茎外观满意,勃起正常,无疼痛,未发生尿道瘘、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样扩张。

结论

分期手术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相对简单、易掌握,应用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建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提供良好的血供,有效地提高会阴型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明显减少术后尿道瘘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s)的临床疗效,评估不同危险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92例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腹腔镜手术组,104例行开腹手术患者设为开腹手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目的分析新生儿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为新生儿脑梗死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特征,进行围产期因素和其他可能病因分析,
期刊
@@
目的研究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表达和活性及睾酮在尿道下裂胎鼠体内发生的改变,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雄性胎鼠发生尿道下裂的机制。方法将40只孕SD大鼠,用随机数表法分为DBP组和对照组(各20只)。于孕13~19 d上午9点给药,DBP组按照800 mg/kg体重DBP混合玉米油(DBP和玉米油总量为3 ml/kg体重)灌胃,对照组按3 ml/kg体重玉米油灌胃。第19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严重Ⅱ度烫伤创面更为有效及便捷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严重Ⅱ度烫伤新生儿,在防治休克、感染及营养支持、保暖
期刊
@@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基因(ESR1)、β基因(ESR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尿道下裂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84例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非尿道下裂患儿41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目前报道较多的热点SNP位点结合SNP公共数据库,对2个基因共13个SNP位点应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作基因分型检测。对每个位点的两种等位基因进行卡方检验,对共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3D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34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46例患者行3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3D腹腔镜组,203例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开腹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