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时代河南省乡村义务教育服务效率测度及提升策略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乡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乡村振兴的根基教育,关系到未来乡村人才发展、文化振兴及农村富美。然而,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与义务教育服务“非有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困境。基于此,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南省乡村义务教育服务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优化提升义务教育服务效率的策略,为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义务教育;服务效率测度;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93
  義务教育服务是公共教育服务的主要部分,是在政策的指导下既满足社会的公共认知,又满足适龄儿童及青少年教育需求的一项服务。国家或政府在多个层面进行教育投入,如对办学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师资建设标准、组建更优秀的教师团队等,使青少年受到更好的义务教育。2021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时代,河南省作为中部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比依旧较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义务教育社会需求会有何种变化,义务教育如何突破现有状态、摆脱发展困境、提升服务效率成为继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后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回顾国内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明确指出,世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教育供给、教育需求、教育参与、教育内部绩效及教育产出等维度,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世界义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而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教育资源均衡化及效率测度分析等方面[1]。张冰心基于义务教育非均衡化问题,指出在“教育公平”导向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财政经费投入不公平、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资源配置有缺陷等问题,认为逐步提升义务教育服务效率,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兰佳琦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指标体系,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DEA-BCC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效率[3]。杨倩茹通过比较我国农村地区省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情况,认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省际差异较明显[4]。郭俞宏等发现,我国中东部地区间存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效率差异,办学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上述梳理,现有关于义务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结论[5]。因此,基于《2020河南统计年鉴》数据,从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施配置、教育师资投入和教育服务成效4个维度出发,构建义务教育评价体系,对2019年河南省义务教育的服务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如何优化提升乡村义务教育的服务效率提出相应的策略。
  1 义务教育服务效率测度
  1.1 方法选择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河南省义务教育的服务效率进行测度,选择面向投入变量的BCC模型测量义务教育服务的效率,模型如式(1)所示。综合技术效率(TE)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具体的表达式为TE=PTE×SE,三者的数值均在[0,1]内取得,结果越接近于1,表示义务教育服务的效率值越高。
  式(1)中:k为决策单元,即样本地区;xn,k代表第k个样本地区第n项要素投入;ym,k代表第k个样本地区第m项产出;λk表示第n项要素投入和第m项产出的加权系数;θk代表第k个样本相较于其他样本地区的义务教育服务效率值。
  1.2 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义务教育服务实际统计信息,再综合我国义务教育服务发展的现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从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施配置、教育师资投入和教育服务成效4个维度,以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基本前提,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层次性及可量化性原则,构建合理、统一、全面的义务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基于《2020河南统计年鉴》及教育统计公报等相关教育统计数据,将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19年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施配置、教育师资投入和教育服务成效的指标数据代入DEA-BCC模型中,利用MaxDEA软件测度2019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义务教育服务的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见表2。
  表2可知,河南大部分地市未实现义务教育服务DEA有效,且整体效率不高,各市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仅有0.862 2,纯技术效率为0.981 3,规模效率为0.879 2。就规模报酬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市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安阳市、焦作市及驻马店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达到1,表明3市在在义务教育服务中不存在投入冗余,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即DEA有效。因此,3市应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升级硬件设施,引进优质师资力量,保证其义务教育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此外,郑州市、平顶山市、漯河市、三门峡市等9个市,其综合技术效率受规模效率的影响较大,未达到DEA有效状态,并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是,这些地区纯技术效率为1,表明当前技术水平下义务教育服务资源的利用在管理与技术等方面是有效率的,可以称为DEA弱有效地区。因此,提高其效率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规模效益,缩小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差距。
  除去DEA有效的12个市,其余6市为非DEA有效地区,这些地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存在投入冗余现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将非DEA有效地区进行汇总,给出非DEA有效决策单元的冗余情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6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情况,这里的冗余并不是指当前的投入真实存在剩余,而是DEA有效地区相比得出的结果。郑州、洛阳两市的义务教育服务供给处于中上水平,应该关注投入产出结构的调整,以达到DEA完全有效。其他4市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还需注意投入产出结构的优化,提高义务教育服务供给水平,获得相对更高的教育服务产出,注重义务教育服务质与量的提升。   3 提升策略
  3.1 宏观层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3.1.1 紧跟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评价指挥棒直接影响办学导向。河南省在进入全面小康时代后,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应紧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刻认识、理解教育评价的要义与精髓,不断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3.1.2 以人为本,均衡需求“兴”教育
  1)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提供者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对义务教育发展起导向作用。国家应通过政策及财政支持,推进中部人口大省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更应作为政策红利惠及的对象,提升义务教育的服务效率,实现区域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2)优化义务教育的服务效率,还需从制度层面提供保障,以培养不同类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人才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
  3.1.3 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基础义务教育公平
  人才支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难点和瓶颈,其破解的路径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就业、社会保障及教育多维度的差距,从而吸引本地的乡村人才留在家乡、建设家乡,带动培育乡村经济增长极。因此,基础义务教育公平对提升乡村人才振兴、吸引外来人才流入、促进城乡融合和增强乡村吸引力至关重要。
  3.2 微观层面:立足时代,多方共育
  1)学校需确立科学育人目标的导向。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成效是檢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育管理部门应不断探索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落地生根”的方式,促使校长专心管理、教师专心教书、学生专心学习,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2)教师兼修大爱精神,引领“传道授业”。教师是学生的"启明灯",在新时代更应兼修工匠精神,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储备,勇担为国育才重任,时刻秉持仁爱之心,以做“四有”教师为目标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力做有爱、有德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育相关部门应为教师“松绑减负”,引导教师心无旁骛潜心育人,形成青蓝相继、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3)力做懂孩子、会教育、做表率的家长。家长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选择,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重在以示范者身份带动孩子,以朋友身份帮助孩子,助力学生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兴趣,明确自身优势,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2000:教育的权利:走向全民终身教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 张冰心.浅析“教育公平”导向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J].劳动保障世界,2020(8):79.
  [3] 兰佳琦.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及效率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20.
  [4] 杨倩茹,胡志强.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15-21.
  [5] 郭俞宏,薛海平.我国义务教育生产效率实证分析:基于DEA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1(3):24-27.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国家各领域发展迅速,乡村振兴作为近年来我国发展的主要战略,对国家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基于此,对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进行分析,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并提出发展乡村产业的必要性和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乡村产业;农民就业;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
摘 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措施,合理规划村庄是农村发展的重点内容。以乡村振兴为理论基础,结合大别山区的相关政策,分析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徐寨村的村庄规划,推动徐寨村和尚楼村的共同发展,打造集农业观光体验、水上户外体验、民俗风情体验及山林户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桐柏县近郊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关键词 乡村振兴;村庄规划;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徐寨村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
摘 要 2020年底脱贫攻坚顺利收官,绝对贫困在我国已被消除,我国贫困治理的重点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只有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才能不斷缩小贫富差距。基于此,分析相对贫困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相对贫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72  党的十九届四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优化农村流通体系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对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农村流通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在对淮滨县农村流通市场调研基础上,阐述淮滨县构建农村流通体系的背景、必要性;通过分析淮滨县农村流通体系
摘 要 我国农产品经济在互联网支撑下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市场的需求。因此立足当下时代背景,分析赣南脐橙销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寻求更加高效且低成本的电子商务模式,促进赣南脐橙等农产品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赣南脐橙;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
摘 要 农村金融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首要前提,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通过运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 5.7软件中的连接点强度、热点关键词聚类等分析方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村金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通过研究得到3个结论:1)战略提出后,2017—2019年农村金融领域研究文献量呈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研究高峰后呈下降趋势;2)农村金融近5年的研究热点分别为“农民收入”“风险
摘 要 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芦柞镇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发现,基层治理越向下延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越薄弱,尤其是农村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芦柞镇根据基层实际,从村级治理入手,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基层治理“芦柞模板”。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对策;改革;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芦柞镇  中图分类号:D6
摘 要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聚焦高油酸油菜产业,着力推进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和价值链增长,在科研攻关、良种繁育、大田种植、精细加工、品牌营销和多功能开发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实践和探索。荆门市已成为全国高油酸油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生产经营先行区。  关键词 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湖北省荆门市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
摘 要 森林康养产业在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中方兴未艾,不同地区的发展呈现多元态势,已成为乡村林区发展和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森林康养产业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转化和乡村经济增长点的挖掘同等重要。选取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玉屏山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案例,探讨森林康养产业在多元化经营、精细化经营和服务当地经济中的作用,并基于生态价值转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森林康养产业涵盖“绿色、创新、
摘 要 近些年,农村地区越发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多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些比较完善的理论,但是在农村产业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发展方面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产业体制方面的缺陷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主要探讨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困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