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寓民的差别性户籍制度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基于人口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分析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zi168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迁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动力之一,常受到历代户籍制度的约束。针对流寓民,统治者制定了有别于土著居民的户籍制度,如宋之"客户"、明之"附籍"、清之"客籍"等。户籍制度与客家民系存在密切的关系,学术界忽视了户籍制度本身与客家民系形成之间的关系。"客户、客籍"名称未必是近现代"客家"名称的直接来源。户籍制度是国家政权控制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差别性户籍制度不仅对流寓民进行户口确定,而且进行社会身份的标定。明清时期,土著与流寓民之间激烈的经济政治斗争,强化了族群的自我认同,推动了赣闽粤边区客家民系的形成,而清代摆脱"寄籍"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其他文献
从人体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主观症状、激素产生、听觉和前庭系统方面,介绍了射频电磁辐射对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目前对毛发生长和分化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所知甚少 ,近年来 ,通过对罕见的遗传性毛发异常综合征的研究发现EDA基因、Wnt途径、DL X基因、FGF5基因及 EGF基因等在毛发的形态发生
学校德育需要研究,开辟“行动研究”栏目的初衷是想让更多关注学校德育研究的读者有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情感的平台。德育研究应当是一种扎根在孩子和教师生活中的教育行动,应
<正>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正其义不谋其利,行其道不计其功"是君子崇高的道德向往,而对于自利的理解则是模糊的、矛盾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一步阐述:"德,外得于人,内
通过对警务技能水平差异警员的体能特征分析研究,探索增强体能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提高警务技能水平。采用统计法及数据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体能及警务技能
简要介绍了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机制的几种研究理论,从整体生物效应、细胞效应,以及电磁辐射对基因表达和对肿瘤形成的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成果,
siRNA技术是将靶基因沉默的一种方法,它能够较简便且准确地产生与基因敲除相似的作用。随着siRNA技术日趋成熟,其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肿瘤研究工作中。现简要概括siRNA技术的
<正>植树节(Arbor Day/Tree Planting Day)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是一个多功能基因,参与了包括细胞运动与黏附、生长与分化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在内的多个生理过程。nm23基因表达情况的变化与多种肿瘤的转移及预后相关。
自1995年以来,受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等因素影响,江西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也经历了起伏。与湘鄂皖三省相比,江西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相对平稳,在每万人拥有幼儿园数量、生师比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