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人帕斯卡说:“人是一根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是的,在命运的洪流之中,人不是一块岩石,只是一根柔弱的芦苇。然而,人又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思考,是这根芦苇与命运对抗的方式,亦是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
康德关于人的经典定义为后人多次引用:“人是一个社会之中进行种种活动并不断为这些活动寻找牢固根基的存在。”寻找牢固根基的过程,正是思考的过程。一位哲人说得好:“一只猫永远不会去想它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永远不会去想它做一切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只有人,才会思考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思考,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位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军队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思考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而晚年的海明威,在感到自己想不出什么好东西,创作的灵感枯竭之后,毅然用死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无论是阿基米德还是海明威,他们都将思考作为自己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将人的尊严建诸其上。
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思考,使人有尊严;思考,还能使人获得幸福。“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的史铁生曾多次想到死,感觉生活失去意味。但他最终选择了活下去,因为他意识到他还可以思考。是的,他无法像自己所崇拜的运动健将刘易斯一样奔跑如飞,但他仍可以做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思考。思考使史铁生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上帝同时降下幸福和苦难。哪些人将承担幸福?哪些人将承担苦难?什么时候承担幸福?什么时候承担苦难?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偶然性。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思索。通过思索追寻生命的意义,理解“上帝”同时给予人类幸福与苦难的深意,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的原因,做有思想的人,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是的,只要我们还在思考,我们作为人的标志就不会消失,我们的尊严就不会被丢弃,通向幸福的大门就仍然向我们敞开着。
(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康德关于人的经典定义为后人多次引用:“人是一个社会之中进行种种活动并不断为这些活动寻找牢固根基的存在。”寻找牢固根基的过程,正是思考的过程。一位哲人说得好:“一只猫永远不会去想它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永远不会去想它做一切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只有人,才会思考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思考,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位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军队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思考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而晚年的海明威,在感到自己想不出什么好东西,创作的灵感枯竭之后,毅然用死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无论是阿基米德还是海明威,他们都将思考作为自己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将人的尊严建诸其上。
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思考,使人有尊严;思考,还能使人获得幸福。“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的史铁生曾多次想到死,感觉生活失去意味。但他最终选择了活下去,因为他意识到他还可以思考。是的,他无法像自己所崇拜的运动健将刘易斯一样奔跑如飞,但他仍可以做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思考。思考使史铁生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上帝同时降下幸福和苦难。哪些人将承担幸福?哪些人将承担苦难?什么时候承担幸福?什么时候承担苦难?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偶然性。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思索。通过思索追寻生命的意义,理解“上帝”同时给予人类幸福与苦难的深意,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的原因,做有思想的人,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是的,只要我们还在思考,我们作为人的标志就不会消失,我们的尊严就不会被丢弃,通向幸福的大门就仍然向我们敞开着。
(江苏太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