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雾 霾没在伦敦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20世纪30年代我国作家老舍客居伦敦时,描叙伦敦的雾:“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而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荒凉山庄》中描写“超级雾霾”时代的伦敦时写道:“漫天大雾,顺着河流飘飘荡荡,穿过草坪,滚过桥墩,充满了河边那个伟大而又肮脏的城市。”在许多英国的著名小说中,伦敦大雾经常扮演重要的场景。如侦探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喜欢把侦探场景设在伦敦大雾中。而现实却如1871年的《纽约时报》所称:伦敦的居民周期性地被淹在黄色的浓雾当中。伦敦当年上万人死于非命。但他们不听天由命,经过多年治理,伦敦空气状况有了根本改善,变得相当宜居。
  “憋”死人的雾霾 “气”死人的政府
  从伦敦出现雾霾后英国政府多年没啥行动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业革命让英国异军突起。正是那场工业革命引发煤炭的疯狂开采与使用,成为百余年后制造“伦敦大烟雾”的罪魁祸首。从19世纪末期伦敦出现雾霾天气后,英政府在这100多年间对环境治理却基本无所作为,最终酿成悲剧。
  冬季到伦敦来看雾
  1306年,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曾颁布法令,禁止伦敦工匠在议会开会期间使用露天燃煤炉具,据说还有工匠因违反此项法令而被处死。
  然而,过早萌芽的环保意识未能阻止英国社会发展的需求。煤炭用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遏制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大幅增加。英国著名作家约翰-伊夫林描写道:“绝大部分伦敦人吸入肺里的,总是一些又浓又浊的烟雾,以及又脏又臭的气体。这使得全伦敦患黏膜炎、哮喘、肺结核的人比全世界患这些病的总人数还要多。” 当时的伦敦在各方面都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冬季呛人的黄雾竟也成了外人仰慕的一道景观,许多人甚至专程跑到伦敦来看雾。
  1873年12月7日至13日,一场大雾笼罩伦敦,造成近千人死亡,这是世界上第一桩与烟雾有关的大规模致死事件。两年后,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试图对污染、职业病等问题开始进行系统管理,在各城市设立公共卫生观察员。其实在这之前,英国已于1853年和1856年出台《大都市烟害治理法案》。但由于经济原因,这些法规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纸空文。
  政府多年不作为致
  大雾越来越“毒”
  自从英国在18世纪首先爆发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大雾天气发生的频率大幅增加,并且,以前的雾以水汽为主,后来的雾则参杂了很多化学污染物(即雾霾)。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当空气中的污染颗粒增多的时候,水分就更可能会凝结成雾霾。
  伦敦最早记载的由污染引起的雾霾天气大概是1813年的12月,持续了几天,据称空气弥漫着焦炭的味道,马路这面小伙看不清马路那面的姑娘。类似严重的雾霾又屡次在伦敦重复地发生:1873年12月;1880年1月;1882年2月;1891年12月;以及1948年11月。等到了1952年,伦敦发生了后来震惊世界的“超级雾霾”(The Great Smog),从12月5日到9日共5天。
  应该说,1952年的伦敦“超级雾霾”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实际上,从1813年伦敦开始出现雾霾天气后,100多年政府并没有什么行动,由此才导致1952年的毒雾事件,致使上万人死亡。
  你好毒 你好毒 你好毒 呜呜呜 一场大雾“憋”死上万人
  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在没有风的时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而在画家莫奈的笔下,伦敦的雾是红色的。这样的“雾日”,冬日破晓呛人的黄雾成为伦敦的标志性景观。
  一位建筑师曾经报告说他在墙上见到过厚达4英寸(约10厘米)的含硫污垢。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和烟雾颗粒还会危害居民健康,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伦敦居民的肺结核、咳嗽的发病人数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都多,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
  风是驱散这些毒雾的唯一希望。但是1952年12月4日,移动缓慢的高气压带滞留在伦敦上空,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煤烟极难扩散。烟雾使数千伦敦人染上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从12月5日到8日这四天,有四千至六千人死亡,多数是小孩和呼吸系统脆弱的人群。12月9日,烟雾终于被狂风驱散,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八千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毒雾“杀”死了人民 政府才终于清醒过来
  大量民众死亡后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果断措施
  起初人们对大雾的认识是:环境灾害是工业发展必须接受的副产品。英国人一度还认为“煤火和高烟囱已经成为英国的独特制度”,以此为豪。但是1952年冬天的这场悲剧终于使英国人下决心与伦敦雾开战。
  劣质煤炭是主谋 政府通过立法严厉治理
  伦敦的雾霾基本都发生在冬天,主要是因为冬天取暖烧煤造成的。燃煤质量差是主要原因,当时伦敦居民烧的都是劣质煤,类似我们所说的烟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而硫化物正是空气污染的主要颗粒。
  由于1952年的伦敦灾难带来严重后果,英国首次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这些法令禁止使用多种烟雾排放燃料,提高工业烟囱的最低限高,并将发电站搬出城市。在这项净化空气法案里,明确禁止任何黑烟的排放(比如烟煤燃烧产生的黑烟),并明令在市区的居民和工厂必须使用无烟燃料(比如液化气)。
  又一次雾霾来袭 更多刚性硬性标准出台
  1962年,也就是“超级雾霾”的10年后、净化空气法案颁布的6年后,伦敦又被一场相当恶劣的雾霾袭击了,死亡达750人,不过已经远远低于1952年的12000人,应该说治理取得了成效。
  1974年“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出台,规定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在这些刚性政策面前,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明显好转。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经减少到了每年只有15天,1980 年降到5天,伦敦此时似乎已经可以丢掉“雾都”的绰号了。
其他文献
还没来得及感受湘西小镇的风情,她就要把我拒之门外了!  “为了规范凤凰旅游市场秩序,加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保障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湖南湘西凤凰县制定了《凤凰县旅游景区门票管理办法(试行)》,湖南湘西凤凰古城从4月10日起实施进城就收取148元通票制度,这意味着曾经被穷游族、学生族钟爱的凤凰古城将告别免费时代。  进一座城要交费就像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能随便参观一样,主事者振振有词,
在看过诸多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美国大片后,现实中,目前在英国,在荷兰、德国以及欧洲大部分水系,甚至加拿大、美国,都发现了大闸蟹的踪迹,没错,当年那只移民的大闸蟹早已经开始入侵东半球了。  对中国人来说,大闸蟹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甚至是大多人的最爱,但是大闸蟹横行欧洲时让嗜蟹如狂的笔者最心疼的莫过于这四个字:  移民成霸主  以前,德国渔民对付大闸蟹的繁衍,主要是把捕捞来的螃蟹用于制造肥皂或动物饲料,或
最近X小姐发现包月的手机流量总是不够用,可以在电脑上玩QQ、上微博,就是不能上微信,这成了一件烦心事,朋友们可都在微信上等着她呢。  其实,X小姐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生活节奏总是比别人慢几拍,当4G时代悄然来到时,她才刚刚享受到3G的便利。微信成为她享受3G生活的开始:文字、语音、视频,还可以扫码掌握商品信息,兴致正浓,她却听说这样一个消息,微信,要收费了!  你是扫码控吗?  X小姐喜欢简单的生
【导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社交,本文讲述了一个QQ群主的夜店生意经,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夜店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线下活动的,互联网时代,一款简单的QQ就能办得有声有色,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北京的夜,酒吧聚集的工体西路。“时光”带着几位男男女女,目不斜视地径直走进一家夜店,进门后直接左拐,在半圆的卡座上落定,拿酒,举杯,递给身后的几人。  这是一场QQ
1月18日,缅甸仰光。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来到全国选举委员会,填写了议会补选报名登记表。办公室外,数百民众挥舞旗帜、高呼口号,为“缅甸女儿”打气。第三代华侨李煜先就在人群中,“我特地过来,祝贺民盟的朋友。我父亲和昂山将军是好朋友,她的女儿一定会成功!”  两个多月前,缅甸修改了《选举法》,取消了被判刑者不能参加政党的“昂山素季条款”。由此,原来被视为非法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了重
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荣获天津高校名师称号
用艺术演绎“绿色”旋律,让公益慈善奏响环保乐章。5月1日下午,旨在倡导绿色环保,搭建国际慈善公益艺术交流平台的“‘绿富天下’,国际公益慈善艺术交流会暨中外名家诗书画全国巡展·云水禅心篇”在禅宗文化圣地六祖寺隆重开幕。  本次交流展由中国绿色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管委会、北京归云轩艺术机构联合主办,中国绿化基金会支持。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梦溪、中国绿化基金会对外联络处处长费勇、广东四会市统战部副部长
2012年3月25日12时34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1号候选人梁振英以689票的成绩当选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其余两位候选人何俊仁、唐英年分别获得76票、286票。  这次的香港特首选举,不像董建华、曾荫权参选时那样“一骑绝尘”,与其他候选人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所以当这位前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召集人当选特首,人们在问,为什么会是他?因为他的平民出身符合香港人的精神认同,因为
一个朋友出差来杭州,聊天时讨论起房地产行业趋势,他提醒我关注商业地产领域,认为商业地产积聚了严重的泡沫,并可能会最早破裂---他的提醒对我颇有触动,我之前对房地产领域的描述过于一般化,忽视了分层市场的不同表现形式,可见不同的人对信息各有盲点和敏感点,认知过程必然包括了偏见和谬误。  如果把房地产行业类分成商业地产和住宅类地产,基于一些显而易见的理由,前者的泡沫实质上会比后者的泡沫更加严重,这个结论
没钱高调 有钱低调  对罗永浩来说,保持高调其实就是保持他的本色。  “在营销上我根本就不用耍策略,我保持本色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争议人物了。如果非要说营销策略,那就是故意多发了几条微博。”罗永浩说。  不过在做手机这件事上,罗永浩的高调也有自己的无奈。作为一个完全的外行,罗永浩在手机行业没有任何经验,这很难为他争取到做手机需要的资金和人才。  对于任何产品来说,最惊艳的亮相都是低调研发然后突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