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时尚的波普艺术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kkmmm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史并不长,却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高潮又到低沉的过程。曾经的波普大气候在当下已成为过去,但波普式的文化态度与思维方式却依然在许多艺术家那里延伸。青年油画家常乐就是这群坚守波普阵地的艺术家中的一员。她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在北京。她的作品曾在北京、南京等国内各大城市参展,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常乐的作品──脸谱系列极具波普特色,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她以具有跨时代性的公众人物为题材,如鲁迅、玛丽莲?梦露、乔布斯、迈克尔?杰克逊等。她将每个人物不同历史时期的头像重新排列拼贴,解构再重组成新的肖像脸谱,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冲击。这些图像的趣妙之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看似简洁的拼贴又有着夸张的效果。每一幅画面的拼接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时间顺序来排列,而是把人物一生或半生经典的瞬间集聚在一起,共存于一个画面中,压缩了时间概念,浓缩了空间跨度,富含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物的叙事性。象看书一样阅读别人的脸,这就是常乐作品的意义所在。
  当然,常乐的作品并不只是大众文化的通俗化,同时亦被赋予全新的时尚感。时尚本身是在时代的演绎中不断地轮回,艺术的时尚还要体现创作者自身的时尚理念。常乐的作品中的时尚感就是当代艺术生态和社会生态相结合,融合她本人内在时尚特质和艺术理念,在传达视觉享受的意境同时,彰显一种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如果说波普艺术是一种大众的商业化艺术,那么常乐的作品就是这种商业化艺术中的“非商业化艺术”,因为她更多的是把时代性、原创性和艺术生态性融入作品,而并没有走上大众化的泛滥之途。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试卷的评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试卷评讲中,传统的评讲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而将尝试教学理论运用在初中英语试卷评讲中,就能够为学生灌输勇于尝试,合理尝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尝试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试卷评讲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更加适合初中英语试卷讲评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尝试教学 初中英语 试卷评奖  
专武干部任职资格培训是资格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湖南省人武学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介绍学校建设现状,探索如何构建完善特色学校文化,不断提升培训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