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民经济在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领域的改革也在悄然进行中。建筑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多样化,决定着施工技术难度系数在不断上升,依靠传统的施工材料和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建筑在技术和功能上的要求。现代化的工程施工期待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主要探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同行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重视。
  关键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筑工程;工程施工;應用
  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及分类概述
  1.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种类
  建筑工程领域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固程度,以便提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承载能力以及完善其使用功能。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品品种较多,且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在这些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碳纤维条带和碳纤维网格。如图1所示:
  1.2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被应用与建筑工程结构加固和承载能力及使用功能改善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加固位置的不同,加固方法的差异以及所需功能的不同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比如,施工企业想要提升建筑的承载能力时,常常会选择那些强度较高的碳纤维布。当施工企业想要提升建筑的刚性时,则会选择碳纤维板。在应用嵌入式方法进行施工时,往往会选择碳纤维条带等等。
  新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常常由于要求的不同,会选择碳纤维复合材料族的碳纤维筋、索、型材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构建等(如图2所示)。碳纤维筋能够通过替换钢筋,在使用环境存在较大腐蚀风险的情况下,确保钢筋结构的损害风险降低,从而有效提升结构的稳固性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将其应用与那些混凝土中钢筋较为密集的部位,则可以起到减少钢筋使用量,节省成本,简化施工操作流程的作用。而碳纤维索应用的主要方向为大跨度结构建设中的吊索亦或者是锚索等,通过碳纤维索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结构的自重,同时还能够起到高抗拉力的作用。
  2 现代建筑工程结构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要求
  根据现代建筑结构工程所要实现的功能不同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特点差异,工程建设在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从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施工性能三个方面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考虑。首先,在力学性能方面,现代建筑结构施工要求被选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在外界的作用下具备较高的强度,通常来讲,高强度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重要特点,因此,一般情况下,碳纤维复合材料都能满足其力学性能的要求。其次,在耐久性能方面,现代建筑工程结构是够用要求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抵御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原有设计的不变。最后,在施工性能方面给,现代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要求所选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结构材料的适配效应和耦合效应,以便保持工程施工工艺的顺利实现。
  我国经过多年的碳纤维复合建筑材料的研究,业已初步形成了相关的标准体系,现有表标准已经接近10部,这些标准涉及到了材料的标准和涉及标准以及应用标准。且标准中包含的内容主要为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工艺性能和特殊要求等四个方面。部分标准体系如表1所示:
  3 建筑工程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发展状况
  我国建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的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两个重要阶段。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平均基本用量维持在一千吨作用,但从材料的来言来讲,主要出产公司多为国外企业,我国本土企业的建筑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水平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我国国产建筑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较慢、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国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稳定性不足、市场规模尚未形成、且价格往往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国产建筑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技术发展方向上来讲,现阶段正处在由结构加固向新建工程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产品也从原来的简单加工到复杂制品和配件以及整体结构的研发制造转变。结合我国现阶段碳纤维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庞大的建筑市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国国产建筑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必将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李景海,刘清霞.冻融条件下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正拉粘结性能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04).
  [2]王振军,李克智,王闯.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的压敏特性[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01).
其他文献
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保护环境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能源的节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多的方面来探索绿色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作为一个全新的规划类型,还处在一个探索和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施秉县景观风貌规划编制的解析和总结,初步探讨了该类型规划的编制体系和方法.
提出了一种新结构薄膜SOILIGBT——漂移区减薄的多沟道薄膜SOILIGBT(DRT-MCTFSOILIGB)。主要研究了其低压截止态泄漏电流在423~573K范围的温度特性。指出,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使
针对我国水资源存在的过度开采、使用浪费、污水处理不当等等种种问题以及传统给水排水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对我国城市的水资源的影响,并指出为能实现水源环境
GPS控制测量具有不受气候条件限制、速度快和精度高等优点,随着GPS技术的日趋成熟,GPS控制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的测量中,仍然有不少因素会影响GPS测量的高程精度。为了提高GPS控制测量的有效性,就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操作流程,并合理采用提高GPS控制测量高程精度的技术方法。
讨论了路面瞬态振动信号分析处理技术.对振动信号反演分析可获得下部 路基结构的剪切波速.建立了4种路基密度与瑞雷波速度的相关模型,研制了最佳 模型自动选取软件,讨论了压实度
随着贵州省对"数字贵州"建设的不断重视,其技术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先进,"数字贵州"不仅局限于网络上的信息交换,其最终目的是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对我省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与共享,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提高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贵州省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系统(GZCORS)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
以自然界中丰富的海藻为原料,利用FeC13的氧化性,提取单质碘,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影响单质碘的提取的因素进行探讨.
为了设计出多功能以及外形较为完美的建筑,其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进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文章主要针对现代建筑物抗震结构设计的结构
目前,随着建筑科技的日益发展,对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出新的设计目标与设计理念,本文中主要针对目前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中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并从超高层建筑抗震的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