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ongc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几年来新课程改革走過的历程,我们曾和孩子们在课堂生活中共享过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也有过困惑和不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有了更加冷静的思考,理性客观的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以平和心态,研究的精神来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就是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让学生面对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师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捕捉教学的优点,使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为什么学生面对老师精心设计的提问无言以对、毫无兴趣?有时还会出现学生面对"精彩的画面"视而不见,毫无兴趣?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脱离了学生的数学现实。思考之后我想应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调研。数学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教师应该抓准切入点。教学实际要关注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过程。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例如:算出下面两图形(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的周长,并说明用什么工具和方法。学生很快得出:用尺子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边长的长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周长。此时,教师给予肯定,并说:“请大家拿出各自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想想用什么方法能算出它的周长?”学生有的皱起眉头在思考,有的拿尺子在比划,最终大家摇摇头。在这突然出现的新问题面前,他们不安于束手无策,都想找个好办法解决老师出的难题,于是出现第一次认知冲突,出现了思维活动的第一次高潮。有的学生说可以在尺子上滚,大家同意他们的看法,各自测量自己的圆的周长,问题得以解决。正当同学们为想出好办法,量出圆纸片周长而得意时,老师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谁能算出校园内圆形花坛的周长?”在新的矛盾面前老办法又一次束手无策了,于是又激起第二个认识冲突。最后学生得出用一根线贴着花坛圆周绕一圈,量出一圈线的长度,就是花园的周长。老师说:"大家很聪明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圆的周长,可是谁又能算出这个圆的周长呢?"老师边说边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看着黑板上画的圆,滚不能滚,围不围,怎么办呢?于是课堂出现第三次认识冲突,又激起强烈的求知愿望。接着老师又画了几个大小不等的圆,问学生:画圆的时候什么变了,周长也就变了?周长和它有什么关系?通过实践,很快发现:圆的周长÷直径=π,进而成功地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中求"平均数"。首先让学生亲历的过程是:为什么要学平均数。这样就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三个人一组拍球比成绩,这时用总数就行。但如果某一组有四个人拍球,学生马上就会说"不能再用总数,这样不公平"-这就是生长点。"切入"不是过去那种"今天我们来学习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表现一组数的平均水平"的这种直接"切入",而应该是从生活现实背景出发,找准切入点,再让学生切入的过程。如学生在一次拍球比赛后告诉我:“老师,我真的拍了12个,但现在我变成8个了。”我马上问他:"那你少的4个呢?"学生看了看旁边的同学:"我给他了。"是多的给了少的,少的加上了多的,然后慢慢就平了-这是不是一个数学过程?是不是在生活中找到了切入点、生长点?本节课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也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平均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意义和内涵。
  四、抓好双基、适度训练-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学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知识必须到位,能力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数学双基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础,形成"花岗石的基础上盖茅草房"的局面。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的基础是盲目的。我们应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于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之中。"
  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设。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年、月、日》的时候,课上让学生观察手中不同的年历,发现手里的年历,二月的天数不一样,于是产生兴趣和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教师就要加以点拨,原来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机智筛选课堂生成,从而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六、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要落实好三维目标。
  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教学风格朴实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课题,它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究。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协调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会学习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问能够得到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问存在着种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数学课堂教学小学生答问时的问题谈点自己的想法。  1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答问存在问题  从小学数学课堂
期刊
兰州市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建设物流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兰州物流发展现状,充分认识到兰州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出应抓住发
本文作者在给出了曲面的主曲率、高斯曲率、平均曲率之后,又对主曲率是法曲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了证明.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区传统文化的考察,提出建立藏区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结合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生态补偿法制,提出一些较为新怡的观点。使藏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能够更加与藏区的文化特点相适应,从而使藏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更加完善。  关键词:生态补偿;藏区传统生态文明理念;完善藏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58-01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生病就需要就医,就医就与我们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就医这个环节中,患者隐私很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对此特殊群体的特殊隐私理应进行应有的尊重与帮助,也应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救济。对于保护患者隐私权益而言,一方面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医患之间彼此信赖的关系,减少医患间不必要的纠纷,对于构建更加融洽的医患关系和良好的医疗环境也是很有利的。  关键词:隐私权保护;医患  中图分类号
哲理的故事:  1963年4月的一天,在著名的CE公司里,一名28岁的年轻人所负责的一个实验项目发生爆炸。虽然此次爆炸侥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其所产生的损失却无法估计。  当天晚上,年轻人不得不驱车100英里去康涅狄格的桥港,向集团公司的一位执行官查理·理德解释此次爆炸事故的起因。虽然这位执行官对他很是信任,但他还是准备好了挨批,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这是年轻人第一次走进这位领导的办公室。不过,
期刊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线交易逐渐成为艺术品交易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电子商务的在线交易极大提高了艺术品交易的效率,但艺术品和普通商品相比,其属性更多的是体现
古籍考证得知,北魏时期北方各民族交流频繁,中国与西域的文化艺术得到融合.所以出现了云冈石窟这样让人叹为观止的石窟艺术,以及本文进行浅析分析的南涅水石刻.南涅水石刻作
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学生成长的一个舞台。然而,建设班集体离不开活动,班集体多姿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搭起了更多创新的舞台。在活动中,学生能感觉和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