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法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海林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对于一群以感性认识为学习主旋律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怎样才能让词语走进他们的内心,从而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呢?我思考着。
  如果在引导孩子们读书时,多想些办法,创设各种情景,带领他们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活动中去体验词语所蕴涵的感情,是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画面呈现词语情境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视觉的刺激极为敏感。图画不仅能激发他们认知的兴趣,更能在他们头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两只小狮子》中“懒洋洋”这个词就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来构建形象,引导学生理解: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上的懒狮子,他在干什么?
  生:他在懒洋洋地晒太阳。
  师:看看懒狮子的动作,你觉得他哪儿懒洋洋?
  生:懒狮子把头枕在胳膊上,翘着二郎腿,看起来懒洋洋的。
  师:观察一下懒狮子的表情,哪让你觉得他懒洋洋的?
  生:懒狮子晒太阳时闭着眼睛,嘴角还带着微笑,看起来懒洋洋的,可舒服啦!
  ……
  这里,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从多个角度理解了“懒洋洋”所包含的意义,并透过这个词体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下文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想象丰富词语形象
  想象是学生进入情境的关键,是孩子们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方式。如果孩子们能透过词语展开想象,将抽象的词语在头脑中化为具体的画面,他就能“看”到蕴涵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从而和文本产生共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启发他们进行想象,从而理解词语含义。
  例如《两只鸟蛋》一文第二节中“焦急不安”一词,对一年级孩子来说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鸟妈妈为什么会焦急不安?
  生:因为她的小宝宝不见了。
  师:你们也是妈妈的小宝宝,妈妈找不到你会怎么样?
  生:也会焦急不安。
  师: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子呢?
  生:会到处找我。会急得哭起来……
  师:此时此刻,鸟妈妈会怎么样呢?
  生:鸟妈妈会拍着翅膀使劲叫:“我的孩子呢?我的孩子呢?”
  生:鸟妈妈会在森林里,草丛里到处找她的孩子。
  这个环节先把“焦急不安”还原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再让孩子们通过联系自身的体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在构想的情境中理解了“焦急不安”这个词在文本中的含义,同时也在心中激起了对鸟妈妈的同情,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
  三、表演体验词语内涵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课堂上如果能戴上头饰,走上讲台,扮演文中的角色,不仅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空间,更能让加工、重组的表象在心理结构中长久地停留,对情感的体验更加深刻。
  《从现在开始》第二自然段有两个关键词语“议论纷纷”、“叫苦连天”,如果能结合本段内容,将两个词还原为情景让孩子来表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发问引起学生思考:听了猫头鹰的话,大家会议论什么?这一个星期里森林里的动物是怎么过的?一个星期下来,大家会怎么叫苦?然后让孩子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开始表演。以下是孩子们在表演中对“叫苦连天”一词的精彩诠释:
  小白兔:“猫头鹰大王的命令太不公平了!每天晚上做事的时候,到处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还把人吓得提心吊胆!这能做事吗?”
  小麻雀:“哎,整整七天了,我每天晚上什么吃的都找不到,虫子们都睡觉了,我都快饿死了!”
  狗熊:“你们看看我的黑眼圈,白天太阳那么亮,我根本睡不着,天天失眠,这可怎么办呀?”……
  有趣的情境的呈现,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具体的语境中品位、揣摩词语的含义,在阵阵欢笑中理解了文本语言,从而直抵作者心中。
  四、语言描绘词语情境
  语言描绘是语文教师创设情境最基本的方法。它省时,高效,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对课文中一些抽象、模糊的词语,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为孩子开拓想象的空间,创设理解语言的契机。霍懋征老师在教学《月光曲》时有这样一个片断很值得借鉴:
  师:“清幽”是什么意思?
  生: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师: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虽然是一间茅屋,但是,在月光下,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那么幽静,那么美,这才叫做清幽呀。
  霍老师在处理“清幽”一词时,让学生把安静的意思说出来,又用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到美,词语营造的意境就出来了。学生头脑中有了画面,这画面和词语结合在一起,再碰到类似情景的时候,“清幽”这个词就会浮上学生心头,孩子们就能达到学以致用了。
  综上所述,积极的情境营造能更加便捷、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到学习的体验之中,在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激情中感悟词语,一定会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阅读文本提供强大的动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生态观的内涵及同构图形的表现特征,并结合实例从生态思维的角度阐述了同构图形在设计中的运用。提出共生、互融的生态观作用于图形设计,不仅可以丰富视觉呈现,更为
2019年9月21日至23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的山东省第五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千佛山校区举行。省教育厅总督学邢顺峰
<正>~~
期刊
我深爱黄河流过的土地,那是北斗星升起的地方。当我走着迷路的时候,回头看看北斗星的目光,就找到了要去的方向。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当代流行歌曲以复兴之势快速发展,经过30年发展,现在已成为组成大众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各种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