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化学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子宫肌瘤超声介入化学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该组63例已婚患者,72个瘤体,年龄23~50岁,肌瘤最小直径约1.25 cm,最大直径约8.5 cm,平均直径(5.0±0.5)cm。均通过腹部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根据瘤体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均采用瘤体注射法。在超声引导下将日本扒光经皮超声介入穿刺针(PTC,21G针)刺入瘤体注入硬化剂,硬化剂为无水乙醇,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部分患者给予超声复查,根据瘤体缩小率、瘤体回声情况、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的程度,将治疗结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结果

72个瘤体,治愈15个、显效54个、有效3个、无效0个。肌瘤体积最大缩小率100%,最小缩小率37%,平均缩小率68%,总有效率100%。

结论

无水乙醇是临床应用广泛的理想硬化剂,在治疗子宫肌瘤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超声介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为子宫肌瘤患者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黄体破裂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异位妊娠的鉴别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妊娠合并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有停经史及下腹痛,6例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有不凝固血液,诊断为腹腔内出血;急诊手术治疗5例,3例确诊为妊娠合并黄体破裂因病情相对稳定行保守治疗。结论妊娠合并黄体破裂易误诊,当病情平稳时应动态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超声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状毒(hr-HPV)感染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以18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感染HPV组105例,未感染HPV组75例,观察两组血清IL-1β、IL-2、IL-10水平,比较不同hr-HPV DNA负荷量患者的血清IL-1β、IL-2、IL-10水平,分析hr-HPV 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