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以内蒙古、广西为例

来源 :民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这些地区大多经济社会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一般扶贫办法很难实现脱贫减贫。从近几年民族地区扶贫涉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看,教育扶贫是诸多扶贫方式中比较有效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足于自身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基础条件,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扶贫模式,这两种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针对性。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经费分担机制,加强民族特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以此实现教育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帮助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脱贫减贫。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临床中医护理发展需求,运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移动终端和分层架构设计,构建临床中医移动护理系统。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方法,开展需求分析,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功能实现。结果运用中医移动护理系统完成临床中医护理方案的宣教、执行、反馈、优化的闭环管理,在实时性、规范性、便捷性方面有较大提升。结论该系统辅助临床中医护理工作,提高了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注青年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针对青年、青年工作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时代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对青年特点、青年地位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