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8a促进自噬增强人鼻咽癌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miR-18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采用miR-18a过表达质粒miR-18a模拟物和抑制表达质粒miR-18a遏制物及空白对照质粒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其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miR-18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的人鼻咽癌细胞CNE1和CNE2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miR-18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联合放疗处理前后对人鼻咽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疗敏感性,吖啶橙染色结合WB检测细胞自噬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100、200 nmol/L miR-18a模拟物转染CNE1和CNE2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ATM mRNA表达受到显著抑制(CNE1相对表达量为0.174±0.139和0.003±0.001,t值为9.939和19 470.783;CNE2:相对表达量为0.024±0.008和0.019±0.012,t值为270.230和137.746,P值均<0.001),72 h后,ATM蛋白水平显著下降;100、200 nmol/L miR-18a遏制物转染48 h后,CNE1细胞中ATM转录显著增加(CNE1相对表达量为9.419±2.495和2.500±1.063,t值为-4.427和-41.241,P值均<0.05);CNE2细胞中ATM转录亦显著增加(相对表达量为7.210±0.171和115.875±15.805,t值为-62.789和-12.589,P值均<0.05),72 h后,ATM蛋白水平增高。miR-18a过表达的CNE1和CNE2细胞放疗后与CNE1和CNE2细胞单纯放疗相比,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值均<0.05);稳定抑制miR-18a表达与单纯放疗相比,细胞增殖能力增加(P值均<0.01)。100 nmol/L miR-18a模拟物转染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CNE1细胞凋亡率增加[(22.9±2.1)%比(16.3±1.0)%,t=-4.870,P<0.01]。稳定过表达miR-18a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相比,G1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减少[(20.2±3.0)%比(29.8±4.4)%,t=3.119;(21.5±0.9)%比(33.4±3.1)%,t=6.410,P值均<0.05],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加[(56.7±4.9)%比(36.8±6.4)%,t=-4.246,P<0.05]。稳定过表达miR-18a的CNE1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放疗后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自噬相关LC3表达增加(P值均<0.05),p62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

miR-18a过表达可以增强人鼻咽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其机制与其抑制ATM表达,去除G1/S,G2/M期阻滞,诱导细胞自噬和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清扫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收治,行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清扫术的10例cN1b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22~53岁。手术方式为经胸入路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患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并行患侧Ⅱ、Ⅲ、Ⅳ区淋巴清扫术,随后经口入路追加补充淋巴清
目的分析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听力损失的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0至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入院、起病年龄大于28日龄且小于18岁、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的57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临床信息及住院期间听力评估结果,并对住院期间存在听力损失的患儿进行随访,收集出院后听力复查结果,并通过父母评估孩子听说能力表现量表对随访时听力状态进行评估。按照患儿住院期间听力损失情况分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新生儿及婴幼儿3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5例,手术时年龄5 d至3岁不等(其中15例为新生儿)。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按照术式不同分为鼻内镜下常规术式组和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组,改良黏膜
目的探讨新型拉杆式皮肤牵张器在皮肤全层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至2019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应用新型拉杆式皮肤牵张器修复的52例皮肤全层缺损创面的患者资料。男40例,女12例;年龄4~61岁,平均37.1岁。皮肤牵张后一期闭合创面;未一期闭合者,根据创面情况决定再次行牵张术进而关闭创面,若经皮肤牵张后Pinch试验阴性则直接缝合,若Pinch试验阳性则采用植皮、皮瓣修
目的分析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变异患儿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全外显子测序确定存在CFTR基因变异7例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基因测序结果、诊断、治疗情况。结果7例患儿(男2例,女5例),年龄5.2(0.5~11.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营养不良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4例、支气管扩张3例、脂肪泻3例、婴儿期呕吐2例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髓内钉(IMN)与微创经皮接骨板(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IMN与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文献。纳入的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标准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Gustilo 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普爱医院手外二.修复重建科收治的20例Gustilo 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6~56岁,平均42.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6 h,平均4.3 h;近端骨缺损6例,中段骨缺损9例,远端骨缺损5例
目的比较伤椎螺钉的3种空间位置对A型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156例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伤椎螺钉的空间位置分为3组:A组55例,位于椎弓根纵轴平分线和上终板之间的椎体区域;B组52例,位于椎弓根纵轴平分线和椎弓根下切迹顶点水平线之间的椎体区域;C组49例,位于椎弓根下切迹顶点水平线和下终板之间的椎体区域。比较3组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新鲜骨折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单部位四肢及骨盆、髋臼新鲜骨折患者资料,收集患者基本信息、ERAS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信息和手术信息。记录患者术后当天或第1天下地活动情况,根据是否下地活动将患者分为早期下地活动组和非早期下地活动组。统计分析患者是否早期下地活动与患者基本特征、ERAS围手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