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改变,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brad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纳
  
  下面的3个小方法对家长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帮助:
  变看为读,变看为说
  小欣很爱看书,可她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太好,声音小,语言不流畅。
  小欣妈帮小欣报了一个语言班,每节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学习朗诵一首儿歌或一则小故事。半年下来,妈妈欣喜地发现了孩子的变化:小欣与人说话时声量变大了,显得更自信。
  受到语言班的启发,回家后,妈妈决定让小欣在每天看书的时间里抽出20分钟诵读。由于在语言班里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妈妈又在旁边进行指导,小欣的朗读越来越棒。
  另外,妈妈还让小欣“说”书:一有空就让小欣把看到的小故事、小知识给她讲一讲。
  由于妈妈的双管齐下,小欣现在不但语言流畅,思维清晰,还在说和读的过程中把看过的图书和知识进行了内化。
  
  学习心得:
  阅读的好处在于有利于读书人在其过程中进行思考。而对于语言养成期的孩子来说,有声地“读”和放下书本进行“说”,更为恰当和实用。因为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帮助成人检测孩子阅读的效果,巩固孩子阅读的收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但要注意,有声诵读的时间不宜过长。
  关注生活,才能说得精彩
  周末元元爸妈带元元爬山, 一家人玩得很开心。回家后爸妈要求元元写一篇小日记。可元元不知道怎么记录当天的所见所闻,磨蹭了半天才写了一两句话。
  妈妈到学校和老师交流情况,老师建议:不要放过生活的细节,特别是要抓住玩的契机,及时地和孩子进行交流、指导。
  第二个星期,一家人又一起出去玩——去动物园。这一次,妈妈和爸爸随时寻找机会。来到猴子馆,他们让元元观察猴子的活动,并引导小元用关联词 “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来到大象馆,他们让了元元去给大象喂香蕉,然后现场采访元元当时当刻的心情,还让元元把大象吃香蕉的样子一一道来……回家路上,妈妈爸爸又和元元一起回顾了动物园之行,让元元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这一次,元元在他的日记里谈到了憨厚的熊猫、顽皮的猴子、高人一等的长颈鹿……写出了一篇趣味横生的文章。
  
  学习心得:
  说得好,一般就容易写得妙。说和写,都需要以观察为前提。在生活中指导孩子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敏锐感,可以让他们说得丰满,写得精彩。
  “为什么”,问出一片新天地
  平时榛榛很爱问:“为什么?”这原本是个好习惯,说明孩子爱思考。可妈妈发现,榛榛除了喜欢问“为什么”,其它时候就不太爱说话。妈妈灵机一动,也开始反问榛榛:“为什么?”
  妈妈带榛榛去参加自己的同事聚会后,问榛榛:“你喜欢妈妈的同事吗?”榛榛点点头:“喜欢王阿姨,喜欢李叔叔……”妈妈又问:“为什么喜欢他们呢?”“王阿姨喜欢和我们一起玩,滑滑梯、荡秋千、还扮老鹰来抓我们……”和儿子一交谈,妈妈才发现榛榛原来也在留心观察生活。
  妈妈和榛榛看介绍恐龙的电视节目,妈妈装作不太明白的样子问榛榛恐龙的种类、恐龙是怎么灭绝的,榛榛马上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
  妈妈爱上了问“为什么?”榛榛的话匣子从此打开,读小学后榛榛成了班上最爱发言的孩子,也很善于和同学老师沟通。
  
  学习心得:
  问问孩子“为什么”,不但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养成表达观点的习惯,还可以在这个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多说,多练,培养他们的语感。
其他文献
在烦闷、炎热的夏季,为什么不用冰块给孩子降降温?只要看到这些可爱的晶莹剔透的小冰块,哪怕只看一眼,心里也会凉飕飕的。而如果你学会玩下面的小游戏,那么冰块不仅能防暑降温,还会变成早教的好材料呢!  冰块帆船  材料:一个塑料杯,可弯曲的吸管,胶带,纸,剪刀,打孔机(如果没有,可用剪刀替代)  步骤:  1.把吸管可弯曲的那端用胶带固定在杯子底部(如果需要,可以把吸管剪到合适的长度)。  2. 在杯中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儿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成长。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家庭中父母的言行就是其社会学习的主要素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细节,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影响孩子,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细节存在于亲子间的言语交流中  言传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其细节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否注重说话的艺术。无数教育实例证明,与孩子的交流是
兰小龙 编剧。《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等热播电视剧使兰小龙从一个不知名的军队文艺团编剧摇身成为中国最知名的电视剧编剧之一。    在高中的时候,兰小龙还是一个典型的差生,差到老师只求他顺利拿到毕业证,差到不愿意让他参加高考以免影响升学率。  人生的转折通常都由小事开启。兰小龙的姐姐从来都没放弃过对他的期望,她让中戏的朋友帮忙买了一箱书,给兰小龙看。以前兰小龙也看书,小说、历史、
兰小龙 编剧。《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等热播电视剧使兰小龙从一个不知名的军队文艺团编剧摇身成为中国最知名的电视剧编剧之一。    在高中的时候,兰小龙还是一个典型的差生,差到老师只求他顺利拿到毕业证,差到不愿意让他参加高考以免影响升学率。  人生的转折通常都由小事开启。兰小龙的姐姐从来都没放弃过对他的期望,她让中戏的朋友帮忙买了一箱书,给兰小龙看。以前兰小龙也看书,小说、历史、
真爱才能驯化孩子  孩子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成长,必然会举起反抗的旗帜,跟妈妈斗争到底。所以,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母亲的问题,斗争的诉求大多源于家庭中母爱的扭曲和教育不得法。  母亲教育有误区,必然就有解决技巧。在这方面,许多善于思考和总结的慧心妈妈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示范——    第一次听说心理疆界,是在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这本书中。自此,我才真正明确,要“训育”女儿小米的“自律”
孩子“独睡”是其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训练女儿独睡一事上,我经历了4个阶段:灌输独睡思想、偶尔尝试独睡、允许孩子反复、让习惯成为自然。  在女儿2岁时,我就不断地给她灌输“你应该自己一个人睡觉”的观点。旨在让孩子知道,“独立睡觉”是一个人从小就应培养的生活习惯,能够做到独立睡觉的孩子是很棒的!那时,她每次睡觉前,我都试图和她商量:“女儿,你听着音乐自己赶快睡着,妈妈去洗脸刷牙,好吗?”女儿有时会
专家支招  解读完孩子行为背后的潜台词后,现在就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针对孩子的各种“斗争”,妈妈应该如何一一拆招    呵护孩子的安全,妈妈不能走极端  妈妈担心孩子的安全是对的,但不能走极端。孩子想像大孩子那样攀爬,是因为他有了学习的心理需要,妈妈应当给予满足。若担心孩子的安全,妈妈可以在一旁保护他,教他方法,帮助他攀爬。  操作重点:区别对待孩子的要求 面对孩子的需要,妈妈一定要认真分析,区别
男孩是女儿的同学,两个孩子从读幼儿园起就在同一个班里。   “孩子的作文写得实在太不像样子了。三年级的学生了,连基本的造句都不会,可见孩子平时的阅读量有多么小……”昨天,男孩妈妈被语文老师单独叫到学校,指着男孩写得一团糟的作文好一通狠批。   回家后,男孩的妈妈很焦虑,找到我问:“请教一下,你是如何教育你家女儿的?门门功课都棒,还那么让人省心。我家孩子就不爱学习看书,咋办啊?”我想开口说什么,又蓦
春暖花开,气温渐升,孩子们开始脱去身上层层衣物,走出户外,享受春日灿烂的阳光。然而,春季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属中医“温病”、“时行感冒”范畴,与季节天气密切相关,春天是人体抵抗力较弱,各种邪气较易生长的时期,尤其是体质薄弱正气素虚的小儿,若不注意气候变化,未及时加减衣服,正气失调,邪气便可趁虚而入,从而发病。  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感冒的经验,奉上一款简单而美味的小药膳——“二
案例  3岁的甜甜个性十分敏感、好强,什么都想得第一,什么都要表现得最好:校车来了她要第一个上;老师表扬了别人没表扬她,她就会记得特别牢,非要下次争个表扬;平时骑车、跑步都要在前面……就连高矮她都要争,一次妈妈夸隔壁邻居的儿子说:“骏骏长得真高。”甜甜听到后大哭说:“我高,我更高!”晚上睡觉的时候嘴里还嘟囔着:“我高,我高……”  争强好胜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孩子积极进取,力争把事情做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