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会想回到童年,因为那时没有这么多的烦恼,还可以利用小孩子的特权,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犯错误很容易被原谅,受委屈可以得到很大的安慰;在成功的时候,感觉好像回到了童年,因为在那瞬间所有的一切得到释放,留下的只有孩子般的快乐感觉。
现实中,成年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再回到童年,但是如果提起关于童年的记忆这个话题,每个人都会有话要说。当年陪在你身边的游戏、玩具、动画片……你还记得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过时空隧道,一起返老还童,回到那个纯真年代。
崔女士 出生于1957年
童年关键词:东西匮乏
我的童年留在了60年代。由于是困难时期,所以吃的东西很匮乏。在幼儿园里吃的都是菜粥之类的东西,并且印象非常深的是老师还告诉我们回家不许吃饭。记得当时特别爱出风头的我还把自己弟弟回家吃饭的事情告诉了老师,现在想想都觉得太有意思了。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玩的那么多,但是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也为玩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说到玩,真的没有什么正经的玩具。但常常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花样到也不少。我记得那时候我玩什么都很厉害,比如跳皮筋能跳到很高;打口袋、抓嘎拉哈,还有跳房子、藏猫猫。那时候基本上没有电视,好像有幻灯片那种形式的东西,也记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了,好像诸如《小蝌蚪找妈妈》之类的。但是电影到是经常能够看到。我记得学生票好像是五分钱一场吧,演得基本上都是革命的、科教的、学生的。说到看电影我记得我的胆子小,稍微害怕一点就钻到椅子下面去,然后问旁边的同学不想看到的那段完没完,为此我丢了好几条纱巾呢。那时候我比较喜欢李双双,还有就是对《花儿朵朵》印象也比较深,它的片尾曲就是著名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后来赶上文革时期,就没有那么多电影好看了,内容单一,更多的是样板戏。
杨先生 出生于1965年
童年关键词:玩具DIY、样板戏
我对童年的记忆有饥饿、文革、插队等等。由于家里困难,一顿咸菜稀饭就是佳肴了。我玩的玩具很多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现在也算是DIY啦。虽然制作出来的东西很简陋,但是也挡不住我们小孩子要玩的心。我记得我最喜欢的玩具是爸爸通过好长时间努力给我做成的一把木头手枪,当时我也算是在小伙伴中很神气了一把。那时候我很少有读物可以看,小人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些小人书都是手绘的,记得有《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等。动画片更是少,《骄傲的将军》比较火。我最常看的是样板戏,电影印象比较深的是《庐山恋》。
张蕾 出生于1973年
童年关键词:费翔
我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我的父母努力地让我在美好的童年记忆中成长。经常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翻着小人书看图自己给自己编故事听。小时候哥哥常常带我玩,但是清楚地记得他总是想办法欺负我,最后弄得我哭着向父母告状,看到哥哥受到罚了之后,感觉总算是出了口气。那时候最喜欢看电视,现在的孩子可能很难想像我们当年对电视的向往,那时候能看上电视就很不容易了。我最喜欢看动画片。演《铁臂阿童木》的时候简直痴迷了。还有《聪明的一休》。后来《西游记》播出了,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穿着方面最常见的就是女孩子白衣、蓝裙,男孩子就是白衣蓝裤,还有的在肩上缝上两个肩章。女孩子好像后期很爱穿蝙蝠衫,而男孩子居然喜欢穿现在不敢想象的喇叭裤。流行的时候我也记不太清楚是什么时候了,反正现在想起来挺有意思的。游戏类最常玩的是跳皮筋、跳房子、打沙包,男孩子好像还比较喜欢玩弹弹珠等等。对了,附加一句,当时让我最意乱情迷的人就是费翔了,直到现在还是好喜欢他。
杨旭 出生于1977年
童年关键词:放学排队
虽然出生在70年代,但是童年的记忆基本上都是在80年代了。首先说说吃的吧,我记得那时候的嘣爆米花的都是那种背着一口大锅走街窜巷的。还有那种用两根小棍搅合一起粘的糖稀。还有酸梅粉,一勺一勺吃的那种,现在想想好像很不卫生。还有很多值得回忆的,比如棉花糖、无花果,泡泡糖是大大牌的。小时候一放学就和伙伴去摸鱼,逮蟋蟀,很多很多好玩的。第一个所谓的梦中情人是花仙子,喜欢《黑猫警长》。看过港台录像、跳霹雳舞。上学的时候生怕被别人说和哪个女同学好,放学的时候还要排队走出学校,很有特色吧?让港台和日本电视剧迷住过,最著名的电视剧应该是《射雕英雄传》《上海滩》。喜欢翁美玲、山口百惠、冯程程……。我很擅长打乒乓球,放学后有的时候就去爸爸的单位打。
小宇 出生于1982年
童年关键词:小人雪糕
生在80年代很幸福,那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轨了,每天都有新的事物进入到我的记忆中。六一儿童节那天是最开心的一天了,不但有新衣服穿,爸爸妈妈还会带我到公园玩,无论什么要求他们都会答应。记得小时候就已经有很多玩具了,喜欢小娃娃,经常把一些玩具还有娃娃放在一起过家家。五分钱一个的汽水糖,五角钱一袋的奶味抱冰,美美虾条,小时候最爱喝八王寺汽水,喜欢买各种各样的贴纸印在手上。冰棒变成了“小人雪糕”、皇姑雪糕。好像是在二年级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残疾的歌手叫做郑智化,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嘴里哼唱的都是“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为什么。”后来最痴迷的是小虎队,经常用他们唱的歌曲编一些舞蹈,在春游或者新年联欢会上表演。时间虽然记不清楚,但是我还记得第一次喝到爸爸带回来的可乐,一口就吐掉了。具体是不是味道和现在的可乐不一样还是怎样都记不清楚了,但是当时就感觉像中药一样。对于动画片的记忆也很多,中国的《神笔马良》、《葫芦娃》;外国的《咪咪流浪记》、《丹佛尔最后一只恐龙》、《花仙子》、《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等等。
佳佳 出生于1985年
童年关键词:“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
我和一般女孩子不一样,我喜欢小汽车、小飞机什么的玩具。常常拿着遥控器带它们到处走。我长的很矮小,加上楼前楼后的孩子们都比我大,所以小时候就是跟着他们后面玩。“埋花窖”我最喜欢,但是常常因为偷摘了别人家的花被妈妈说。我还喜欢看动画片,每到晚上六点就坐在电视机前面等着看《大风车》。记忆中的动画片有《圣斗士星矢》、《希瑞》、还有我最喜欢的《灌篮高手》,感觉樱木花道真的好可爱。第一个所谓的明星偶像要属郭富城,那时候他的不干胶我总是买来很多。上课时经常和同学一起抄抄歌词,把郭富城的图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
现实中,成年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再回到童年,但是如果提起关于童年的记忆这个话题,每个人都会有话要说。当年陪在你身边的游戏、玩具、动画片……你还记得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过时空隧道,一起返老还童,回到那个纯真年代。
崔女士 出生于1957年
童年关键词:东西匮乏
我的童年留在了60年代。由于是困难时期,所以吃的东西很匮乏。在幼儿园里吃的都是菜粥之类的东西,并且印象非常深的是老师还告诉我们回家不许吃饭。记得当时特别爱出风头的我还把自己弟弟回家吃饭的事情告诉了老师,现在想想都觉得太有意思了。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玩的那么多,但是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也为玩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说到玩,真的没有什么正经的玩具。但常常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花样到也不少。我记得那时候我玩什么都很厉害,比如跳皮筋能跳到很高;打口袋、抓嘎拉哈,还有跳房子、藏猫猫。那时候基本上没有电视,好像有幻灯片那种形式的东西,也记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了,好像诸如《小蝌蚪找妈妈》之类的。但是电影到是经常能够看到。我记得学生票好像是五分钱一场吧,演得基本上都是革命的、科教的、学生的。说到看电影我记得我的胆子小,稍微害怕一点就钻到椅子下面去,然后问旁边的同学不想看到的那段完没完,为此我丢了好几条纱巾呢。那时候我比较喜欢李双双,还有就是对《花儿朵朵》印象也比较深,它的片尾曲就是著名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后来赶上文革时期,就没有那么多电影好看了,内容单一,更多的是样板戏。
杨先生 出生于1965年
童年关键词:玩具DIY、样板戏
我对童年的记忆有饥饿、文革、插队等等。由于家里困难,一顿咸菜稀饭就是佳肴了。我玩的玩具很多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现在也算是DIY啦。虽然制作出来的东西很简陋,但是也挡不住我们小孩子要玩的心。我记得我最喜欢的玩具是爸爸通过好长时间努力给我做成的一把木头手枪,当时我也算是在小伙伴中很神气了一把。那时候我很少有读物可以看,小人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些小人书都是手绘的,记得有《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等。动画片更是少,《骄傲的将军》比较火。我最常看的是样板戏,电影印象比较深的是《庐山恋》。
张蕾 出生于1973年
童年关键词:费翔
我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我的父母努力地让我在美好的童年记忆中成长。经常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翻着小人书看图自己给自己编故事听。小时候哥哥常常带我玩,但是清楚地记得他总是想办法欺负我,最后弄得我哭着向父母告状,看到哥哥受到罚了之后,感觉总算是出了口气。那时候最喜欢看电视,现在的孩子可能很难想像我们当年对电视的向往,那时候能看上电视就很不容易了。我最喜欢看动画片。演《铁臂阿童木》的时候简直痴迷了。还有《聪明的一休》。后来《西游记》播出了,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穿着方面最常见的就是女孩子白衣、蓝裙,男孩子就是白衣蓝裤,还有的在肩上缝上两个肩章。女孩子好像后期很爱穿蝙蝠衫,而男孩子居然喜欢穿现在不敢想象的喇叭裤。流行的时候我也记不太清楚是什么时候了,反正现在想起来挺有意思的。游戏类最常玩的是跳皮筋、跳房子、打沙包,男孩子好像还比较喜欢玩弹弹珠等等。对了,附加一句,当时让我最意乱情迷的人就是费翔了,直到现在还是好喜欢他。
杨旭 出生于1977年
童年关键词:放学排队
虽然出生在70年代,但是童年的记忆基本上都是在80年代了。首先说说吃的吧,我记得那时候的嘣爆米花的都是那种背着一口大锅走街窜巷的。还有那种用两根小棍搅合一起粘的糖稀。还有酸梅粉,一勺一勺吃的那种,现在想想好像很不卫生。还有很多值得回忆的,比如棉花糖、无花果,泡泡糖是大大牌的。小时候一放学就和伙伴去摸鱼,逮蟋蟀,很多很多好玩的。第一个所谓的梦中情人是花仙子,喜欢《黑猫警长》。看过港台录像、跳霹雳舞。上学的时候生怕被别人说和哪个女同学好,放学的时候还要排队走出学校,很有特色吧?让港台和日本电视剧迷住过,最著名的电视剧应该是《射雕英雄传》《上海滩》。喜欢翁美玲、山口百惠、冯程程……。我很擅长打乒乓球,放学后有的时候就去爸爸的单位打。
小宇 出生于1982年
童年关键词:小人雪糕
生在80年代很幸福,那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轨了,每天都有新的事物进入到我的记忆中。六一儿童节那天是最开心的一天了,不但有新衣服穿,爸爸妈妈还会带我到公园玩,无论什么要求他们都会答应。记得小时候就已经有很多玩具了,喜欢小娃娃,经常把一些玩具还有娃娃放在一起过家家。五分钱一个的汽水糖,五角钱一袋的奶味抱冰,美美虾条,小时候最爱喝八王寺汽水,喜欢买各种各样的贴纸印在手上。冰棒变成了“小人雪糕”、皇姑雪糕。好像是在二年级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残疾的歌手叫做郑智化,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嘴里哼唱的都是“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为什么。”后来最痴迷的是小虎队,经常用他们唱的歌曲编一些舞蹈,在春游或者新年联欢会上表演。时间虽然记不清楚,但是我还记得第一次喝到爸爸带回来的可乐,一口就吐掉了。具体是不是味道和现在的可乐不一样还是怎样都记不清楚了,但是当时就感觉像中药一样。对于动画片的记忆也很多,中国的《神笔马良》、《葫芦娃》;外国的《咪咪流浪记》、《丹佛尔最后一只恐龙》、《花仙子》、《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等等。
佳佳 出生于1985年
童年关键词:“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
我和一般女孩子不一样,我喜欢小汽车、小飞机什么的玩具。常常拿着遥控器带它们到处走。我长的很矮小,加上楼前楼后的孩子们都比我大,所以小时候就是跟着他们后面玩。“埋花窖”我最喜欢,但是常常因为偷摘了别人家的花被妈妈说。我还喜欢看动画片,每到晚上六点就坐在电视机前面等着看《大风车》。记忆中的动画片有《圣斗士星矢》、《希瑞》、还有我最喜欢的《灌篮高手》,感觉樱木花道真的好可爱。第一个所谓的明星偶像要属郭富城,那时候他的不干胶我总是买来很多。上课时经常和同学一起抄抄歌词,把郭富城的图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