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LPR/STAT5信号通路在角膜基质细胞抗烟曲霉菌感染免疫调控的体外研究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k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受体(TSLPR)/信号转录活化子5(STAT5)在人角膜基质细胞(THSF)抗烟曲霉菌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方法

实验研究。免疫荧光检测正常培养条件下角膜基质细胞TSLPR的表达。将人重组TSLP蛋白(hTSLP)添加至培养基中,于5、15、30、60 min收取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STAT5(p-STAT5)和STAT5的蛋白表达。烟曲霉菌刺激细胞后,于1、3、6、12、24、48 h收取细胞,RT-PCR检测TSLPR和IL-7Rα的mRNA表达;于刺激后12、24、48 h收取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TSLPR、p-STAT5和STAT5的蛋白表达。中和性抗体封闭TSLPR受体后,烟曲霉菌刺激细胞24h,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5和STAT5的蛋白表达。 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个t检验。

结果

免疫荧光显示,THSF可见绿色荧光,正常THSF表达TSLPR;人重组TSLP蛋白刺激细胞后,免疫印迹法显示p-STAT5增多,至30 min时达峰(烟曲霉菌组:8.87±0.75;对照组:1.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烟曲霉菌刺激细胞后3、6、12、24h TSLPR mRNA(0.000 50±0.000 07、0.001 20±0.000 11、0.002 30±0.000 25、0.001 70±0.000 17)较对照组(0.000 20±0.000 03、0.000 20±0.000 05、0.000 20± 0.000 03、0.000 20±0.000 04)表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55,-17.329,-16.735,-18.214;P<0.01);IL-7Rα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t=-0.684,-0.029,-0.319,-1.034;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烟曲霉菌刺激后24 h p-STAT5和TSLPR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STAT5:9.46±2.08, 1.00±0.06;TSLPR:1.80±0.27,1.0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5,-3.170,P<0.01)。中和性抗体封闭TSLPR受体后,p-STAT5的表达减少(anti-TSLPR-烟曲霉菌:0.55±0.20;CTR Ab-烟曲霉菌:1.00± 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6,P<0.05)。

结论

TSLP/TSLPR/STAT5信号通路在角膜基质细胞抗烟曲霉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16,52:206-211)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初步评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复合组织工程支架复合体植入兔角膜板层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对加固人工角膜与宿主界面减少其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实验研究。体外:将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小鼠BMSC体外复合于细胞外基质(ECM)支架(去细胞猪关节软骨ECM组织工程支架),4周及8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存活状况,选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支架的细胞分布,及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孔隙结构和附着细胞的情况。体内:
【摘 要】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建筑的布局、具体的施工的方案和项目竣工之后的验收环节进行综合的把握。结构工程师不仅仅要兼顾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方案,合理的布置并且优化结构设计的方案,这样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即在原本的设计方案之上改进房屋的结构,充分的利用房屋的空间资源,使得房屋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建筑结构 设计优化
我们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模型,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T-Ⅰ)在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介绍大直缝焊管用钢板超声波探伤的三种扫查方式:横向扫查、纵向扫查和摆动扫查,并分别从探头与钢板的相对运动方向、结构、探伤轨迹、探头数量和对探伤机的要求等方面逐一作
【摘 要】智能变电站是电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传输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它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保障正常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产生活。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是保障智能变电站有效动作运行的必要因素,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需要电子互感器,智能开关等智能化设备实现其信息共享,本文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整合分析,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电网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严重的致盲眼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发现慢性高血糖所致体内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视网膜血管中的大量沉积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1].氨基胍是一种选择性AGEs.本实验旨在研究氨基胍是否对早期DR大鼠和外源性AGEs在体内有干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