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VS逸情

来源 :汽车与驾驶维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经历了近10年来最难捱的冬至。我很清楚今天的天气有多么寒冷,朗逸仅表盘上的行车电脑在不停的闪烁着——室外温度-10℃。这样的天气下,一大早被拉到空旷的广场上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就肯定是有什么天大的诱惑。
  丽对几位饶有兴致米参加我们的试车活动的读者朋友,除了感动,我想驱动他们逃离“温室”的肯定不是我的几句“甜言蜜语”,朗逸才是他们的目标!
  读者档案
  姓名:杨先生
  年龄:24
  职业:演员
  驾龄:5年
  曾驾车型:本田思域、福克斯、奥迪A4等试驾前的朗逸印象:看上去很舒服
  ★非常符合中国人对家用轿车的要求
  试驾后感受:
  我个人对德国车的外观设计总是不敢苟同,尤其是它们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保守和成熟感,朗逸给我的感觉却截然不同,一些很浓重的中国味道被融入进车身的每一个细节,比如修长的车身、圆润的大灯。
  事实上,2.0L发动机的动力已经很强劲了,但不知道设计者是不是考虑了家用轿车急加速的几率较少的因素,朗逸起步提速时并没有想象中迅捷。另外在试驾过程中,我感觉可能是由于整备质量过于沉重,所以动力的极致不能发挥出来。
  另外,朗逸比较令我意外的地方是它的调校都比较偏“软”,这多少与德系车一贯硬朗的风格有点不同。在稍急一些的弯道中会发现,朗逸的车身会出现定程度的倾斜,我想这可能是在底盘的调校上,上海大众并没有一味地继承德国模式,而是按照国人的用车习惯进行了设定,偏重于舒适。
  总体来看,强劲的动力、精准的转向、大气的外观、稳健的操控、沉稳的底盘都让我意犹未尽。而车内一系列丰富的人性化装备也让我对朗逸刮目相看,比如多功能的方向盘、轮胎胎压检测和行车电脑等。
  读者档案
  姓名:封小姐
  年龄:-
  职业:招标公司项目经理
  驾龄:4年
  曾驾车型:广州本田雅阁、东风标致307等
  试驾前对朗逸印象:上海大众的新A级车
  ★家用轿车理当如此
  试驾后感受:
  朗观行逸——还记得上海大众这句广告词,当时总感觉不太理解,直到今天亲眼见到朗逸,我才明白这款车的外观居然就是卖点。首次见到朗逸,的确让我跟前一亮。尽管没有大众家族化的“大嘴”,但流畅的外观线条却是少有的大众产品。
  6挡手/自动一体变速器其实并不陌生,大众在国内的许多产品都配备了这样的高挡位数变速器,我想这是大众的技术体现。实际试驾中,感觉这款变速器与发动机的匹配确实很默契。升挡和降挡的冲击必须用心体会才能察觉,否则只能寄希望于通过仪表盘上的挡位显示来判断了。
  试驾当天的天气真是太冷了,通过仪表盘上的行车电脑我看到室外的温度已经达到了-10℃,这让我不得不将更多的心思花在朗逸的车内。这时带有USB接口的音响系统吸引了我,这个配置很适合年轻的家庭用户使用。
  在我看来,朗逸只能算是比较均衡的家庭轿车。它的长相不具备杀伤力,但很有亲和力,它的配置没有花哨的成分,但样样实用。整体感觉朗逸的目标人群很宽泛,适合25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体现了动感与稳重的结合。
  读者档案
  姓名:宋先生
  年龄:28
  职业:房地产项目经理
  驾龄:7年
  曾驾车型:捷达、马自选3等
  试驾前对朗逸印象:和先前的宝来应该比较接近
  ★作为家庭用车。相信朗逸能免满足都市人的要求
  试驾后感受:
  朗逸的外观是我迄今为止看到过的最“中国”的大众车,流线型的车身线条既没有以往大众车的保守、中庸,又增添了一分淡淡的儒雅之气。横置的进气格栅不同于如今大多数大众车的“大嘴”状。
  就像以往我驾驶过的大众车一样,朗逸的仪表盘可以显示很多车辆行驶信息,可以避免低头查看,分散驾驶注意力。不过圆形的空调出风口在大众车中就比较少见了,或许这也是中国式的改进之吧。
  2.0L发动机与6挡变速器配合出色,驾驭感觉轻松、自在。方向盘的手感很厚重,而且有些宽大了,还好座椅与方向盘都能调节,让我找到最舒服的驾驶姿态。感觉朗逸的底盘依旧比较硬朗而且具有韧性,在高速过弯时,车身的侧倾并不严重。
  车内的空间利用率比想象中好得多,尤其是后排的乘坐空间非常理想。宽大的行李厢也是朗逸作为家用轿车的一大优势,要知道,中国的年轻代人很喜欢将杂七杂八的东西随身带。
  最后,不知是否密封过于良好的原因,总感觉朗逸的车门不太好关闭,总是需要很大力量才能完成。
  读者档案
  姓名:赵小姐
  年龄:26
  职业:财务
  驾龄:3年
  曾驾车型:东
  风标致307、捷达等
  试驾前对朗逸印象:
  外观比较有新意,内饰可能和原来的大众车相差不大。
  ★这个价位上,朗逸的外观、性能都比较出众,相较而言,或许内饰上更有提高的空间
  试驾后感受:
  尽管自己的爱车是一辆东风标致307,但我确实对德系车的印象特别好,尤其是大众。因此之前我特别关注过速腾、领驭、途安等车型,这次试驾朗逸,感觉车内的一切都像是老熟人,充满着沉稳和信任。不过熟悉也会带来审美疲劳,随我同来试车的朋友就感觉朗逸的内饰太大众了,有改进的空间。
  我觉得朗逸拥有大气的前脸、雍容的车身,一派商务气息,同时兼具了运动感。尾部的设计也很耐看,不过行李厢怎么看上去都像关不紧的样子。我试驾的这款朗逸2.0自动挡车型的行车电脑显示的平均油耗大约在8.5 L/100 km左右,从这个数据来看,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要知道,这可是在开足暖风、拍照时长时间怠速的情况下的成绩。
  朗逸车内也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很实用的带有USB接口音响系统、驾驶席车顶左侧内还设置了一个眼睛盒等。不过前排座椅之间的扶手箱较小,并且有时候会存在与手制动拉杆互相干扰的情况。
  最后我重点感受了一下朗逸的后排,舒适的座椅让我感觉很温馨,宽敞的空间绝对能满足任何挑剔的消费者。
其他文献
每到年底,汽车行业十大热门关键词都会在除旧迎新的热烈气氛中诞生相比于2007年“自主”、“降价”、“个性化”等曝光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越来越受到来自行业内外关注和重视的“车辆安全”绝对有理由在今年登上汽车行业十大热门关键词的排行榜诞生于2006年的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旨在客观全面地反映汽车产品在车辆安全方面的技术水平,而在结束了去年共25个车型的评价试验后,“年轻”的C—NCAP留下的几
记得2008年7月下旬本刊曾邀请了6位国内的汽车媒体同行,对一汽-大众5个城市的几家优秀经销商进行了实地采访,了解“心喜之旅”项目的全面实施给经销商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而用户则从中获取到了怎样的服务。采访结束后,几位同行感触颇深,大家被经销商满怀热情的服务所打动,为每一位员工的细心、体贴和真诚所感动。    “心喜之旅”旨在为用户带来超出预期的欣喜感受,将用户满意提升为用户忠诚    一直以来,
2.4 L虽然是国内SUV市场的黄金排量,但它其实只是在价格与性能上找到了一个更加适合大众的平衡点。对于体型庞大的SUV车型来说,超过3.0 L的排量才应该是高性能的起点。因此对于真正的玩家来说,所谓的黄金排量早已不足以勾起他们的兴致,他们的目光坚定地锁定在3.0 L以上的车型上。而当2.4 L车型牢牢占据着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时,30万~40万元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最为经济的价格区间,而我
标致207CC  标致的设计师一定是世界上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美仑美奂的207CC如约而至      标致对硬顶敞篷轿车似乎格外青睐,当206CC还在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时候,它的换代车型207CC也已经敞开了迷人的顶篷,来迎接新一轮CC市场的契机。  在标致家族中,近年来每一款主力产品都会衍生出CC车型。CC即Coupe(双门跑车)和Cabriolet(敞篷车)的结合体。这么漂亮的2
我不是暴露狂,因此当暴露在大C4毕加索的超大前风挡玻璃前,我承认确实很不适应,因为我的每一个动作部逃不过对面的注视,这让我的隐私毫无保留地暴露在路人的眼中。但很快我发现了自己人性中的骄傲和对充满艺术气息的事物的依恋,原来享受路人的注目礼和享受头顶的阳光一样让我期待,因为在下一秒钟,我已经身不由已地爱上了这个宛如巨大的移动中的水族馆的家伙。    一切要从头顶的阳光说起。北京初冬的午后,难得的一缕阳
面对日益紧缺的能源和不断飙升的油价,几乎每款汽车产品都在努力营造节能形象,除了各种真抓实干的技术革新之外,各类节油赛也由此应运而生。我一向怀疑那些令人诧异的油耗成绩对于真实用车的实际意义,所以参加奇瑞节油竞赛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体验一下A518。  奇瑞把一个小型节油赛放在了广州车展期间举行,线路就是车展的举办地琶洲会展中心到肇庆,全程136 km。除了A518之外还有几款针尖对麦芒的竞争车型,形式虽
全球经济的走低对汽车行业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呢?搜索一下不难发现,与汽车捆绑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救市”一涧。面临这种情况,汽车余业需要的是能够促进销量的产品,推出小型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207作为标致公司的新一代小型车,在国外保持着良好的销售水平,其在2007年法国和欧洲的销量统计中一直位居三甲之列。此番引进,东风标致为了迎合中国用户的喜爱,将其欧版原型车改造成时尚家用三厢轿车,以新颖外形替代服役了近
尽管在发动机的排量上相差无几,但是就参数而言,福瑞迪还占据着相当的优势。福瑞迪采用了起亚新一代的γ系列发动机,这款具有CVVT技术的发动机数据表现相当耀眼,90 kW的最大功率和155 N?m的最大扭矩在同级别的发动机中处于绝对的领跑地位。γ发动机不但怠速时运转平稳,噪声控制到位,低转速下的扭矩输出也极为充沛,在高速路上,只需适当给油,福瑞迪就能轻松蹿到其他车的前面。不过起亚并不打算让福瑞迪去当运
如果不是亲自驾驶了中华骏捷FRV,我对于它的骏捷基因还真的抱有一定的怀疑,外形和内饰虽然不能说是100%的改变,但离彻头彻尾也不太远了。想要真正体会到操控性能等隐形基因的继承,只有一个方法—成为那个坐在方向盘前面的人。    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让乔治亚罗这个全球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对于中国的自主品牌车型也是格外的卖力,所以外形设计一直以来都不是中华系列车型需要担心的事,现在这一份安心得以被骏捷F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海通用的赛欧车型有着独特的地位,正是这款源于欧宝可赛的车型开启了10万元家用轿车的市场先河,我至今仍记得六七年前北京“国贸”门前“清一色”的赛欧阵容!七年间,赛欧由导入期、成长期到产品成熟期,再到如今的产品衰退期、换代期,可谓几经周折,不仅产品定位从最初白领的专属,到如今走入更多的百姓家庭,生产地由上海转移到山东烟台,甚至车头的徽标也从别克改为如今的雪佛兰,但赛欧仍旧是不少年轻人